第11章 孝魂
- 感動的記憶
- 劉憲華
- 1490字
- 2023-05-27 13:56:02
這是一個真實的歷史故事。
1871年,任景州知州的,是安徽人彭爵麒。彭爵麒有個女兒,叫詠春。詠春26歲了,長得端莊秀麗,貌美如花。女兒情意濃濃的詩,栩栩如生的畫,吹拉彈唱嫵媚動人的樣子,是彭爵麒生命中最值得驕傲的東西。好像有了這個女兒,他的天,他的地,他身邊的一草一木,都有了充滿愛意的,情意濃濃的魂。
可是這個冬天,詠春的娘得了重病,詠春成天侍候娘,總是掉淚。
這天,詠春竟然效仿千手觀音的化身妙善,在自己的臂上割了一塊肉,放在娘的藥里,去煎。煎好藥,摟著娘,一勺勺喂到娘的嘴里,又去磕頭。
詠春一步一個頭,從州衙,一直磕到景州塔下的開福寺。到了開福寺,膝蓋磕出了血,頭也磕出了血。她爬到佛祖前,又虔誠地跪起,上香,合掌舉在眉前,祈禱說:佛祖啊,保佑俺娘,叫俺娘的病早日康復!
佛祖說:可憐的孩子,我救不了你娘。
詠春說:佛祖啊,俺不能沒有娘啊。
佛祖哭了,擁她入懷。
她在佛祖的懷里,想起小時候,娘親她,抱她,哄她入睡,哼著催眠曲,唱著催眠歌,覺得好溫暖。她看到眼前開滿了奇異的花,綠綠的草,小鳥在地上叫。花叢里,綠草中,小鳥的旁邊,站著娘,娘在向她笑。
妹妹跑過來了,哭叫著:姐姐,娘死了,娘死了!
詠春掙脫佛祖的懷,跌跌撞撞,到了娘床前,嚎啕大哭:娘啊,女兒不能救您,不孝啊!
娘的魂聽到了,撲過來,給她擦淚。娘說:詠春啊,不要想娘,娘在那邊會好好活。娘說:詠春啊,這北方寒冷,出門時,想著要穿暖,爸爸給你買的皮大衣要穿上,更要想著戴圍巾,那雙貴一點的棉鞋不要舍不得穿。這北方的飲食,也和南方不一樣,要知道保養(yǎng)自己,吃得好一點。娘說:詠春啊,娘走得不放心,不放心你爸爸,不放心你弟弟,不放心你妹妹。你要替娘關照好他們。爸爸的牙不好,做飯要軟一點,妹妹愛看書,叫她別壞了眼睛,弟弟調(diào)皮,不要老寵著他。
詠春說:親娘啊,我最不放心的,是您啊。她說著,想起小時候,經(jīng)常躺在娘的懷里撒嬌,就想再在娘的懷里躺一會,伸出手去摸娘的臉,沒有摸到。她睜開眼,娘的魂早已飛到天上。
她還是想娘,到了娘喪期百日,就早早起床,洗了身,洗了頭,洗了臉,換上新衣服,戴好頭飾,把穿的喪服包裝好,送到開福寺娘的靈前。她又回屋拉住妹妹的手,給妹妹理了理頭。她把妹妹的頭梳理得好漂亮,還給妹妹系了一個大紅花。她又把自己讀過的書,也交給妹妹,說:妹妹,咱們到塔上去拜佛塔呀。
妹妹很聽話,拉著她的手,蹦蹦跳跳跟著走。
她突然蹲下,摟著妹妹,眼淚汪汪地說:妹妹,姐姐有重要的事要辦,姐姐不在身邊,你要照顧好爸爸和弟弟呀!
才十幾歲的妹妹不知道啥意思,瞪著一雙水靈靈的大眼看著她,還傻傻地點頭。
她拉著妹妹,爬到塔的最高層,親了親妹妹,抱著妹妹哭了一會,跪在高高的古塔上,在凄冷陰森的寒風中,面向南方父親的州衙,哭拜了三拜,面向娘靈柩停放的西方,哭拜了三拜,大叫一聲:俺的親娘!從十三層的塔頂洞戶,一躍跳下。妹妹嚇飛了魂,連滾帶爬,到了塔下,抱著姐姐哇哇地哭叫。
說來也怪。她身體落地,體膚竟然毫發(fā)無損。
她的爸爸彭爵麒聽說后,大驚失色,叫人把她抬往州衙,可她早已氣絕身亡。
這個晚上,她托夢給爸爸說:爸爸啊,不要悲傷,不要流淚,我將我身,教化百姓,懂得孝道,懂得信仰。爸爸啊,你要是想我了,就看一下塔燕,女兒和娘的魂都在那群塔燕里。
這以后,彭爵麒常站在塔下,望著那些奮飛的塔燕出神,聽塔燕一聲又一聲地叫。
詠春大義殉母,孝魂飛遍景州大地。景州百姓,自愿捐資,在開福寺西,為孝女詠春,封墓建祠。
河間府陳崇砥,勒石立碑,以為紀念。
古人的大義和孝魂,可能不符合現(xiàn)代人的理念,更為當今社會滿腦子金錢銅臭,沒有國格和人格,數(shù)典忘祖的人所恥笑,但它是中華民族的忠義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