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來食物:明天我們吃什么
- (比)約爾格·斯諾克等
- 1559字
- 2023-01-29 18:33:18
壓力下的食品體系
歡迎來到人類紀。我們生活在人類占主導地位的時代,人類這個物種已經穩穩地站在了生存階梯的頂端。不得不說,為了我們人類自己,我們做得很好。人類控制并統治這個星球。得益于農業的工業化,糧食生產呈現出前所未有的高效。在世界范圍內,人們能輕松購買到安全、高品質的食品,不論是性價比還是便捷度都是空前的。
即便如此,你還是能感覺到哪里有些不對。人類現在是這個星球的主人這一事實已經造成了很多不可預見的后果。全世界正在面臨一些嚴重且不容忽視的全球性挑戰。
這一切和我們在本地超市進行日常購物有什么關系呢?關系大了。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對物質的消耗量將超過地球的承受能力,大約到21世紀中期,就將達到地球承受能力的臨界點,到那時,自然不可能再恢復。人類活動正導致500多種陸地動物瀕臨滅絕,其中大部分可能會在未來20年內永遠消失,比過去100年消失的總量還要多??茖W家們將此稱為第六次物種大滅絕,至少到目前為止,這將是人類紀時期(人類掌控地球命運的時代)悲劇的高潮。第五次物種大滅絕發生了什么呢?曾經無所不能的恐龍就是在那時候滅絕的……
食物是最有力的杠桿
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糧食生產和農業的組織方式已成為決定地球未來的一個關鍵因素。食物體系中基因多樣性缺失的影響正在凸顯。氮、磷和碳的含量已經超過了地球所能承受的限度,生物多樣性減退的不可逆性將嚴重改變生物圈。同時,極端的氣候變化正在引發新型疾?。赡芎臀覀儼l現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一樣,會造成前所未有的影響)、貧困、自然災害和沖突。現在醫療保健支出是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重大的經濟負擔,甚至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之前已是如此。
地球上現在已經有這么多人了,未來還會有更多的人,地球所承受的壓力越來越大。滿足所有人的基本需求正成為一個巨大的挑戰。簡而言之,怎樣才能繼續養活世界上的所有人?食物和食物體系將人類健康和生態可持續性連接了起來,這二者對人類未來都至關重要,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糧食生產目前對環境構成了最嚴重的威脅這種觀點是一種悖論。如今糧食生產所排放的溫室氣體不少于人類總排放量的四分之一。每年有六分之一的溫室氣體是在將未開墾的土地轉化為農業用地的過程中排放的,由此導致的動植物物種滅絕數量超過了氣候變化造成的物種滅絕數量(Funabashi,2018)。
“食物是地球上唯一能平衡人類健康與環境可持續性關系的強有力杠桿,但目前食物正同時威脅著人類和地球。”這是EAT-Lancet報告(2019)提出的嚴重警告。這份報告是由來自16個國家的37位頂尖科學家共同編制的。為了養活不斷增長的世界人口,我們不光需要更充足的食物,還需要更健康、更具可持續性的食物。
21世紀的三難困境
近年來,人們意識到這些不同挑戰之間有千絲萬縷的聯系,這意味著食品已經上升為企業界和政界的首要議題。現在蛋白質戰略(Protein Strategies)(佛蘭德斯,Flanders)、國家食品戰略(英國)和“從農場到餐桌”(From Farm to Fork)計劃(歐盟)相繼涌現,而商界同樣也迫切需要一個“食品轉型戰略”[家樂福(Carrefour)]。
早在2017年,阿霍德·德爾海茲集團(Ahold Delhaize)的高管沃特·科爾克(Wouter Kolk)就警告說,世界人口增長和發展中國家需求模式的變化可能會導致食品短缺。這個趨勢的第一個切實影響就是:食品價格上漲。
法國零售企業家樂福發起的“為食物而戰(Act for Food)”行動明確了食品成功轉型需要解決的4個關鍵問題:食品浪費、食品全成本價格、保護土壤的農業以及全新的交易和零售模式。世界各地消費者的生活方式和標準正在不斷發生變化,這決定了人們將對獲得食品的方式和時間,以及食品到手的形態提出新的要求。
我們正面臨著食品、環境和健康之間的全球三難困境,目前看來,三者中任意兩個因素的實現都必須以犧牲另一個因素為代價。若想以可持續的方式解決這個三難困境,就必須對食品體系進行徹底的、根本性的改革,這個改革將波及整個價值鏈,即從生產到分配再到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