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31.國子監風波
- 大明:建文遺子,從白蓮教主開始
- 長安春雪
- 2062字
- 2023-02-01 08:30:41
朱高煦又要說話,朱棣卻一揮手打斷:“好了好了,別吵了,成天嘰嘰歪歪,像個娘們。你們現在不愿意說,朕也不逼你們,你們回去好好想想。”
朱棣背著手走了兩步,突然停下:“想明白了,單獨上個密奏也行,到宮里單獨跟朕說也行,朕不對外公布,從此也不再追究此事。”
“你們想好了,現在認承了,當爹的就當這事沒發生,但若是被朕查出來了,可別怪皇帝不教而誅了。”
說著朱棣就往寢殿方向走,三個兄弟看著父皇的背影,不約而同的同時長出一口氣。
朱棣突然站住了,回身:“哦對了,給你們兩天時間,兩天內隨時來說,過了兩天,就晚了。”
--------------------
一大早,小白拿著太子的條子來到國子監,卻沒見到胡儼。
不過這也不能怪胡儼,眼看就要過年了,國子監又不是什么要害衙門,所以不僅國子監祭酒胡儼不在,國子監其他官員也都各自籌備自家過年去了,衙門里冷清的很。
小白轉了兩圈,沒找到人,想了想,還是算了,一會公廚的菜就要做好了,還是回去嘗菜去吧,打定了主意,便往外走。
即將走到國子監大門時,眼見兩人迎面走進,那兩人本來有說有笑,看見小白,突然一陣莫名的驚詫,兩人略楞了片刻,都不約而同的跪下行禮,“殿下……臣……”
小白知道這兩人一定是認錯了,趕緊一躲,“我不是太孫,我不是太孫,我也是來這的學生。”
這兩人一個叫陳侃,另一個叫鄭熙,陳侃是漕運總兵陳瑄的小兒子,鄭熙則是武安侯鄭亨的二公子,兩人都是恩蔭監生。
兩人細看,發現真的認錯了人,對面這人雖然跟太孫很像,但明顯比太孫年輕幾歲,而且此人這身穿戴,明顯就是個窮酸泥腿子。
兩人趕緊站起身,尷尬的羞紅了臉,兩人平白無故給人下跪磕頭,兩人都覺得憋氣,有心找補回來。
陳侃率先發難,大聲呵斥:“你誰呀,膽敢在這里冒充太孫,好大的膽子!”
鄭熙趕緊附和:“對,你是哪來的野小子,冒充天潢貴胄,不怕抄家滅門嗎?”
鄭熙說話有點娘娘腔,他爹武安侯是有名的猛將,但這鄭熙與其父完全,一副弱不禁風的樣子,說話像個娘們。
小白趕緊解釋:“我沒裝太孫……”
“放屁,你大大咧咧站在國子監門口,還說沒裝太孫……”陳侃大聲指斥。
鄭熙也跟著遛縫:“對,不裝太孫你在這晃悠什么?那么多地方你不去,為何一定要站這?”
“我是碰巧了……”
“你碰巧站在這?那你怎么不碰巧去金鑾殿去站?”陳侃想喊人將小白拿下,可是周圍沒什么人,他也放棄了叫人,只得大聲呵斥小白:“跟我們走,上順天府說說。”說著伸手就要去拉小白。
小白哪有閑心跟這兩個夯貨扯淡,他輕松一閃,躲開了陳侃的一抓,隨即靈巧的從陳侃和鄭熙中間閃過。
陳侃一抓不得手,大怒:“別走,鄭兄,抓住他。”
鄭熙也來抓小白,小白靈巧的閃過,連袖子都沒讓鄭熙碰到。
“小賊,別跑。”
“有本事給我站住。”
真是閻王好處,小鬼難纏,小白心里厭惡兩人,心里默默念咒,想教訓教訓兩個混蛋。
不過就在咒語即將念完之際,忽聽身后有人大叫:“于兄莫慌,于謙在此。”
三人不約而同循著聲音望去,只見一名二十歲出頭的九品官氣喘吁吁的跑了過來,不是于謙卻是誰。
于謙雖然已經升為從八品的清紀郎,但還沒來及做新官袍,此時還穿著九品官服。
鄭熙和陳侃不僅聽過于謙的大名,新進士瓊林宴時也曾遠遠看過,對于謙大略有些印象。
“于謙?詹事府的于司諫?”兩人對視了一眼。
于謙來到三人中間,將三人隔開,緩了緩,待喘勻了氣息,才恭敬對陳侃和鄭熙拱手:“兩位仁兄,兩位適才定是誤會了,他不是騙子,他是長的跟太孫有幾分神似,但不會假扮太孫招搖撞騙的,在下于謙愿意為他作保。”
于謙離的遠,沒聽清這邊的對話,見兩人將小白當成了騙子,以為小白遇到了麻煩,所以上來先幫小白解圍。
陳鄭兩人不論經史還是詩文,樣樣學問都是稀松拉胯,上不了臺面。
兩人今年都參加了順天府鄉試,結果連舉人都沒取中。
于謙則是如假包換的會試頭名,那是實打實的憑真學問拼出來的,十萬里、百萬里挑一的驕子;
若論學問,陳鄭兩人在于謙面前如同蒙童見老師,那真是于謙在天上,陳鄭兩個在地下,不過兩人都出身顯宦之家,雖然都不是長子,沒法襲爵,心里自有一份驕矜傲氣。
所以于謙雖然出面,兩人都有些不甘,卻也繃著勁,沒有立即表態。
過了片刻,鄭熙想賣于謙個面子,悻悻的說:“既然是于司諫作保,那……”
但陳侃卻覺得這面子不能白賣,拉了鄭熙一把,大聲說道:“雖然于司諫出面為他作保,但就這么算了,這事傳出去,我父親漕運總兵和他父親武安侯,恐怕會成為官場上的笑柄。”
于謙這才明白對面兩個監生背景不凡,都是高官之后。
他對這種官宦子弟本來沒什么好印象,此刻見兩人咄咄逼人,放到從前于謙早就義正言辭的當場頂回去了。
他于謙可不是慣孩子的人,若論跟人較真的本事,滿大明誰不知道他于謙?
在整個大明,若論敢放炮,于謙敢說第二,就沒人敢說第一,那可是殿試時敢跟永樂天子正面硬扛的硬挺角色,雖然結局不怎么好,直接被貶到了三甲,但于謙耿直敢言的倔脾氣,在大明朝廷里那是出名的。
但此刻他來找小白有急事,不想跟兩人多費唇舌,想了想,為了盡快解決麻煩,只得違心的跟陳鄭二人說:“二位衙內,來年想必還要在順天府參加秋闈,二位若信的過于某,于某在此承諾,二位下科鄉試,在下去跟順天府督學打招呼,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