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距離遠一點,人生不糾結
- (日)湯川久子
- 1513字
- 2023-01-30 20:23:35
把過去的事情拋在腦后,一心一意向前走
“女性也要學習。”
在那個女性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的年代,父親常這樣跟我講。太平洋戰爭爆發時,我從上海老家來到東京,進入帝國女子專業學校(現在的相模女子大學)國文系學習。
次年4月19日,在東京山手大空襲中,女專的校舍和宿舍全部被燒毀,我只得回了上海。戰爭結束后我來到熊本,休學一年后復學。然而,臨近畢業之際,我生出了更加強烈的“想在大學學習”的意愿。戰敗那年的12月,日本文部省[4]允許大學和專業學校男女同校,因此進入大學的女性也逐漸增加。我把這件事告訴當律師的父親,他說:“如果你想去念法律系,將來當律師或者法官,那可以去上大學。”
我本想繼續學習國文,覺得自己一定考不上法律系。但幸運的是,我考上了中央大學法學部,再次來到了東京。在我看來,在東京學習本身就是一件“閃閃發光”的事。
只是,在大學學習法律的過程比預想中還要辛苦。大二時,我參加了校內為司法考試設立的研究室的入室考試,雖然順利通過,但當時有志于成為律師的女性還很少。據說當時有男同學反對我進研究室,說“女生來了我們會分心”。但考官堅持“既然通過了考試,就不能因為是女性而拒絕”,如此我才得以進入研究室。作為研究室唯一的女性,當跟不上大家應試學習的步伐,喘不過氣來的時候,我便會去散步,寫短歌。我用這種半吊子的態度學習,最后沒有通過司法考試也不意外。
1951年(昭和二十六年),大學畢業后我回到熊本,在身為律師的父親的指導下,開始了以司法考試為目標的特訓,平均每天伏案十小時。父親說“只要努力學習就能通過考試,剩下的就只需要掌握答題技巧了”,但我內心很反對他這種說法,我認為“以自己一個文學愛好者的頭腦是不可能通過司法考試的”。
不過,我從小就好強,學習上也是如此,即使不被要求我也會拼命學習。父親一定是看穿了我的這一點,所以無論我怎么反彈,他都是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無論我做題做得多痛苦,他都毫不留情。
除了父親的親自指導,我還接受了一名司法實習生的指導。終于,我于1953年(昭和二十八年)通過筆試,次年又通過了面試。我給在熊本的父親發去錄取電報,告訴了他這個好消息。
如今,我不禁驚訝于父親的先見之明,他在那個時代就抱有“女性也應該自立自強”的觀念。如果我當初沒有走上律師這條路,不知道能否走到今天。但回頭想想,當初我覺得被強加于我的道路,最終也是我自己選擇的道路。
在我的委托人中,能夠在克服重重困難之后最終獲得幸福的人,都是坦然接受“這就是我的人生”并勇敢邁步向前的人。
很多委托人來找我咨詢離婚或遺產繼承時表現得十分煩惱,說著“不知道今后該怎么活下去”“以前我們一家人關系很好,沒想到竟然鬧到這個地步”之類的話。幾年后,他們已經順利解決了問題。當他們帶著微笑,充滿驕傲地跟我說“托您的福,我現在很幸福”時,那一瞬間,我發自內心地覺得自己的工作很棒。
在人生的艱難時期,為各種不順利而煩心的時候,我們會覺得“不應該是這樣的”,會想要逃避。但不管把責任推給誰,這終究是自己要走完的路。
重要的是,要腳踏實地地從現在的位置一步一步努力前進,在此基礎上按照自己的意愿選擇并走好今后的路。
人生中遇到的各種痛苦、與家人或伴侶之間的問題、人際關系不和諧等,解決這些問題的線索不在過去。執著于過去的榮耀則無法看到未來。
“現在要怎么做?”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只要努力活在當下,總有一天一定會看到,我們過去走過的路以及今后要走的路都在“閃閃發光”。
不要說“那個時候要是那樣做就好了”之類的話,人一旦糾結過去,就會連選擇未來的道路這樣的事情也做不到了。
“這條路是我自己選的”,想到這里,我就感覺自己此前的人生“閃閃發光”。
——只要最后能夠抵達目的地,無論選擇哪條路都不會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