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五次浪潮與新型美國大學

第五次浪潮涉及多種性質相異的機構,跨越學術界、工商業、政府機構、實驗室和國內外民間社會組織,因而涵蓋了多種機構模式。但公立研究型大學因其在知識生產和傳播中的帶頭作用,不可避免地成為本次浪潮的關鍵。相比第四次浪潮,不論是機構模式,還是辦學范圍和規模,第五次浪潮都更趨多樣化,因此避開了各機構通常遭遇的同質化壓力。新型美國大學就是這一浪潮中涌現的一種新模式。其實,“新型美國大學”一詞可用來統指第五次浪潮中的所有研究型大學。因此,我們也可以把第五次浪潮看作是新型美國大學聯盟。正如我們在本章開頭說的那樣,第五次浪潮完全就是新型美國大學的生動寫照,而第五次浪潮也好,新型美國大學也好,其原型都是亞利桑那州立大學。

新型美國大學模式是對美國研究型大學的重新定位。該類大學應當致力于發現、創造和創新,是復雜的適應性知識企業,盡可能服務于最廣泛的來自不同經濟和學業背景的學生群體,并對國家和社會的廣泛需求予以回應。該模式結合了三元素:第一,以知識生產為教學基礎的學術平臺的普及性;第二,對各地區乃至全美國的不同社會經濟條件的人口群體的包容度;第三,盡量提高社會影響力,使之與報考規模和國家需求相匹配。新型美國大學的目標不僅包括知識生產和創新,還包括培養出色的適應性學習者。源源不斷的創新推動著知識經濟的發展,職場要求時時變化,這些學習者能夠整合相關學科,終生保持與時俱進的姿態。

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全面改革塑造了新型美國大學的原型。因為人們廣泛關注一流學術平臺的普及性,所以才出現了這樣的改革。我們在第2章中也將提到,這是為了應對人口結構的變化。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為了履行美國公立高等教育隱含的社會契約,重新強調了公立研究型大學曾經確立的目標和抱負。當初,在《莫里爾法案》的號召下,美國公立大學力求為多元化的群體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力求保持自己與社會的聯結。據估計,美國公立研究型大學培養的學士數量將占美國高校培養總量的70%,完成的資助研究占美國資助研究總量的三分之二。新型美國大學以此為基礎,擴大了招生數量,促進了錄取多樣性,使考進一流學府的學生背景多元化、個體差異明顯。未來,該類大學的學生多數來自貧困人群和少數族裔,還有很多是家里第一代大學生。

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態度與第五波浪潮的宗旨一致,它決心以研究帶動各方面的創新,以便實現全社會的廣泛平等,從而通過科研為國家和世界做出更大的貢獻。它最突出的科研項目跟美國在戰略領域的關鍵目標一致,諸如地球和太空探索、可持續發展和可再生能源、高科技材料、柔性電子、醫療保健、國家安全、城市系統設計以及STEM(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教育等。學習以研究為基礎,教學嘗試新方式,學生活學活用,有能力適應不同的領域,針對不斷變化的職場要求做足了準備。此外,亞利桑那州立大學還完成了戰略性體制精簡,在降低辦學成本的同時,保持了學術的核心競爭力。無論是在畢業生數量上,還是在具有社會意義的高影響力研究上,它的生產效率都位居美國大學之首。

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重新定位及其效果都說明,高校擴招和保持科研卓越并非只能二選一,實際上,二者相互促進,共同發展。新模式帶來入學人數的飛速增長,同時也在新生人數、畢業人數、少數族裔入學人數和學業成就方面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增長。這樣的發展又必然帶來科研基礎設施和贊助資金的增加。自2004年以來,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已成為美國發展最快的科研單位;它的學者和學生做出了無與倫比的學術成就;學校根據來自社會各方面的挑戰重組各學科,不再局限于傳統的學科界限。

新型美國大學模式旨在為主要研究型大學提供取代傳統方案的替代方案,但新型模式不過只是眾多可能性之一。因此,我們有時會使用“學術平臺”這個術語,雖然不太貼切,卻表達出尚有很多高校模式還未經過摸索,尤其有一些模式既可以提供優質教育,又可以根據社會發展的規模和節奏來生產知識和進行創新,取得理想的社會、環境和經濟成果,這些模式也是全新的嘗試。大學若能對自己重新定位,就可成為從第四次浪潮晚期向第五次浪潮早期過渡的原型。因此,對新型美國大學模式的看法及在第2章中介紹的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案例都與之相關。我們可以從中概括出一些原則性經驗供其他高校借鑒,無論它們是公立的還是私立的。某個具體院校重新定位的過程代表著它正往某個方向努力,機構間完全可以通力合作。然而,我們預測新模式的發展前景時也要附上告誡:高校在迎接新型模式時,千萬不要被新模式同化了。換句話說,盡管我們意在描述一種全球通用的大型公立院校的運作機制,但具體做法必須視具體情況而定。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清流县| 库尔勒市| 万荣县| 辽宁省| 浙江省| 北安市| 沧州市| 集贤县| 平顺县| 固镇县| 英山县| 岳阳市| 琼海市| 密山市| 桃源县| 葫芦岛市| 策勒县| 临江市| 原阳县| 昭觉县| 涪陵区| 珲春市| 巴林右旗| 湛江市| 江津市| 新乡市| 襄城县| 鞍山市| 扬州市| 越西县| 巴东县| 抚顺县| 安塞县| 扶绥县| 潞城市| 梁河县| 长兴县| 德令哈市| 西盟| 武陟县| 屯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