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窮大有多大
上一節中我們討論了數字,其中很多數字相當大。盡管這些數字界的巨無霸(例如西薩·本·達希爾要求的麥粒數量)大得超乎想象,但它們依然是有限的,只要有足夠的時間,你總能將它數到最后一位。
但世界上還有一些真正“無窮大”的數字,無論你花多少時間都寫不完。比如說,“所有數字的數量”顯然無窮大,同樣的還有“一條線上所有幾何點的數量”。除了“無窮大”以外,你還能用什么辦法來描述這樣的數字?或者說,我們能不能比較兩個不同的“無窮數”,看看它們誰“更大”?
“所有數字的數量和一條線上所有幾何點的數量,這兩個數到底哪個大?”我們能這樣問嗎?著名數學家格奧爾格·康托爾頭一次認真審視了這些被視作異想天開的問題,他是當之無愧的“無窮數學”奠基者。
要比較“無窮數”的大小,我們首先會遇到一個問題:這些數字我們既無法描述,也無法數清。康托爾提出:我們可以對兩組無窮數進行配對,每個集合里的一個元素分別對應另一個集合里的一個元素,如果最后它們正好一一對應,任何一個集合都沒有多余的元素,那么這兩個數的大小相等;但是,如果兩組無窮數無法一一對應,某個集合中存在無法配對的剩余元素,那么我們可以說,這個集合的無窮數更大,或者更強。
這顯然是最合理的辦法,事實上,要比較無窮大的數字,我們也只有這個辦法;但是,如果你真的打算采用這種辦法,那你得做好大吃一驚的準備。比如說,奇數的數量和偶數的數量都是無窮大,我們先來比較一下這兩個無窮數。當然,出于直覺,你肯定認為這兩個數相等,它們也完全符合我們剛才描述的規律,奇數和偶數可以列成一對一的組合:

在這張表格中,每個偶數都有一個對應的奇數,反之亦然;因此,奇數的數量和偶數的數量是兩個相等的無窮數。看起來真的非常簡單自然!
不過,請稍等一下。下面兩個數你覺得哪個更大:所有數字的數量(包括奇數和偶數)和偶數的數量?你當然會說,肯定是所有數字的數量更大,因為除了偶數以外,它還包含了奇數。不過這只是你的直覺,要找到準確答案,你得嚴格按照我們上面描述的方法來比較這兩個無窮數。這樣一來,你會驚訝地發現,你的直覺錯了。事實上,所有數字的集合和只有偶數的集合也能做成一張一一對應的表格:

根據無窮數的比較規則,我們只能說,偶數的數量和所有數的數量是兩個相等的無窮數。這聽起來當然很矛盾,因為偶數只是所有數字的一部分,但我們必須記住,這里討論的是無窮數,所以我們只能做好準備,直面它們的古怪特性。
事實上,在無窮數的世界里,部分可能等于整體!這方面最好的例子大概是德國數學家大衛·希爾伯特講的一個故事。據說希爾伯特曾在開講座的時候這樣描述無窮數的矛盾特性:
我們不妨想象一家旅館,它的房間數量是有限的。現在所有房間都住滿了,一位新來的客人想要一個房間。“對不起,”店主回答,“但我們已經客滿了。”接下來,我們再想象一家擁有無窮多個房間的旅館,所有房間同樣住滿了。這家旅館也來了一位想住店的新客人。
“當然可以!”店主熱情地喊道。于是他將原來住在一號房的客人挪到二號房,二號房的客人挪到三號房,三號房的挪到四號房,以此類推……最后新客人住進了剛剛騰出來的一號房。
現在我們繼續想象,一家旅館擁有無窮多個房間,現在來了無窮多個想住店的新客人。
“沒問題,先生們,”店主回答,“稍等一下。”
他讓一號房的客人挪到二號房,二號房的客人挪到四號房,三號房的客人挪到六號房,以此類推……
現在所有奇數號的房間都空了出來,新來的無窮多位客人輕輕松松就安置了下來。
這個故事抓住了問題的重點:無窮大的數字的確擁有一些不同于普通數字的古怪特性。
根據康托爾的“無窮數比較法則”,我們現在還能證明分數(例如3/7或者735/8)的數量等于整數的數量。事實上,我們可以根據如下規則將所有分數排成一行:先寫下分子與分母之和等于2的分數,這樣的分數只有一個:1/1;然后寫下分子分母之和等于3的分數:2/1和1/2;接下來是分子分母和為4的:3/1、2/2、1/3。以此類推,最終我們將得到一個包含了所有分數的無限長的數列。現在,我們在這個數列上方寫下整數數列,讓這個數列中的每個項和分數數列一一對應。最后你會發現,分數的數量和整數的數量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