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懂孩子的心(精裝版)
- 樊登
- 1016字
- 2023-01-11 14:25:49
判斷內向與外向的標準
判斷一個人是外向還是內向最重要的標志,是要看他獲取、消耗、保存能量的方式:外向的人越玩越帶勁兒,人越多越開心,只要熱鬧就會覺得充滿了能量;內向的人在人多的環境下會覺得越來越累,需要自己在一個安安靜靜的地方休息一下,才能夠逐漸補充上能量。
外向的人所獲得的信息和能量,主要來自社交,來自與他人的互動;內向的人是來自安靜,來自獨處。
一個人到底是不是內向型,有如下問題可以引導和驗證:參加完刺激性活動后渾身是勁兒,還是在大多數時間里借由安靜的思考來恢復精力?
如果孩子在壓力面前表現出退縮,他很有可能是偏內向的。反之,如果孩子精力充沛,總想到外面去玩,不管有沒有人和他一起,他就很有可能是外向的。
從成人的角度分析,在一個人休閑的時候,他是想拿起手機叫朋友來玩,還是想自己靜靜地看會兒書或者是散散步,這是內向和外向一個很重要的區別。
從生理的角度來看,內向與外向也大為不同。
多巴胺作用于交感神經。醒著的時候,交感神經控制我們的行為;休息的時候,就切換到了副交感神經。
內向的人和外向的人的區別在于:內向的人更多地使用能夠讓自己減速和休息的副交感神經,神經遞質是乙酰膽堿;外向的人更多地使用能夠讓自己加速和戰斗的交感神經系統,神經遞質是多巴胺。
又如大腦的區別,人類的大腦有四個主要的功能區域,相互獨立、彼此配合,分別為:大腦前葉、大腦后葉、左腦、右腦。
從大腦前葉和大腦后葉的區別來看,內向孩子的大腦前葉更加活躍,外向孩子的大腦后葉更加活躍。
在左腦、右腦之間,每個孩子都有占優勢的一部分:內向的孩子,左腦占優勢,更有邏輯性,更注重思考;外向的孩子,更愛玩、愛交朋友。
外向的孩子善于表達、社交,與很多人混得很熟,因為他的知覺和情感系統比較發達。
我在教孩子學說話的時候,發現了孩子之間的不同。小朋友學說話有兩種學習方式:有的小朋友說一個字后再說一個字,說很多不連貫的話;有的小朋友則總是說連貫的話。我兒子如果沒有把一句話組織得非常完整,他就不說話。他喜歡想,想半天后,如果說不準,就停下來又想半天,一直到大腦里組織出一句完整的話后,他才會全部說出來,是一個完整的意思。
我判斷他有點兒偏內向。
還有一個標志性的事情是,他上幼兒園時,有一次過生日,我們把小朋友都請到家里來玩。小朋友們玩得很開心,把我們家鬧翻天了。嘟嘟一個人跑到房間里哭了,他說:"他們為什么還不走?他們太鬧了,我受不了。"
這讓我們看到內向和外向的不同,當然,沒有所謂的優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