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母親最后的聲音

因為上述的理由,我去植月村觀音寺。每個月的工資是兩日元左右,吃住都在觀音寺,所以,并沒有什么開銷。我跟著植月小學的校長大土井誠之助學習,先生是個非常用功的人,而且也很親切地指導我。

當時,在學生中有一位叫作河村銀三郎的孩子,經(jīng)常來廟里玩,還時不時住宿。我跟這個少年很要好。后來我進岡山師范學校時,他在岡山中學讀書。

在小學校我負責一二年級的教學。在高年級學生中,比我水平高的大有人在,我在心里竊以為恥。但是,那個年代的鄉(xiāng)下孩子都很質(zhì)樸,沒有責怪我,也沒有對我怎么樣。我想,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受到了大土井老師的親切關照。

我在教學方面絕對沒有吊兒郎當過,但是,直到最后我也未能找到一個徹底的好方法來教學生。盡管如此,我當時的愿望就是做個小學老師。

山寺里的生活非常單調(diào)。負責伙食的是位老人,是個人品不好不壞的鄉(xiāng)下人。他所操辦的伙食不好也不壞。老僧像是返老還童了,精力旺盛,四處活動。每月一次的觀音緣日那天,他會召集很多男女和孩子在客殿里宣講佛法。

我至今都還記得,在這個客殿里掛著一塊帶有警示意味的匾額。匾額上畫著一位產(chǎn)婦,她正要殺死自己剛生下來的孩子。在她的背后有一面鏡子,鏡中婦人的臉上長出了兩只犄角,面目猙獰。

當時,在廟里有一個名叫俊城的小和尚。無論怎樣教,他都記不住。可是,這個小和尚后來被尊為德僧,還不遠萬里去印度、斯里蘭卡游學,窮究佛教蘊奧后回國,在神奈川的一座寺廟做大和尚。

當時,我是個非常頑固的人。我反對吃牛肉,記得我甚至還寫過關于這方面的論文。寫論文的起因如下:以前在鄉(xiāng)下,一次去拜訪住在山上的石倉十三時,與濱里理介和志元久次郎等諸友聚在一起吃牛肉。我拒絕吃牛肉,他們差點就要強行灌我了,真是非常遺憾。我乃農(nóng)民出身,自己也從事農(nóng)業(yè)活動。在耕作時,牛是唯一必不可少的工具。農(nóng)家對自己飼養(yǎng)的牛,完全是當作家里的一員來愛護。我跟在牛屁股后面干活,并靠它來掙錢謀生。這些記憶都還鮮活地浮現(xiàn)在我的腦海里,我根本沒有心思吃牛肉。

我記得有一次去拜訪大土井先生時,他招待我吃飯。先生住在植月北邊3公里遠的村子里。他的弟弟常年做貨郎,每年也會到我們村里來。

植月村觀音寺在一個小山丘上,視野開闊,在當?shù)厮闶秋L景最好的地方。每天紅日東升,隔著田井村的稻田,仰望金燦燦的天空時,會生出難以言表的愜意。隨著春夏秋冬四季的輪轉(zhuǎn),每每會平添一種雅趣。那真是個好地方。

我在那里工作期間,時常聽人說起該郡的郡長安達清風。他是鳥取藩的人,明治維新時奔走于國事,和當時的仁人志士一起活動,他是湯島圣堂出身的漢學家,因此也是個勤王家。此人來這里做郡長是有大抱負的。在那個郡俗稱“日本原”的廣闊無邊的原野上,長滿了茂密的野草。他聲稱為了國家的利益,要開墾這片荒原。甫一上任,他就著手原野的開墾事業(yè)。首先,他把郡公所設在這片荒野上,把自己的家也修建在郡公所的附近。他開設了漢學私塾,延聘津山藩的儒者中村先生,召集學生來接受其熏陶。后來,他又在這里修建了寺廟,還開辟了牛馬交易市場,為振興當?shù)刭M盡了心機。有一天,我曾和大土井先生一道去參觀該開墾事業(yè)。那是一望無際的廣袤原野。我在先生和老僧的勸說下,進了安達郡長所經(jīng)營的漢學私塾。那是在我來植月一年后的事,即是在明治十二年(1879年)的初秋。當時,這所私塾僅有30名學生。我在那時才第一次開始了真正的學生生活。學生中有來自鳥取或東京等地的,從東京來的是鈴木錄三郎,學生基本上都是士族子弟。我因為是農(nóng)民的孩子,所以剛開始時多少會受欺負。但是,我在老師面前接受了入學考試,被編入第二級,也就避免了被人數(shù)最多的三級生欺負的命運。

學生們學習都很用功,但是,還沒有誰像我一樣是帶著某種目的來學習的。我來這里讀書是為將來考師范學校做準備的。

在這個學校,我第一次學到了輪流講解這種讀書方式。當著老師的面,閱讀《漢書》的評注,并理解了它的意思。出人意料的是,我頭一次嘗到了漢學的樂趣。尤其是研讀《十八史略》,覺得非常有趣。小時候我原本在本山寺的本坊聽過大村綾雄先生的講義,所以在我獨自研究《十八史略》時,就更加理解了此書的內(nèi)容。

那原野比我老家冷多了。冬天雪下得很大,但雪天的校園生活也是一種樂趣。

安達氏很喜歡學生,他家里有四五個童工,他們?nèi)荚谶@所私塾里學習。郡長對自己的書法頗有些自滿,他把自己做的詩寫出來送給學生。我們這些學生總會被他叫去磨墨,那硯臺特別大。記得我也曾經(jīng)得到過他寫的字,暑假帶回家去,我叔叔見了很想要,于是我就給他了。

安達郡長的生活非常洋氣,出門時總是身著洋裝,腳穿皮鞋,騎著馬到處視察。但是,他到了別人家里也絕不脫鞋,穿著鞋在草席上走來走去。我還在觀音寺的時候,有一次他來視察小學校。在寺廟休息時,他穿著鞋就進了客殿。我當時在心里覺得,就算是郡長,也不能穿著鞋在鋪了席子的屋里走,那實在是無禮至極。

明治十三年(1880年)的夏天,我回到了故鄉(xiāng)羽出木,見到了久違的老母,她身體還硬朗,也見到了老家的朋友,心里非常激動。在盂蘭盆節(jié)期間的某個傍晚,按照慣例要去參拜氏神,我和家本、橫部等人合計,把各種氏神廟裝飾一新,讓村民們高興了一把。這大概是我最后一次與村民們一道盡情地跳盂蘭盆舞了。那時,跳盂蘭盆舞不受限制,所以會有些不雅觀的表演。但是,對純樸的村民來說,再沒有比這一天更快樂的了。

整個夏天,我總是和老朋友聚在一起,過得很快活。但是,我也覺察到和這些老友不像過去那樣親密了。暑假在家里,我和母親一起講些老故事以及外地的奇聞異事,簡直是快樂極了。我給母親講了自己這兩年來的各種經(jīng)歷,她聽得很高興。

暑假結(jié)束了,我又回到了日本原的漢學塾。因為岡山師范學校的招生工作快要開始了,我打算報考。

給我們燒飯的老頭是安達氏的鳥取同鄉(xiāng)。這個老頭非常頑固,隨意估摸著給學生打飯。老頭給的這點飯,有些學生根本不夠吃,打飯時經(jīng)常會有爭吵。每到飯點,老頭就會對學生大講吃飯過量的壞處,總不肯答應我們的要求。但除此以外,老頭還是個好人,會給我們做些非常好吃的副食品。

有一件事我至今都難以忘懷。有人發(fā)明了在冬天把雪裝進茶碗里拌白糖吃,于是我們常這么干。把腳搭在火爐邊上,一邊讀著書,感到有些口渴時就用白糖拌雪吃,有一種說不出來的美味。師范學校總共只有17名應考的學生,結(jié)果考上了15人,僅有2名落榜。我是以第三名的成績考上的。考第三名,于我實屬意外。我真正立志向?qū)W其實也就3年時間,其中有2年時間還是一邊在小學當助教一邊學習。換言之,我走的是一條不同尋常的路。再說,最近這一年我在漢學塾里只研究漢籍,不曾學過算術、作文、地理、歷史等知識。

當時的師范學校程度并不高,這是事實。但是,當時的學習很單純,學生主要是通過漢學得到鍛煉的。

我?guī)е樌忌蠋煼兜南矏偦氐郊亦l(xiāng)。首先為我感到高興的是我的母親和哥哥。我能走到這一步,完全是靠了兄長的幫助。我私下了解到,為了讓我上學,家兄讓出了一些財產(chǎn),作出了犧牲。但是,村里的人只知道哥哥是為他自己敗光了家產(chǎn),并不知道哥哥把錢用在我身上了。我常常感謝哥哥為了我所作出的犧牲。

師范學校是官立教育機構(gòu),我們作為貸款生,上學不用繳學費。所以,規(guī)則也就相當嚴格。對那些以前養(yǎng)成了不按時作息的人來說,會感到非常不自在。無論是睡覺、起床、吃飯、休息還是學習,都必須按照規(guī)則嚴格遵守時間,規(guī)范起居行動。所以,在剛開始的那陣子,大家都感到非常困難。那時還沒有電燈,只能用煤油燈來學習。尤其感到不自由的是夜里8點之后嚴禁說話,10點鐘就要就寢。

按照以往的習慣,我認為學習就是讀書,而讀書就要發(fā)聲朗讀,幾乎沒有默讀過。但是,8點以后一句話都不準講,講了就要挨罰,這完全是無視法律的要求。10點鐘以后點燈學習也是違反規(guī)則的,有人躲進衣柜里學習,這實在是太殘酷了。但是,后來我在美國學習時,晚上10點睡覺,早上5點起床,十年如一日,一直堅持這個習慣,那時才發(fā)現(xiàn)10點鐘睡覺也沒有什么不好。

再就是外出,如果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不回來就要挨罰,下次就會被禁止外出,所以外出玩耍總是惴惴不安的。當時,有鐘表的學生實在是鳳毛麟角,所以,出門在外總擔心這事,就像是背著包袱在走路。

盡管如此,在某個時期總有不少人因為搞錯時間或大聲說話違規(guī)遭到處罰。剛進校不久時,我也因為在8點鐘后大聲朗讀的緣故,被宿舍管理員抓住猛訓了一頓。但因為是初犯,倒是沒有受到處分。

有個叫久保田的動物學老師,因為一次考試時學生耍滑頭,所以后來他曾突然安排考試難為我們。他平素是一位非常親切的老師,但正如溫和的人會放很臭的屁一樣,他用考試這一招把我們治得服服帖帖的。

藤田老師是教漢學的,非常親切,口碑也很好。后來,這位老師調(diào)到閑谷的一所學校去了。有位姓森的數(shù)學老師,是個非常熱心的年輕人,他總是出一些很難的題目為難學生。平野老師教我們繪畫,他這個人話很少。

說起來學業(yè)并不難,只要認真學習誰都能掌握。在師范學校的宿舍里流傳著各種老故事。有些嚴厲的宿舍管理員會在深夜闖進學生宿舍,用捂被子等手段來懲罰學生;食堂的飯菜太難吃了,學生起來罷課;等等。都是些有趣的老故事。這些逸聞漸漸地在學生中流傳開來。無論是哪一屆學生,都覺得如果不整點事,那自己這一屆學生就矮了半截,于是會弄出類似的事來。

曾經(jīng)盛行抗議伙食的游行活動。我們讀書時也搞過一次。某天早餐時,高年級的學生通知我們要舉行罷課游行。于是,學生們就不慌不忙地拼命大吃起來,食堂把所有的飯菜都端了出來。但是,兩百八九十個學生(含中學生),每人若都超量多吃一碗飯,那會是個了不得的數(shù)字。學生就告知食堂方,說是飯菜不夠吃。管伙食的人說會再做,請大家稍等。學生們說吃不飽飯就沒法上課,紛紛跑到操場上。學生們在操場上運動個把小時,借此來消食。飯做好了,大家又開吃。像這樣,幾乎玩了半天。據(jù)說,曾經(jīng)有過讓食堂重做兩次飯的事,我們那時只讓食堂重做了一次。伙食由此得到改善,吃得很好了。監(jiān)廚的老師礙于眾怒難犯,一味地保持沉默,放任學生去鬧,也不會處分誰。

在我們的同級生里,有個很裝腔作勢的男生。而且,此人還經(jīng)常偷東西,后來經(jīng)過多方調(diào)查后將其開除。我們也為此做了不少工作,因為我們討厭相互猜忌,所以就全力調(diào)查,努力要把那位慣偷趕走。

我在讀書期間非常用功,因為過度用功曾患過夜盲癥。有一年夏天,我突然在澡堂里昏倒了。還有一次,我因為喝了人造橘子水而引起劇烈的腹瀉。那時,是來自長州藩萩市城下町的舊藩士吉見甚吾照顧我,他是我的朋友,我至今仍忘不了他的親切。吉見后來進了大阪的川口商船學校,成了一名輪船駕駛員。去美國之后,我們還通過一次信,那之后就完全斷了音信。我一直在打聽他的消息,但直到今天也沒有結(jié)果。在當時的朋友中,先我一步去了東京的是一個叫作渡邊益見的廣島人。我另外還有一些合得來的朋友,但現(xiàn)在都斷了音信,不知道他們后來都怎么樣了。

明治十四年(1881年)暑假,我回了趟老家,那是我在故鄉(xiāng)生活的最后一年。我在師范學校讀了一年后就做了級長。但是,那時的我已經(jīng)不滿足于做一個小學老師,我下決心一定要去東京闖蕩。

我的朋友渡邊益見在這年的春天去了東京,我也下決心要去東京。放假時,一回到家里我馬上就與哥哥商量,求他幫我籌集付給師范學校的30多日元以及赴京的盤纏費等,哥哥爽快地答應了我的要求。這事定下來后,我去植月村觀音寺拜訪了老師和大土井先生。與他們告別后,又去了津山的多聞寺,拜訪那里的老僧并管他借錢,他磨磨蹭蹭的并不爽快。我總算籌到了13日元,于是又返回家里。我開始整理行李,籌劃去東京的事宜。可那時母親已經(jīng)抱病臥床,身體狀況并不樂觀。長期以來,母親被品行不端的哥哥的事弄得身心疲憊。她并不擔心我,但擔心我去東京后再也不能見面了,頗傷離別。母親費盡心思,傾全力為我做了好幾套衣服,還給了我一點錢。把羸弱的母親托付給向來品行不端的哥哥,我實在是忐忑不安。但那時的我潛心向?qū)W,渴望做個有大出息的人。過去一兩年來的學習經(jīng)歷,讓我對學問燃起了希望,我堅信別人能做的事自己也能做。所以,像箭一般的熱望把我對母親的掛念變成次要的事情了。此外,我覺得自己是家里的二兒子,沒有別的出人頭地的路子。從師范學校畢業(yè)做個小學教員,這已經(jīng)滿足不了我當時的野心。

話雖這么說,但我并不是帶著錢去東京的。下定了決心要勤學苦讀,我有些不安。當然,我不能讓母親完全放心,也不因為母親很相信我,就毫不擔憂自己的前途。

我們兄弟倆在村里和別人有些不太一樣,所以,我們無論如何也不能混在這些村民里了此一生,這是我們的宿命。我們因為自幼失去了父親,在村里受到了繼子般的歧視。這的確也是讓我遠走他鄉(xiāng)謀生的一大原因。母親當然清楚這事,我去東京,她一定是感到很寂寞,但她還是很支持我。

臨出發(fā)的那天早上,母親早早地堅持著爬起來,抱病為我張羅出門的準備。臨走時,母親送我到門口,流著眼淚說道:“就在這里告別吧,以后再也見不到你了,你要多保重自己的身體,好好學習,混出個名堂來。你不要擔心我什么。”這是母親留給我的最后的話,這也是我們的永別。時隔16年之后,當我再次回到故里時,母親已經(jīng)是一塊石碑下的人了。但是,離家時我還是一個血氣方剛的青年,雖然沒有什么明確的目的,但我想大干一場,想要努力學習以出人頭地。所以,離開故鄉(xiāng)時我并沒有太多的悲傷。盡管如此,我把母親托付給哥哥而遠走他鄉(xiāng),對母親來說過于殘酷,她太可憐了。

哥哥送我到村外一個叫弓削的地方,那里離我家大概有3公里。我哭著對哥哥說:“你不用再說什么了,要照顧好媽媽,多些耐心!”哥哥哭著答應了我。那已是距今32年前的事了。

岡山離家有40公里。途中,我順便去一個叫甲部的老親戚家告辭。其時,已上了年紀的姨媽對我說:“你母親打年輕時起就吃盡了苦頭,把你們拉扯大,你別出遠門了,就在附近忍耐一下不行嗎?”她半帶譴責地勸告我。但我進京心切,又是不惜一切要奮斗的時候,對這樸素的忠告竟無言以答。

到了岡山,我去了趟岡山師范學校,繳清了半季的伙食費。學校同意我退學。我跟朋友們道別后,在岡山坐船到了兒島灣,再乘坐往來于神戶與門司間的汽船,向神戶出發(fā)。那時候山陰鐵道線還沒有影子,到神戶后只看到了連接大阪和神戶的阪神鐵道。

我忘了講在岡山時的一次親身經(jīng)歷,現(xiàn)補記于此。在之前一個學期末時,我和朋友一道在岡山市區(qū)散步,突然聽到了一個奇妙的聲音。那是從胡同里的一間平房中傳出來的。我們駐足靜聽,聽見有人在招呼我們進去。被好奇心所驅(qū)使,我們進屋一看,見到了令人吃驚的一幕,里面有兩三個西洋人在興致勃勃地聊天。這是如今岡山教會的前身。進去后一打聽才知道,那三個西洋人分別是佩特夫婦和克利博士。我們之所以接受他們的邀請進了屋,是因為師范學校的森老師就跟著佩特在積極地研讀圣經(jīng)。當天在傳教的牧師是一個叫作金森通倫 金森通倫(1857—1945),日本肥后國玉名郡(現(xiàn)熊本縣玉名市)人,宗教人士,牧師。的人。他非常熱心地在解釋教義,我聽了非常感動。

那之后,我還跟兩三個校友一道拜訪過位于城山的佩特的家。他端出茶水、面包和點心來招待我們。茶我們喝了,面包和點心帶走了,回家的路上覺得有臭味,就扔掉了。我在那里聽到手風琴的演奏聲時,有種異樣的感覺。但是,我回老家后從沒有對人說起自己去耶穌教會拜訪西洋人并受到了招待這些話。

如果我長期住在岡山,一定是早早就成了耶穌信徒。倘若是那樣,我一定會走上一條和現(xiàn)在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離開岡山的當天,沒有什么事干,一直等到晚上開船也太無聊了,所以我就去中島看戲。中村福助正好來了,演的是宮本左門離家出走的那出戲。當我看到他懷著討伐敵人的堅定決心離開家的場面時,聯(lián)想到自己今天離開故鄉(xiāng),去到遙遠的都城,那是一個沒有朋友的陌生地方。所以,這部戲極大地刺激了我的心。我也要像他一樣,要有堅忍不拔的決心,忍耐任何困難,必須實現(xiàn)自己的目標。

在神戶時,我在輪船旅館等了一天的船。因為有一天的空閑時間,所以就去市里閑逛,還參觀了在湊川的楠木正成 楠木正成,日本鐮倉幕府末期到南北朝時期的著名武將。楠木正成一生竭力效忠后醍醐天皇,在湊川之戰(zhàn)陣歿。后世以其為忠臣與軍人之典范,將其視為軍神。遺跡。第一次親眼看到了火車的實物,非常震驚。昨天才第一次乘坐汽船,但也只是發(fā)出噼噼啪啪的聲音,散發(fā)出汽油味兒而已,和帆船相比沒有什么太大的區(qū)別。但是,只有火車和在畫里看到的大不一樣,所以我很吃驚。

開船鐵定是在晚上,我是被宿舍的小伙計帶上船的。當然是下等船艙,在堆積的貨物上鋪上竹席,人就躺在上面,根本就直不起身來。我第一次坐這么遠的船。到了紀州 紀州藩是日本江戶時代的一個藩,又稱為紀伊藩,位于紀伊國,藩廳是和歌山城。藩主是紀州德川家,與水戶藩及尾張藩合稱御三家。海面時,船搖晃得厲害,我和其他人一樣暈船厲害。船過遠州 遠江國,日本古代的令制國之一,屬東海道,又稱遠州。遠江國的領域大約為現(xiàn)在靜岡縣的西部,以東是日本東國。灘時,聽說可以看見富士山了,我也強打精神爬到甲板上去,看了眼莊嚴的富士山。但是,因為頭重腳輕,又趕緊回去躺下了。

在下等船客中,有一個年輕人同我聊得來,他從對馬來,說是要參加教導團。這位男子是位天主教徒,說話時總是拿著本《圣經(jīng)》。我雖說已經(jīng)出了門,但在東京會怎么樣呢?我非常忐忑,所以我并沒有認真聽他在講些什么。后來,我在東京散步時曾見過他一次,只同他打了個招呼,不知道他現(xiàn)在怎么樣了。

輪船平安抵達橫濱碼頭。我和那位對馬來的男子一道,在輪船旅社吃了午飯。這位男子說到岸后首先得吃豆腐,這樣才不會得腳氣。這是他母親告訴他的,我也很贊成這個說法,決定買來吃。于是,就讓人做了湯豆腐。可是在結(jié)賬的時候,這位男子說他得向教導團匯報,我還記得他結(jié)賬的方式非常麻煩。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庆城县| 武宣县| 磐石市| 苍南县| 通江县| 清水河县| 和田县| 井陉县| 汉沽区| 右玉县| 天峻县| 开远市| 电白县| 灵武市| 邢台市| 庆元县| 洮南市| 多伦县| 德惠市| 惠州市| 石首市| 历史| 南皮县| 玛纳斯县| 鹿泉市| 沅江市| 平遥县| 商丘市| 宜兴市| 家居| 沁源县| 呼伦贝尔市| 霍邱县| 巴塘县| 时尚| 涞源县| 佛冈县| 佛坪县| 高邮市| 上高县| 永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