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素食養生(4)
- 天人合一話養生:佛家養生精要
- 宋天天
- 3296字
- 2014-11-26 17:19:04
在一個團體里,如果大家都食蒜,不會有什么特殊感覺,倘若只有一兩個人吃,那種由食蒜后發出的口臭氣,就會影響其他人。所以,吃一次蒜,就要與僧眾隔離7天,等他身上臭味散盡了,沐浴更衣后,才能回到僧眾中共同生活。
2.五辛妨礙修道
佛家修行是有次序的,首先必須禁忌五辛,這是第一精進。要從斷酒肉和斷五辛開始修行,并提出了吃五辛的不利之處:“污穢不凈,聞氣也會使人恐怖。一切肉與蔥,及諸韭、蒜等,修行的人要常遠離?!背3晕逍?,容易影響信徒們的生理,如果生吃,則會使人生痛恨之心,易動肝火、發脾氣,妨礙修行;熟吃的話,會使人產生淫亂之心,易生沖動。同時,佛家把吃蔥、蒜的過失和喝酒、吃肉同等看待,認為它們都能滋長僧人的愛欲之心,使之不能靜心修行,妨礙圣道,堅決不能食用。所以一切眾生必須吃有益身心的食物才能生存,吃有害的食物就會死亡,眾生如果想求得真正的解脫,就必須斷絕酒肉和五辛。
3.五辛也是葷食
在佛教中,腥葷和今天所提到的腥葷是不同的,“腥”指的是肉食,而“葷菜”則指那些吃了讓人口中生出惡臭味的蔬菜類,比如五辛中的大蒜、蔥、韭菜等。這在上文中已經提過。在佛經里,“葷”字和今天的“熏”字同音同意,就是指那些熏人的蔬菜,但辣椒、茴香、桂皮、胡椒等雖也有味道,但人吃了之后不全口生異味,所以不算葷菜,沒有限制。這樣看來,佛家中禁吃五辛還有保持佛教活動中公共衛生的考慮。
佛教中規定,吃了葷菜的人,要單獨居住,不得與他人交往,或者坐于他人的上風頭之處,或者必須漱口除去口中的惡臭后才能參加正常的佛教活動,這樣才不會擾亂別人的清修生活。佛家還規定,吃了葷菜的人不能誦讀經文,因此在誦經之前,最好不吃葷食。不過在生病時,如果醫生所開的藥方中有酒和葷食,這樣也能吃,但此時,食葷的人必須離開寺院,暫時住在別人家里,等病好后用香湯(32種香藥水)將身子洗干凈之后再誦讀經文才不會有過。
不過,從現代醫學上看,這五種食物對人體還是有一定的益處的。如韭菜可以清潔大腸,治療便秘,大便困難時,可以吃適量的韭菜來幫助通便。大蒜做成蒜泥后還可以作為香料、佐料用,另外這五種食物還可以用來殺菌、消毒,防治疾病等。
小知識
素食——永遠的“食尚”
研究表明,素食是最為有效、最為根本的內服減肥、美容圣品。用食素方法來減肥相當有效,素食能使血液變為微堿性,促進新陳代謝活動,從而把蓄積體內的脂肪及糖分燃燒掉,達到自然減肥的目的。經常食素的人,全身充滿生氣,臟腑器官功能活潑,皮膚柔嫩光滑,顏色紅潤。古代、近代、現代都有許多著名人士提倡素食??茖W盡管進步,社會盡管繁榮,但人類以素食為主的理想不會受時空的限制,更不會被社會淘汰,因為古圣先賢從歷代生活經驗中所獲得的寶貴知識足以證明:“素食才是永不褪色的時尚。”
佛家不禁牛奶禁雞蛋
佛家人都是素食者,那么素食者以什么為食呢?一般來說,素食者日常生活中以谷物、豆類、堅果、蔬菜、水果和種子類為主,但是,蛋、奶和奶制品可以吃也可以不吃。所以素食者分為兩種,一種是嚴格的素食主義者,即不吃任何蛋、奶或者奶制品的食物;另一種是一般的素食主義者,即吃蛋、奶或者奶制品的食物。
佛家的素食中,一般不禁食牛奶。圣一法師在《八關齋戒開示》中記載,乳制品不是肉食,也不屬于腥食,因為牛羊吃的是草和五谷,所以它們產的乳汁也沒有腥味。喝奶既沒有殺生也沒有妨礙牛犢、小羊羔的飼養。同時,由于是人工飼養牛羊,控制奶的產量,因此不會影響幼兒的成長和發育。
佛陀在修行中,也喝過牧羊女為他奉獻的牛奶。因此,在佛陀時代,信徒們普遍喝牛奶或者羊奶,而且還把乳制品分為很多種,如乳、酥、醍醐等,認為這些都是很有營養的食物,并把它們歸在日常的食品中,不在禁戒之列。
那么,持齋素食的佛家信徒能不能吃蛋?雞蛋屬于葷還是素?食用有添加蛋類的食物,如蛋糕、冰淇淋、餅類,是否算是殺生呢?這些問題在佛教界是有爭議的。有的佛教徒說,出家人不可以吃蛋?!讹@識論》說:“一切卵不可食,皆因它可以化育出生命。”來果禪師以不吃蛋為修行者的“素口之道”。他在《參禪普說》里說:“五葷何在?蔥、韭、蒜以無聞,蛋蝦子而未嗜,蘿卜青菜為無上清齋,黃薺野藿當珍饈妙味,素口之道通矣?!?
現在有一些素食的人也吃蛋,是因為現在的蛋大多是由人工飼養的生蛋雞所生,無法孵出小雞,但在佛教的道場中,食物來自十方供養,無法得知它是不是生蛋雞所生、是不是沒生命的,基于慈悲的理由,避免誤食眾生肉,所以還是完全不吃的。
胎生、卵生、濕生、化生,這是佛家所劃分的四種生命形態。佛家認為,蛋是屬于卵生的,只要有雞蛋存在,就有一個具體的潛在的生命存在。雖然表面上看不出雞蛋是有生命的,但即便是不經過母雞的孵化,只要把雞蛋放在烤箱中,并加熱到適當的溫度,也能孵化出小雞。所以嚴格來說,吃蛋也就是殺生。吃多少蛋,就等于殺了多少生命。因此,佛家認為不應該吃蛋,無論從慈悲的角度來看,還是從不殺生的角度來看。
小知識
佛家素食文化的影響
隨著瘋牛病、SARS、禽流感一次次侵襲人類,素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世界素食者聯盟第33屆大會確定,要將世界上5%的人口轉變為素食者。迄今為止,英國的素食者已經超過30萬,占總人口的8%。美國的素食主義者有1200多萬人,食素者由2.1%增長到4.3%。在日本,素食主義者被分為幾派,包括完全不吃動物性食品的純素食主義者,食用乳制品的素食者,吃蛋和乳制品的素食者和吃魚的素食者,而齋飯則被稱為“精進料理”。當前利用精進食療治療慢性疑難病癥的熱潮也在悄悄興起。
酒為佛門弟子養生的禁忌
戒酒是佛家所有戒律中的“遮戒”,即必須遵守的戒。酒有很多種,在經、論、律典中都有詳細的解說。《俱舍論》中講:酒有三種,一為“穴羅”,由米麥等谷類釀成。二為“迷麗耶”,由果實或者植物的根、莖釀成。三為“末陀”,就是以上兩種尚未發酵時,能令人喝醉的。另外,《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頌》中還有大酒、雜酒、谷酒、果酒、藥草酒的分類,但不管是什么酒,只要具有酒色、酒香、酒味的,都在佛門戒律之中,只要飲酒就是犯戒律。
那么,佛門不讓飲酒的具體原因有哪些呢?
1.飲酒使人犯戒
據說釋迦牟尼佛有一個弟子神通比丘,一天赴檀家應供。一席間喝了很多酒。在返回途中,因不勝酒力,醉倒在路上,涕唾滿面,威儀掃蕩。他雖然有神通廣大的法力,但他由于在酒醉中,不免為蟲蟻所欺。后來,此事被佛陀知道了,便率領眾弟子前來,現場說法,并制戒說:“自今以后,以我為師者,乃至不得以草木頭著酒中而入口?!?
2.喝酒不利于健康
在醫學健康的角度上,長期飲酒會導致維生素缺乏,容易引起周圍神經炎,多種腦功能性和器官性障礙,如焦慮、意識障礙、羊角風發作、幻覺癥、大腦皮層萎縮等等。過量飲酒后,體內乙醇量達到危險值(200毫升以上),就會造成急性酒精中毒,甚至抑制呼吸中樞,引起死亡。酒精也對生育有明顯的影響,會造成胎兒發育異?;虻湍?。如唐代“詩仙”李白和文學家陶淵明、辛棄疾都喜好飲酒,導致他們的后代均愚鈍無能。酒還會危害全身其他器官,導致胃炎、脂肪肝、肝硬化、肝炎等。
3.不飲酒的好處
佛家認為,不喝酒有五善。即可以不誤事,及時傳言;可以上天,為天神所用;可以聰慧,曉天下大事;可以治家斂財;可以受人敬愛。酒是敗壞道德的源泉,酒可以使人心顛倒,酒可以使人失慧致罪。這些都是從反面來教育信徒們不能飲酒。另外,《大愛道比丘尼經》中還規定,僧人不能賣酒,不能把酒當茶來勸人,不能謊稱有病來喝酒,不能到賣酒的地方去,不能與喝酒的人講話。
小知識
羅漢菜
羅漢菜又名羅漢全齋。據傳,此菜始于唐宋時期。其時我國佛教盛行,寺廟眾多,且均自設膳房,自辦素菜和筵席,佛門稱之為“素齋”或“齋菜”。羅漢菜選用上品原料烹制,并以佛門得道成仙的羅漢定名,一般用料在10種左右稱為羅漢全齋。歷代帝王將相和名人居上在佛門辦素齋時,均喜歡點此菜,因而聞名全國,歷代相傳。在清代,不僅民間盛行此菜,清官御膳房也常制作,供皇帝品嘗。清人薛寶辰所著《素食說略》一書中記載:“羅漢菜,菜蔬瓜之類,與豆腐、豆腐皮、面筋、粉條等,俱以香油炸過,加湯一鍋同燜。甚有山家風味。太乙諸寺,恒用此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