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2交友的基本原則(4)
- 智慧交友術(現代人智慧全書)
- 林可行等主編
- 4310字
- 2014-11-28 16:18:26
只把朋友當做練刀的對象,那再肥再大的朋友,也是經不起曠日持久的宰割的。
心里只有自己的人,總把自己的需求看做開始,總把自己的滿足當做終結,總把朋友當做實現自己愿望的工具,這樣的人不僅極端自私而且貪婪無比,誰若與他們成為朋友,誰必然不會有什么好結果。
他會像吸血蟲一樣,伸出藏在友情下的血管,慢慢地、無聲無息地貪婪地在吸朋友的血,吸血的過程正是他向朋友抒發友情的時候,等到吸足了,養肥了,他便視血本耗盡的朋友如垃圾,連看一眼都不愿意。
這樣的人,能交朋友嗎?
16.對朋友小處不可隨便
很多年前,一代著名書法家、國民黨兀老于佑任先生,為了制止一些人在街頭墻角隨地小便的穢行,憤然書寫“不可隨處小便”的紙條張貼,可漿糊未干,就不翼而飛了。原來,于老先生的字是求之不得、千金難買的珍品,剛上墻,就被人揭去珍藏了。此人把“不可隨處小便”字序調換為“小處不可隨便”,剪裁裱貼后,一個普普通通的字條,立刻變成了一句名言,不僅僅針對隨地小便的穢行,所有的小處,都是“不可隨便”的。
朋友結交,更是如此。
因為關系密切,所以就很隨便,由于很隨便,便忽略了很多小處,而小處忽略了,大處也就動搖了,甚至失去了。
歷史上從小處能看到結果的,箕子乃第一人。
箕子是商紂王時的大臣,他從商紂王命工匠琢象牙筷子這件不起眼的小事預感到了亡國之禍。
當時,箕子的仆人頗不以為然,他不理解他為何對小小的象牙筷子如此驚恐呢?箕子耐心地告訴他:若紂王吃飯只用象牙筷子,那就只能配犀角和玉做的餐具了。而犀角和玉做的餐具就不能盛普通的飯菜,只能盛山珍海味才搭配。若吃的是山珍海味,就要穿華彩錦衣,就要住金碧輝煌的宮殿,就要選傾城傾國的美女相陪,照這樣的排場,搜盡天下之財也不夠揮霍,國家豈能不亡?
朋友也一樣。從一言一行的小處也能看到其品格。
有不少人在慨嘆,朋友昨天還在一起吃飯,今天怎么又不理人了?朋友已答應的事,怎么突然變卦了?朋友剛才在一起還好好的,怎么一轉身形同路人?這些人,往往只盯著朋友,而不看看自己;往往只從大處著手,而不從小處著眼,其實,正是那些極被忽視的小處,使自己失去了朋友的信任。如果能仔細想一想,自己與朋友在一起時的一言一行,就會找到答案了。
當朋友和你在一起吃飯時,你是很安靜地陪伴著,還是心神不定,不時在看表,如果是后者,那朋友疏遠你,就是你不看重朋友造成的;當朋友正和你談事,你卻轉身與另一位新來者說話,把朋友涼在一邊,或者自顧沒完沒了地給人打電話,無視朋友的存在,或獨自喝酒,不理朋友,或隨意打斷朋友的話,或對朋友評頭品足,或譏諷朋友的某些行為以為笑料……這些都有可能使朋友對你有不同的看法。對于朋友已答應為你辦的事,不是從心里真誠地表示感激,而是視為理所當然;對于朋友辦事中可能遇到的種種難處,不是設身處地地為朋友著想,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給予協助和支持,而是氣勢逼人地催促,把朋友純粹當成一個“辦事機器”,自己什么也不愿做,什么也不愿付出,而只等著要圓滿的結果,那朋友還會有心情去辦事嗎?即使事辦成了,有了結果,那結果肯定不會是你的。因為為這樣的朋友辦事,不僅只有付出,一無所獲,而且連最起碼的理解也得不到,恐怕只有傻瓜才會愿意這樣辦事,才會還認這樣的人做朋友吧!
因此,小處決不可小看,并非小處本身有多么重要,而是從小處可以看到大處。知微見著,一葉知秋,小處往往是一個人最容易被忽略的真實。當你看見朋友打長途電話舍不得用自己的手機而總用你的手機時,你就別指望這樣的朋友與你平等地合作辦公司了;當你遇上了一起吃飯,從來不愿自己付錢的朋友時,就別等著他會在你危難的時候會像你幫助他那樣幫助你了;當你面對總不守時的朋友時,你能相信他會在合作做事中履約嗎?當你想喝朋友一杯酒都不能如愿時,就別幻想他會為你慷慨解囊,甚至赴湯蹈火了!對此,古人說得再清楚不過了?!拜p言者多悔,輕動者多失,輕諾者寡信,輕毀者寡交,輕合者易離,輕喜者易怒,輕取者必爭,輕信者必毀?!倍@些輕的,往往是小處。小處不可隨便,對朋友如此,對非朋友也是如此。小處若隨便了,大處也就隨便了。那些殺人不眨眼的強盜,最初就是隨意殘殺小鳥而養成嗜殺的習性的;那些貪婪無比的貪官污吏,最初是從偷同學的橡皮和鉛筆刀開始的,小處其實一點也不小,沒有很多小處相加,何來大處?
小處不能小看!
17.對朋友要寬容
張飛勇冠三軍,有猛張飛之稱。他南征北戰,聲威赫赫,但沒有死在戰場上,而是死于部將之手,可悲!可嘆!
原來,當關羽被害的噩耗傳來,張飛悲憤交加,發誓要報仇雪恨。于是,便下令三日內備齊白色旗、甲,掛孝伐吳。次日,部將張達、范疆前來請求,希望寬限時日,三日內難以完成。張飛不問具體情況,大怒,命武士將兩部將綁于樹上,各打了五十鞭,并嚴令備辦白色旗、甲的時日不變,否則殺頭。可憐張達、范疆滿身血污、疼痛難忍,又難逃殺頭的厄運,便密謀對策。與其等死,不如殺張飛以解怨恨,于是,倆人便在當夜,趁嗜酒的張飛大醉,結果了張飛性命,張飛時年僅55歲。
張飛英雄一世,有萬夫不敵之勇,卻沒有容人之胸懷,連自己的性命都斷送了,還能為誰報仇呢?
如果張飛視部將如朋友,耐心聽取他們的意見,反復考察實際情況,那他斷不會死得如此毫無意義了。
與刻薄的張飛白白送死相反,楚莊王因寬容而保住了性命。
事情的起因還得從一次宮廷宴會說起。有一次,楚莊王宴請百官,酒酣耳熱之際,風恰恰吹滅了蠟燭,這時,有人偷偷扯了扯楚莊王的一名愛姬的衣角,燈亮,這位受辱的愛姬請求楚莊王追查此人,并稱她已將此人帽子上的纓穗折下來了,不難查找。楚莊王卻不以為然,他反而舉起酒杯對文武百官說:“今天宴請各位,與寡人同飲,以折纓為歡。”于是,大家都折纓相謝,那位始作俑者,也就免于追查了。
這件事雖小,也能看出楚莊王寬容的胸懷。三年后,他得到了厚報。
當時,北方的強國晉伐楚,楚敗績,楚莊王陷入重圍,面臨絕境。這時,有一將軍奮不顧身沖鋒陷陣五次,終于救出了楚莊王。楚莊王不解,忙問何故如此賣命,那位將軍答道:“我就是三年前那個被折頭纓的人?!?
楚莊王的寬容,保住了自己的性命,該有多少感慨,引人深思。
18.不可出賣朋友
狼心狗肺,本是給敵人的專用詞兒,但在一些朋友之中也可悲地用上了。
說的是發生在戰火紛飛的年代里,這樣一個凄慘的故事。
中國曾派了10萬精銳的遠征軍人緬甸對日作戰,開始,由于對當地的環境、氣候不適應,中國軍隊吃了大虧。一時不得不轉進到高山密林之中分散打游擊。有一名年輕的少校,率領著幸存的十幾名士兵要翻過一座綿延數百里的大山,這其中,還包括了少??鄳俚那槿?,一名杰出的軍醫,她是這支小小的隊伍中惟一的年輕女性。
開始幾天,由于隨身帶的食品和水還算充足,大家的體力尚未有大的消耗,他們的行進速度還不慢。雖然每天都在減員,不知名的怪病在傳染,誰染上誰肯定活不過三天。而女軍醫專治這種怪病的藥極為有限,不可能每個人都有份兒。
每失去一位戰友,罩在這支隊伍頭上的陰影就濃厚一層。少校作為大家的主心骨,他從未在部下面前表現出懦弱和悲觀。他把悉心照顧每一位戰友,當做自己的職責。
在情人面前的表現,更令情人感動得熱淚盈盈,自己僅有的一點食品給了情人,自己身上的衣服也披在了情人肩上。情人走不動的時候,少校背著走;情人睡覺時,少校點燒篝火,蹲在她身邊,為情人驅趕蚊、蟲的叮咬……更讓情人欣慰的是,少校一雙威嚴的眼睛,死死護衛著情人。要知在這人跡罕至的深山密林中,一伙人人手中都握有槍的血氣方剛的男人,在一年多沾不上女人的時候,為得到女人的身體而失去理智的事兒,不是沒有可能,而是隨時都可能發生。
隨著一天天進入大山深處,隊伍一天天在減少。來不及掩埋戰友的尸體,他們不得不急忙向前趕去。
威脅他們的,第一是饑餓。食品越來越少了,好幾個戰友都被活活餓死了。少校把自己的一點食品都給了情人,自己忍著難忍的饑餓。大山里能吃的野果不是沒有,可那些從來沒有見過的野果不能吃,吃了這類野果喪命的戰友,尸骨還未寒呢!
第二大威脅是野獸。這個深山密林里的野獸,沒有單個的,也不是三五成群的,而是數十、數百聚集在一起出沒的。它們以深山密林的當然主人自居,早把貿然進入的人當做食物了。從第一天開始,有一大群狼就尾隨在他們身后了。
少校手里的槍攥出了汗,從未放松過。白天狼群還與他們保持一些距離,到了晚上,狼群就緊緊圍著他們。狼的眼睛緊緊盯著每一個人,只有不時鳴槍才能讓其后退,倚仗著群體龐大,這些狼并無逃跑的跡象。
那些倒下去的戰友,一個個都做了狼群的美餐,少校欲哭無淚。
直到有一天,少校發現自己的追隨者僅剩下女軍醫一人時,他感到了死亡的恐懼。
而食品早已經沒有了,不是活活餓死,就是被狼生吞活剝了。不能坐以待斃,少校舉槍打死了一只小狼崽。他與情人飽吃了一頓烤狼肉。
這下惹怒了狼群,那只母狼的悲號就像動員令,憤怒的狼群縮緊了包圍圈,少校仿佛聽到了死神恐怖的腳步。
而他的情人,此時已處于生命的垂危之際,饑餓、勞累、傳染病加上恐怖,她連說話的力氣也沒有了。
不是葬身餓狼之口,就是扔下情人逃走,少校面臨著一生最難的選擇。他的品質和山盟海誓的愛正面臨著最后的考驗。
求生的欲望,最終還是戰勝了一切。少校顫抖的手舉起了槍,不忍最后看一眼情人淚盈盈的眼和伸過來的手,他扳動了槍機,頭也不回地向前跑去。
與別的倒下去的人一樣,少校的情人也逃不脫做狼群美餐的厄運。
但好像有神助。少校的情人不僅未被少校用槍打死,而且也未落入狼群之中,她幸運地得救了。
原來,在少校的身后,也有幾個迷路的潰兵,他們在大山里轉悠了好些天了,仍找不到走出去的路。與少校一樣,他們也餓得受不了,也殺了狼。狼群在圍攻少校和情人的時候,背后也受到了攻擊,開始向兩邊散開了。這樣,當昧著良心,槍殺情人企圖只身逃跑的少校在作惡時,狼群實際上早已不在了??赡苁且粫r慌亂,可能是天意,少校的槍也打偏了。
而他的惡行,被這幾個潰兵看了個一清二楚。他們也曾是少校的部下,過去對少校的崇敬,在那一刻已完全化為烏有。
后來,少校逃出去了,少校的情人和潰兵等到了前來接應的部隊,也都活著。
少校已不能再當少校了,他的情人和潰兵殺了他。
他沒有朋友,連做人的資格也沒有了。
在關鍵時刻,出賣朋友的人,朋友和敵人都不能容他!
而那些出賣老朋友的人,同樣也會出賣新朋友。因為他們看重的不是朋友的情誼,而是自己的利益。當老朋友會帶來好處時,就與老朋友難舍難分,當老朋友不能再帶來好處,而新朋友又要求出賣老朋友換取好處時,他們的選擇總是令老朋友痛心使新朋友失望的。
看到老朋友被無情的出賣,新朋友能不寒心嗎?誰都會變老的,新朋友新的時間畢竟是有限的。
與其等著被出賣,不如早早與之斷交。誰愿養一只惡狼,等著吃自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