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3章 組織架構管理必須致力于系統中正(2)

2004年6月,張學文遇到當年下鄉認識的一個村民,得知恩人楊通順早已去世,楊通順的孫女王婭麗目前與母親相依為命,生活過得極其艱難,剛初中畢業的王婭麗為了減輕家里的負擔,正在找工作。想起楊通順對自己的情誼,張學文再也坐不住了。他和家人商量后,將王婭麗接到自己家里住下,并認王婭麗為女兒,資助她繼續上學讀書。

隨后,張學文將王婭麗安排在南岸龍門浩中學讀高中。2007年,王婭麗考入重慶師范大學深造,專業是經濟信息管理。就這樣,體弱多病的張學文和老伴省吃儉用,供王婭麗上學。

張學文的妻子楊女士說,他們將王婭麗接進家時,部分鄰居對他們收留王婭麗并且送她上學讀書一事十分不解,甚至還有人懷疑王婭麗是張學文當知青時的私生女。張學文說:“好在老伴理解我,沒有她的幫助,我這個‘父親’可能也沒有現在當的這么好。”王婭麗在重慶師范大學四年所需的4萬多元費用,都是張學文提供的。

不僅如此,張學文拄著雙拐,背著一個很大的包,裝著王婭麗的求職簡歷,奔走在重慶各個人才市場。他說,他有生之年最大的心愿,就是給“女兒”找一份好工作。他曾委托熟人幫忙介紹工作,但都沒有回音,他的焦急甚至勝過親生父母。

老農楊通順為保全張學文付出艱辛,張學文也為老農楊通順的唯一傳脈付出了心血。

自己是人,對方也是人。自己要存在,也要給對方留足存在的機會。反過來說,讓對方存在,也就是為自己存在創造機會,保全對方也就是為保全自己創造機會,傷害對方也就是為自己的事業發展挖掘陷阱、設置障礙。所以,企業的組織架構,必須把共同成就事業、成就共同的事業作為基本指導思想。

進入知識經濟時代之后,企業已經成為或逐漸成為由投資人、經營者、管理者、作業者、產品客戶、商務伙伴、國家政府、社會公眾等八個利益關聯主體所共有的公共產品,所以在組織架構中,從組織目標到組織目標達成措施的選擇,都必須避免一益一損的無價值增值和少價值增值的活動存在,保全每一個對方,為每一個利益關聯主體的合理利益的實現作出安排,才能共同成就事業、成就共同的事業。

處處想著保全對方,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也就達成和諧了。要達成組織內部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和諧,強化保全每一個對方的規則制度安排,也就必須成為組織架構的基本要求。

四、共同發展

共同發展強調在保全對方利益的基礎上,實現每一方的自我利益,保證每一方的自我價值的滿足。所謂發展就是個人所企求的價值滿足實現增值和積累。而這又是以事業目標和理想追求的共同一致性為前提的,有了這種共同性,在價值實現上組織成員之間就不再僅僅是沖突和矛盾。一味想侵奪對方利益,把對方當做自己價值實現的工具,這就沒有共同發展了,相互之間的矛盾和沖突也就不可避免了。

《尚書·周書·金滕》記載,周取代商后的第二年,周武王久病不愈,太公、召公建議祈禱,武王的弟弟周公旦認為祈禱會驚動先王,說愿自己代死。周公旦筑壇起誓發咒,告慰先王,以他自己之身代周武王之身服侍先王于地下。周是他們共有的,周公旦代兄赴死,盡管只是一種心愿,但由此可說明他們在意志目標上的一致性。

周武王建立了周王朝以后,過了兩年就病死了。他的兒子姬誦繼承王位,這就是周成王。那時候,周成王才13歲,剛剛建立的周王朝還不穩固,由周公旦輔助成王掌管國家大事。《史記·魯世家》:“(周公旦)一沐三握發,一飯三吐哺,起以待士,猶恐失天下賢人。”意思是說周公旦為獲得天下賢士,共襄國事,洗一次頭,也曾多次把沒有洗完的頭發握著去接待賢士;吃一頓飯,也多次吐出口中食物,擦凈嘴巴后去會晤賢士。為什么周公旦會如此敬業?因為這其中包含有共同發展的深刻道理。所以,有一次,周成王病得厲害,周公旦很焦急,就剪了自己的指甲沉到大河里,對河神祈禱說:“今成王還不懂事,有什么錯都是我的。如果要死,就讓我死吧。”成王果然病好了。成王是他們事業的旗幟,所以只有維護成王才有自己的事業的發展。周公旦攝政七年后,成王一長大成人就歸政于成王,自己回到大臣的位子。周公旦輔佐武王、成王,為周王朝的建立和鞏固作出了重大貢獻。特別是他在受成王冤屈以后,仍忠心耿耿,為周王朝基業穩固嘔心瀝血,直至逝世。

圖1-7系統中正的“十六字”規則周公旦臨終時要求把他葬在成周,以明生死都不離開成王之志。由此可深知他與成王之間的相互依存關系的不可分割。他嚴格約束自己,是他明白,如果他不謀求共同發展,他個人的利益也就無法實現。

任何形式的組織也都是一臺機器。如果這臺機器僅僅服務于所有者的意志目標的達成,而與使用者意志目標的達成相對立,這臺機器也就不免被使用人砸毀。馬克思時代前后,工人破壞機器行為生產的根源就在此。為避免企業的事業被人敵視破壞,在組織架構時就必須把導致這種敵對情緒發生的關系都抹平,用共同發展取代單一的投資人和經營者的價值滿足,讓企業組織這臺機器成為達成所有利益關聯主體價值滿足的工具。也只有這樣,才能使企業組織的每一個成員都像周公旦維護周王朝一樣維護企業組織這臺機器。

五、力量對稱

《史記·殷本紀》記載:“帝太甲既立三年,不明,暴虐,不遵湯法,亂德,于是伊尹放之于桐宮。三年,伊尹攝行政當國,以朝諸侯。帝太甲居桐宮三年,悔過自責,反善,于是伊尹乃迎帝太甲而授之政。帝太甲修德,諸侯咸歸殷,百姓以寧。”講的是商朝初年重臣伊尹的故事。伊尹原名伊摯,尹為官名。《史記·殷本紀》皇甫謐注說:“尹,正也,謂湯使之正天下。”相傳伊尹生于伊水邊,成年后流落到有莘氏,自愿為奴隸,做有莘國君的貼身廚師。湯娶有莘氏的女兒為妃,伊尹又自愿做陪嫁奴隸,得到獻藝于商王湯的機會。他以烹調、五味為引子,分析天下大勢與為政之道。湯對他甚為賞識,免其奴隸身份,任命為右相,成為湯王朝的最高執政大臣。伊尹協助商湯滅夏立下了不朽功勛。商朝建立后,商湯以伊尹為卿士,料理商朝政務。商湯的長子太丁死在商湯之前,商湯死后,由太丁的弟弟外丙、仲壬先后繼任商王。但是,外丙、仲壬繼位不久都撒手人寰。伊尹只好立太丁長子太甲為王。商初連喪三王,政治出現危機。伊尹受商湯重托,深感任重道遠,他把振興商朝的希望寄托在太甲身上。然而太甲為王之初,不修德政,昏暗暴虐,破壞了商湯法制。伊尹十分憂慮,為使太甲成為有所作為的君主,伊尹采取斷然措施,在商湯墓所在地——桐建了一座宮室,稱為“桐宮”,把太甲送入桐宮反省。桐宮地處商湯墓地,氣氛莊嚴肅穆,除了守墓人,尋常一般人不得進入。在這樣的環境里,太甲見到的是祖父的陵墓,想到的是祖父艱苦成就的立國大業,讀的是伊尹專為他寫的教材《伊訓》《肆命》《殂后》。其中,《伊訓》是伊尹對他的告誡,《肆命》是教他怎樣當政,《殂后》是商湯的法律制度。太甲面對祖父之墓,緬懷祖父功業,對照自己的惡跡劣行,日日想,夜夜思,終于意識到自己錯誤的根源和被放逐的原因,覺醒過來了。他一邊讀書,一邊打掃陵墓,日久天長,逐漸變成了另外一個人:行動謹慎、言語謙遜、思想沉穩、勤勞不息。在他閉門思過期間,伊尹代他行政,日理萬機,還不斷地了解太甲的情況并經常抽空來桐宮看望太甲。三年后,太甲已經徹底悔過自新,重新做人。伊尹見放逐太甲的目的已經達到,于是親自到桐宮迎接,恢復太甲王位,自己退居為臣位。太甲二次即位,勤修德政,以身作則,諸侯歸服,百姓安寧。

伊尹之所以能放太甲,并把他造就成一代中興之主,不是廢而自代,不僅僅是伊尹忠于商湯的重托,是德高巍巍的仁人君子,而是因為有王室力量的存在,伊尹也不敢作非分之想。

伊尹是個智者,能看清這種對稱的制衡力量的存在。相反漢劉邦結發妻子呂后專權幾十年,一死朝政大權就又回到劉漢手里,就是這種力量對稱的作用所致。并且這種力量還不是簡單地存在于皇室的經濟和武裝力量上,而且還存在于人心向背上。不能取得人心,即在正統觀念中不能取得認同,也就沒有權力的合法性。而呂后則正是忽視了這一點,所以,呂家僅僅享受了不長時間的榮耀后,除了呂后全都被誅。

據《史記》記載,呂后是漢高祖劉邦的結發妻子,名雉。劉邦稱帝之后,立呂雉為后。平時她遇事總是自作主張,總想參與國家大事,漢高祖對她很不放心。呂后的兒子劉楹卻生性軟弱,他被立為太子,劉邦又擔心他將來做不了大事。在高祖十二年劉邦殺白馬起誓:有再封異姓王者天下共討之,史稱“刑白之盟”,這實際上也有制衡呂后的意思。

劉邦一死,呂后就開始四處活動起來,她偷偷地和她的親信審食其陰謀殺害功臣篡權自立。她對審食其說:“朝廷中的大將,當年和高祖一樣,都是平民百姓,后來對著皇帝稱臣,現在要他們來輔助年輕的皇帝,他們怎么會甘心呢?我看不如把他們一個個除掉,也免得以后生出麻煩。”有人聽到這個消息以后,立即跑去告訴大將酈商。酈商對審食其說:“我聽說皇帝已經死去4天了,你們密不發喪,并計劃殺害功臣,這不是制造天大的危險嗎?陳平和灌嬰帶著10萬兵馬駐守在滎陽,樊噲和周勃率領20萬兵馬在平定燕代。如果他們聽說皇帝已經去世,朝廷又想加害他們,你知道他們聯合起來造反會是什么結果嗎?”審食其把這話轉告呂后,呂后也覺得不能輕舉妄動,才把太子劉盈立為皇帝,這就是漢惠帝。

漢惠帝剛滿17歲,天生軟弱無能,身體又不太好,呂后因此掌握了朝中的大權,同時開始對劉姓的子孫下了毒手了。呂后最恨深受高祖寵愛的戚姬,她讓人剃光戚姬的頭發,用鐵鏈鎖住她的雙腳做苦力進行折磨。接著,又把戚姬的兒子越王如意從封地上召到京城,意欲殺害。漢惠帝知道呂后想要對如意下毒手,他趕緊派人把如意接到皇宮,吃睡在一起,盡自己最大的力量保護他。呂后雖然氣得咬牙切齒,但好幾個月都沒有機會下手。有一天,漢惠帝清早起來出去打獵,如意由于未醒沒起來跟著去。呂后終于找到了可乘之機,派人送去毒酒,害死了如意。漢惠帝打獵回來一看,如意口鼻流血,已經變成一具僵尸。惠帝抱著這位少弟的尸體大哭了一場。如意死后,呂后又讓人砍掉戚夫人的手和腳,挖掉眼珠,弄聾耳朵,又灌了啞藥,放在缸里,把她叫做“人彘”,放在廁所里面。過了幾天,呂后又叫漢惠帝來看“人彘”,惠帝認出這個沒了手腳、又瞎又聾又啞的“人彘”是戚夫人,悲傷得大哭了一場,病了一年多。他在病中對呂后說:“把人折磨成這個樣子,這哪里是人的行為?我作為您的兒子,沒有臉再治理這個國家了。”從此,他天天飲酒作樂,也不再管理國家大事,在他即位的第七年就憂傷而死。

漢惠帝死后,呂后裝模作樣地哭了一場。漢惠帝的張皇后一直沒有生兒子,呂后讓從宮中抱來一個美人生的嬰兒,并把那個美人給殺了。這個嬰兒當了皇帝,歷史上稱為少帝。

呂后奪了朝中大權以后,想封呂家的人為王,首先征求右丞相王陵的意見。王陵是個直臣,當時就直言反對。呂后很不高興,臉上立即掛上一層冷霜。陳平和周勃見她神色有變,兩人偷偷地交換一下眼色,互相微微點頭附和。大臣們順從后,呂后馬上大封呂家。

那個少帝漸漸地長大了,也懂了一點兒人情世故。聽說張皇后不是他的母親,呂后不是他的祖母,他自己生母已被呂后害死,便憤憤不平,并說要報仇。呂后又暗中殺害了少帝,找來一個名叫劉弘的小孩子來做皇帝,也稱少帝。這劉弘連個年號也沒有,呂后不再有什么顧忌,大封侄子侄孫,把劉姓天下全部篡奪了。

可好景不長,僅僅八年,呂后一死,周勃、陳平很快除掉諸呂,政權又回到劉家。人們念她是劉邦的結發,才讓她與漢高祖合葬于長陵。

力量不對稱,就不可能系統中正。劉邦剛離世時,呂后就想篡權自立,一個普通大將的不同意見,她也不得不聽,因為劉邦舊部的力量讓她不敢為所欲為。而到了劉邦舊部的力量已經明顯削弱,不再對她的行為構成制約,她也就敢為所欲為了。作為重臣的右丞相王陵的不同意見也就不能讓她放在眼里了。陳平和周勃等人明白這一點,所以只能暫時附合,以從長遠之計。呂后死后,呂、劉力量的比對發生了變化,所以周勃、陳平又除掉諸呂,歸政于劉漢。

企業謀求的是持續快速發展,所以必須在組織架構時就作出安排,以避免因為力量失衡造成的組織內亂和發展波動。因此,組織架構必須強化制衡力量,保證力量對稱,進而通過制衡作用保證企業發展的持續穩定。很多企業組織在架構上往往忽略了組織內部強勢成員對企業發展的損害作用,沒有在力量對稱上作出安排,聽任強勢成員凌駕于企業組織之上,致使企業發展隨強勢成員的相互侵凌、更替而波動,甚至在這種相互侵凌中分裂崩潰。

主站蜘蛛池模板: 霍林郭勒市| 高阳县| 九江县| 崇义县| 社会| 莆田市| 镇巴县| 车致| 石柱| 隆尧县| 津南区| 财经| 集贤县| 大庆市| 滦南县| 福海县| 石景山区| 新竹县| 大埔区| 连山| 洱源县| 即墨市| 灵丘县| 高碑店市| 马关县| 锡林郭勒盟| 泌阳县| 济阳县| 东城区| 成都市| 仪征市| 靖州| 揭西县| 肃宁县| 陆良县| 红安县| 苏尼特右旗| 浑源县| 重庆市| 牡丹江市| 明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