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基本功二:創建與起步基本功(1)

(第一節)中小企業的法律形式

7.中小企業有哪些形式

要使自己的企業有個好的開端,企業經營者必須掌握經營中小企業有哪些形式,了解中小企業的運作程序。

中小企業的形式主要有四種,即:

1.單一業主,通常完全由一個人出資經營。

2.合伙經營,由二人或多人共同出資經營。

3.有限公司,公司所有權被數名持股人擁有。從理論上說,這些股東公司擁有控制和指導的權力。

4.特許經營,是介于獨立企業家和受雇人之間的一種經營方式。

8.單一業主形式有什么優點和缺點

一、什么是單一業主形式

這種形式是新創中小企業普遍采取的形式,其優點是并不要求非常正式的結構和程序。

作為單一業主,法律對業主本人和他的企業不加區分。企業是業主個人財產的一部分,就像他的汽車和住房一樣。因此,如果經營失敗,債權人不僅可以要求用企業的財產還債,也可以要求業主在《破產法》允許的范圍內用個人財產抵債。

二、單一業主形式的優點

1.容易組建。起步規模可以很小,甚至可以在家里開始做起。

2.你就是老板。可以隨自己的意愿按照個人的方式開展經營。

3.所有利潤都歸你自己。

4.申報所得稅時可以把一些經營支出沖抵收入。

5.不必對外公開任何信息。

6.不同領域的利潤或損失可以互相沖抵

三、單一業主形式的缺點

1.你必須對經營中所有的債務負全部責任。如果破產,債權人有權索取和出售企業財產和業主個人物品以抵債。

2.可能會感到很孤獨。

3.地位低下。

9.合伙經營形式有什么優點和缺點

一、什么是合伙經營形式

合伙經營關系實際上是一種單一業主聯合,通過這種組織方式共同承擔與個人財產相關聯的法律責任。對建立合伙企業幾乎沒有什么限制,但是合伙關系肯定對合伙人能帶來許多好處。建立合伙企業后,幾個人的資源集中在一起,資本更加雄厚;合伙人可以將各自不同的經營技巧帶人企業;個別人不到位或臨時有事并不會影響企業運營營。

二、合伙經營形式的缺點

合伙制有兩個比較嚴重的缺點。

1.如果一個合伙人經營中犯了錯誤,比如簽訂了一份后果極壞的合同,那么,不論你是否同意或了解合同的簽訂,所有的合伙人都必須為此負責。在這種情況下,你的個人財產有可能被拿去抵債,盡管那份錯誤的合同可能與你毫無關系。

2.當你的合伙人因某種原因破產時,他的債主有權取得他在合伙企業中的份額。作為單獨的個人,你沒有為合伙人私人債務負責的義務,但是,短期內贖回他的份額可能導致其他合伙人或他們的企業財務上的困難。

三、合伙經營形式的優點

合伙經營具有三方面的優勢:

1.可以獲得較高的啟動資本(假定合伙人都投入資金)。

2.合伙人之間可以互相增強信心,并能夠分擔責任。

3.合伙人之間形成技能互補,某一合伙者專長于某種技術,另一合伙者具有管理天賦,還有人善于理財,以及提出新思想。

10.有限責任公司有什么優點和缺點

一、什么是有限責任公司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規定,有限責任公司是“股東以其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公司以其全部資產對公司的債務承擔責任”的企業法人。其優勢在于:一方面有限責任公司不公開募集股份,其股金不一定非等分為等額股份,因而在設立條件上要求比較低;另一方面,出資人轉讓股權要受到嚴格限制,出資人之間關系比較密切,一般都要直接參與公司的經營管理。因而克服了股份有限公司股權流動性大、股東對公司經營難以控制、公司內部管理層次多、決策程序長、公司設立程序復雜以及成本高等缺點。

基于以上原因,有限責任公司在我國目前的情況下,也僅限于中小企業。

二、有限責任公司的優點

1.公司成員(董事和股東)的財務責任僅限于所支付的股份成本。

2.有明確規定的管理結構,董事的任命、解雇和退休均有章可循。

3.需要額外資本時,可以通過出售股份的方式籌資。

4.便于接納更多的成員。

5.成員的去世、破產或抽走資本不影響企業的經營。

6.容易安排轉讓企業或企業的一部分。

7.地位高。

三、有限責任公司的缺點

1.需要在公司登記處注冊并備案年度報告和會計報表,而且這些材料必須經過審計。公司的所有細節必須對公眾公開,企業無秘密可言。若不如實報告則要受到懲罰。

2.組建費用可能會比較高。

3.組建時可能需要專業人員的幫助。

4.作為董事,你被看作是公司雇員,因此須按所得稅預先從薪金中扣交所得稅,并以雇員身份和顧主身份交納一類國民保險。

5.由于銀行、金融機構、地主、供應商們在進行業務往來時越來越傾向要求公司董事提供個人擔保,有限責任的優越性不斷地受到削弱。

11.特許經營有什么優點和缺點

一、特許經營及其形式

特許經營是介于獨立企業家和受雇于人之間的一種經營方式。與經營中小企業相比,它既有許多獨立經營的吸引力,同時又避免了一些令人討厭的風險。

其形式有如下幾種:

1.代銷

代銷可以是一種特定的產品,如某一品牌的汽車。有時也稱之為代理。但這兩個概念之間有著根本的區別。代理商是本主的代表。雖然代理商并不受雇于本主,也可以同時為幾種產品或幾個本主擔任代理,但他對第三方的言行產生的義務由本主負責,如同他是本主的雇員一樣。代銷關系下的雙方則在法律上相互獨立,是賣主與買主的關系,代銷商與一般買主的不同之處在于他要保持一定的代銷產品庫存,在商店的布置上對本主產品或服務有所反映。作為回報,本主將授予代銷商一定區域的專售權,給予廣告、促銷甚至人員培訓等方面的支持。

2.制造許可證

制造許可證是針對某一特定產品,在某一特定地區一定時期內的生產。許可證接受方通過交納許可費獲得全部有關的技術機密和產品商標的使用權。

這種關系很有點獨裁的味道,雖然特許授予方和接受方相互獨立,但特許授予方為了保護他或她的產品的聲譽,毫無疑問地要堅持接受方在產品制造和質量控制上執行他的技術要求。

3.使用名人名字

知名人士的名字可以增強產品的吸引力和顧客對產品質量的信任感。

這方面最常見的例子是著名運動員允許將他或她的活動同某些設備相聯和在產品上使用他或她的名字。當然,制造商要支付一定的使用費。

以人名人格化產品促進銷售的主要原因是傳媒界對體育運動的大量宣傳。早在30年代,就有人嘗試過用類似方式開發電影明星名字的價值。人的名字可以成為一種促銷產品的特許物,特別是當產品與該人的活動有某種關系時,例如,李寧牌服裝專賣店。

4.商標。

這里所要挖掘的不是人名,而是被廣泛認可的產品的名稱的商業價值,當然,要經過一定的特許手續并支付使用費。

5.經營方式。

經營方式特許指的是這樣一種關系:一個產品、一種工藝或一項服務的所有者允許本地經營者在一定的時期內以他的名義設立企業。本地經營者(特許接受方)要向母公司(特許授予方)交納一定的初始費,通常情況下在企業經營期間還要連續不斷地交納特許使用費。

特許授予方設計企業經營的方式:商品和所提供服務的內容與性質、商品質量與價格,甚至包括店址、規模以及店內布置等。授予方還向接受方提供培訓及其他后援支持,如會計系統、廣告計劃、人員招聘及選拔咨詢等。

6.特許經營的增長。

特許經營增長,已經成為現代中小企業運作的發展趨勢。這是因為它最能滿足現代商業的需求,就像其他方式曾經滿足當時的需求一樣。

特許經營蓬勃發展的根本原因,是它使擁有自己企業的激勵方法和大企業的管理技術結合在一起。迄今為止,調動人努力工作積極性的最好手段仍然是個人所有制。

特許經營不僅對特許接受方有利,對特許權擁有者也是有利的。例如,特許授予方可以利用他人(特許接受方)的資金獲得迅速的增長。

將特許接受方看成是獨立的經營者是一種奇怪的想法。一般來說,他們并不能按照他們認為最合適的方式經營企業。他們通常受到特許授予方有關政策、標準和程序的限制。特許授予方不鼓勵特許接受方對企業的經營方式進行改進。從特許權擁有者的角度看,最好的特許接受方是那種足夠聰明、能夠理解系統要求并很好地在經營中予以實踐,但又不至于想要對系統進行改進的人。

二、特許經營的優點

1.過市場檢驗的經營方式或產品,而且應該是已經被市場所接受。因此,可以避免許多企業初創階段的問題。

2.公眾熟悉、了解、供應商信賴的名字。

3.特許授予方直接或間接的公共宣傳。例如,產品或服務的廣告,系統內所有店鋪中統一的企業標識及其他形象物的展示等。

4.盡管開辦特許經營店并不比創建自己的企業省錢,但是采用已經受過檢驗的經營方式比個人獨自開辦新店犯嚴重錯誤的可能性要低得多。

5.在開創初期能得到大量指導和幫助。

6.獲得關于生產與管理的培訓。

7.獲得內容包括管理、會計、銷售、庫存控制等方面的標準與程序的經營管理手冊。

8.由特許授予方出面的大批量集中采購可以獲得優惠供貨條件。但有時特許授予方將這些優惠直接作為自己從特許經營中所獲得的收入。

9.特許授予方在改進產品方面的研究與開發。

10.系統內關于運營程序的反饋,特許店之間正式和非正式的交流。

11.現成的店面設計規劃可減低設計費用,如果特許授予方提供了詳細具體的設計,則可完全省掉這筆開支。

12.特許授予方對設備選型、庫存水平控制等方面的建議。如果特許授予方同時也是供應商的話,這些建議可能帶有偏見。

13.店址選擇以及同規劃與開發官員談判時的幫助。

14.有時也許可以利用特許授予方的財務和法律顧問,但不總是如此。

15.在一定地域內的特許權專用保護。

16.易于獲得銀行貸款。

17.特許授予方的知名度有助于選到好店址和租店房時同房產主或代理商的談判。

三、特許經營的缺點

1.經營方式特許實質上是一種企業復制。在產品、服務以及設計方面幾乎沒有發揮獨創性的余地。而且不論經營者的具體需要,特許授予方在設施維護、商店外觀和產品包裝上總是要求統一的高標準。他們通過定期的檢查來保證這些標準的執行。

2.要支付特許使用費(有時也叫管理費)。使用費通常以銷售總額或利潤為基數計算。

3.另一個問題是高銷售量并不一定獲得高利潤。

4.雖然特許接受方的經營活動在很多方面是獨立的,但不能完全自由地出讓自己的企業。出售企業要經過特許授予方批準,后者還有權對準備出讓的店鋪進行檢查而由現有經營者支付費用。

5.領地協議在實踐中很難保證。

6.除了交納使用費外,特許接受方可能還要承諾從授予方那里購買產品和服務,而且很有可能價格不低。

7.特許授予方對接受方實行各種控制和要求以維護其形象,可是相反問題的處理方法卻十分有限。如果特許授予方的產品或服務在公眾中的印象變壞,則肯定會影響接受方的生意,但后者對此卻幾乎毫無辦法。

8.特許授予方的失敗可能給對方留下一個無法單獨經營的爛攤子。

從上述對特許經營的優缺點分析,對于特許接受方來說,通過采納統一的經營方式減少了建立企業過程的其他瑣事,可以使經營者的創業才能集中于關鍵的銷售和顧客服務方面。同一系統中其他特許店經營過程中積累的經驗的反饋,可以使新店的經營者避免新企業建立初期所容易犯的錯誤。

(第二節)中小企業的創業計劃

12.創業計劃的目的是什么

一個全面的創業計劃可以為企業制定決策提供指導。創業計劃使得建立和經營企業中的每一步變得更加現實和有目的性。

在進行各種重大的決策前,企業應該用商業目標評估每種決策選擇可能產生的結果,決定哪種決策可以幫助實現目標。

1.企業將來的債權人會通過參考該企業的創業計劃來確定為貴企業貸款的風險大小。

債權人不會對一份考慮不周詳、對企業建立流程以及成功經營企業缺乏理解的創業規劃書感興趣。在一定程度上,創業計劃書是創業者在資源和個人能力方面的體現。

2.在制定創業計劃的過程中,往往可以發現一些對企業發展不利的信息。

比如說市場對企業計劃生產的商品需求不足或者市場競爭太激烈,競爭對手太強大而難以打倒等。此時,創業者就會開始慎重考慮自己的創意是否可行。因此,制定創業計劃可以改進創業者的商業策略,使創業者避免某些帶有致命性錯誤的商業決策。

3.創業計劃還會為企業的發展制定了目標并且決定如何實現這些目標。

創業計劃可以讓創業者明確建立企業已有的資源和所需的資源。這些資源包括可見的資源,如資金、設備、商品供給和場地。也包括不可見資源,如能力和經驗。在創業計劃中,創業者可以對已有的資源進行評估,從而了解目前仍然缺少什么資源。當明確了哪些資源是自己需要的,便可以制定計劃獲取這些資源來實現企業目標,并且將已有資源用在具體的項目上。

4.創業計劃可以使創業者更清楚地確定風險。

企業所面臨的風險類型很多。一些風險是和企業經營中的各個方面相聯系的。例如,企業所選擇的產品可能難以銷售;企業的競爭對手可能在同一區域內開設了一家更大的商店;難以聘到受過培訓又具備相關知識的員工;商品供給的成本可能太高,使企業不能在消費者愿意支付的價格上賺取利潤。這些都是企業每天將會遇到的風險。創業計劃中對風險的真實評估可以使創業者在不忽視這些現有風險的情況下判斷企業是否能夠成功。

當明確了企業將會面臨的風險,創業者便可以發現企業的優勢和劣勢。對自己企業特征的了解有利于創業者在同一產業內或同一地區內參與競爭。

13.創業計劃書由哪幾部分組成

創業計劃書一般包括四方面的內容:

1.管理綜述

2.創業信息

3.財務信息

4.支持性文件

一、管理綜述

管理綜述是對創業計劃其他部分內容的概括總結。

二、創業信息

創業信息應當包括有關企業的的產品、企業組織結構、顧客、競爭情況、營業場所、企業的管理者和領導人、企業人事安排以及企業內部結構的詳細信息與分析。這一部分描述企業的經營類型以及如何經營企業。創業信息的描述是在詳細地調查企業競爭情況和當前的商業環境后對創業前景所作出的全面描述。

三、財務信息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丰台区| 乌兰察布市| 桐城市| 宁化县| 缙云县| 江都市| 兰考县| 成武县| 台安县| 辽宁省| 莆田市| 嵊州市| 前郭尔| 青铜峡市| 雷波县| 北碚区| 宿迁市| 历史| 房产| 定兴县| 永川市| 杭锦后旗| 时尚| 蓝山县| 牙克石市| 沅陵县| 通道| 桐乡市| 德阳市| 芮城县| 永城市| 积石山| 利辛县| 太白县| 新化县| 安新县| 山阴县| 南汇区| 吉安县| 莱芜市| 阳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