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章 沒錢時如何辦事(7)

如果你很任性,那么你的朋友和同事中就有很多你看不順眼的人。總之,“以惡為仇,以厭為敵”是不行的,久而久之,你會無路可走,自身也會成為眾矢之的。不任性,“不以愛惡喜厭定交往”是一個人特別是一個窮人的處世金律。

所以說,交朋友要保持彈性。所謂彈性,也可以說是對人的一種容納,大部分人交朋友都“彈性不足”,因為他們交朋友有太多的原則,比如:看不順眼的不交,話不投機的不交,有過不愉快的不交……

為人處世有自己的原則,也沒有什么不好,但問題在于原則的彈性。這是所謂的彈性是指沒有不能交的朋友。你看不順眼的人并不一定是小人,甚至他們還有可能是對你有所幫助的人,你若拒絕他們,未免太可惜了。你會說,話不投機又看不順眼還要“應付”他們,這樣做人會太辛苦。是很辛苦,但你就是要有這樣的功夫(除非你想受一輩子窮,或者看破紅塵),并且不會讓他們感覺你是在“應付”他們。要做到這樣,惟有敞開心胸,別無他法。

(1)不是敵人,就是朋友

有些人以“不是朋友,就是敵人”作為個人交往的界限和原則,這樣做會使你的敵人一直增加,朋友卻一直減少,最后讓自己孤立。應該改為“不是敵人,就是朋友”,這樣你的朋友才會越來越多,敵人越來越少!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敵人會變成朋友,朋友也會變成敵人,這是社會上的現實。當朋友因某種緣故而成為你的敵人時,你也不必太憂傷感嘆,因為有一天他有可能再度成為你的朋友!有這樣的認識,才能以平常心來交友。

(2)和小人交往并沒有降低你的人格

或許你會覺得對于那些性格觀點不一致的人,固然不應該以愛惡喜厭來處理同他們的關系;但有些人對于那些品質不太好、行為不太檢點的人時,卻總會這樣想:和他們過不去又有何妨呢?而且,如果和他們交往豈不是降低了自己的人格?

就感情而言,這種人的確很令你憎惡和討厭,但這并不等于一定要和他們過不去,更不應置之于死地而后快,只要他們不是諱疾忌醫、不可救藥的人,你就應當盡量和他們溝通,并滿腔熱情地接近他們、團結他們、感化他們、幫助他們。這并不是降低人格,而恰恰是你具有高尚人格的表現。相反,要是人家一有錯誤和不足,就把人往死里打,往坑里推,這不但暴露了自己人格的低下,而且顯得心胸也太狹窄了。

(3)放下你的身份

身份和地位是交朋友的一大障礙,也是樹立敵人的一個原因。你千萬不要以為自己是博士,就不去理會一個工人。在“交朋友的彈性”這件事上,身份、地位也會使你交不到朋友。

《禮記》中有這樣一句話:“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完美主義”用在與人的交往上實在是不明智之舉,因為每個人都有這樣那樣的缺點,而你一旦盯住這些不放,那無疑就會放大了對方的這些缺點,你自己也變得愛挑剔令對方無法容忍。試想這樣的人你會愿意與他交往嗎?這種彈性不足的人,在我們生活中會經常遇到。因此,要想結交到更多的朋友,就應該多著眼于別人的優點和長處,這樣你也自然會變得寬容許多。許多看似不可交往的人,也有可能成為你的朋友。看看那些在社會上好友多多、到處吃得開的人,都是那些心胸寬廣、隨和豁達的人。

不過,有一點需要說明的是,這里結交的朋友指的是廣義的朋友,因為普通朋友和知己還是要有所分別的,對知己可能要更“挑剔”一些,而且知己畢竟是少數。但知己也是由朋友發展而來的,泛交的朋友多多者,擁有知己的機會也會多于常人,因此無論是想擁有更多的朋友還是知己,都實在少不了掌握交友的彈性。

11、無事也登三寶殿

中國人串門落座之后常愛說這樣一句話:“無事不登三寶殿”,言外之意是有事相求了。其實這正是臺下功夫不到家的一個明顯例子。會處世的人常常無事也登三寶殿,平日里很注意與人保持聯系——哪怕是一個電話也好,讓別人知道,他們在自己心目中占有一席之地,如果非到有事才找人,未免顯得太過功利主義,未免惹人反感,這也是許多窮人之所以貧窮的重要原因。一個很久未與你有聯系的昔日同事,突然打電話請你幫他貸筆巨款,恐怕你感到的不僅僅是為難,還有極大的不快吧?

八小時之外常到同事家做做客以加強聯系和溝通,看來還是非常有必要的。不過也要提醒你一句:要把握一定的分寸,懂得做客的學問。免得落個乘興而去,敗興而歸。

(1)預約與客戶的拜訪要嚴格遵守時間,別忘了“浪費別人的時間等于謀財害命”,預約的拜訪不能準時赴約,要提前打電話通知,即使責任不在自己,也要道歉。

(2)主人向自己介紹新朋友時,一定要站起來,以示謝意,同時一定要在第一次介紹中記住對方的姓名,免得談話里不好稱呼。對一些自己不認識的長輩或領導同志,要主動站起來,先自我介紹,讓對方了解自己。介紹自己要親切有禮,態度要謙虛,不能自我吹噓。

(3)在同事家中做客,受歡迎的人絕不大大咧咧地徑直坐到度上,直到主人說過才能就座;等人時,不要左顧右盼,主人奉茶之后,先擱下來,在談話之間安靜最為禮貌。

(4)在進同事家門之前,要先看鞋上是否帶泥。擦掉之后,先行敲門再走進去。雨具、外衣等要放到主人指定的地方。如果主人較自己年長,那么主人沒坐下,自己不宜先坐下。自己的交通工具如自行車要鎖好,放在不影響通道的地方,如果放的位置不好或忘鎖被盜,不僅自己受損失,也給主人帶來麻煩。

(5)要知道吸煙屬個人嗜好,有人喜歡有人討厭,抽煙時一定要征得主人的同意特別是女主人的同意,因為間接吸煙也危害他人的健康。如果主人家未置煙灰缸,多半是忌煙的。如果掏煙打火,讓主人匆忙替你找煙灰缸,是不尊重人的舉動。

當然,同事應酬中沒有永遠的主人,也沒有永遠的客人,做個懂禮之客固然重要,做個能得體待客的主人也要緊得很。事先得知同事來訪,要提前準備好茶具、煙具。客人進門后,要熱情迎接并請上座。如果客人是從遠道而來,要問問是否用過餐。對一般客人,在飯前只給煙茶就可以了,茶壺可以放在桌子上,對尊敬的客人或領導、長輩、同事,要在另外的屋里把茶倒好送進去,每次倒茶要倒八分滿,宜于客人飲用。

如果是“不速之客”,也要起立相迎。室內來不及清理,應向客人致歉意。不宜當著客人的面趕忙掃地,弄得滿屋灰塵。接待時,要問明來意。比如說:“你今天怎么抽出空來了呢?”對方如答:“有事要麻煩您。”可又不一下子直說出來。就不要立即追問,恐怕是因為還有家中其他人在場,難以啟口。那就不妨改變一下接待方式。

總之,在拜訪朋友時和接待朋友時,都要注意必要的禮貌,只有這樣,你的朋友才能維持得長久,你的關系才能穩固而可靠。

12、不把朋友當拐杖

張超是個很講義氣的小伙子,大學畢業后分在省級機關工作。自打成家有子之后,他越來越有一種負疚感:自己到底是不是那種薄情寡義之人?

他越來越怕接到朋友或家鄉故人的電話或信,內容無非是說“我幾時幾時要到你那兒,請你幫忙買張臥鋪票”、“聯系個著名的醫生”、“陪我逛逛百貨大樓”、“托你帶件什么東西”、“幫我……”諸如此類的事。你要說這些事有多難吧,也確實沒多難,你要說沒多大事吧,可每次總把人折騰得筋疲力盡。更可怕的是朋友到家里來住,地方小倒騰不開,再加上吃喝用拿,自打朋友走后的那幾天,妻子的臉色總是怪怪的,陰晴不定,時不時嘴里冒出一句:“狐朋狗友!”弄得張超左右為難,尷尬萬分。

張超的感覺其實沒有任何錯,錯出在他的朋友身上。在和朋友交往的過程觸動了了交往的幾大誤區:

(1)誤區一:出門靠朋友

人作為主體與周圍客體發生聯系的時候,總會發現有的客體能夠滿足自己的需要,而有的則滿足不了,多數人總是會選擇與前者進行交往。

(2)誤區二:沒有真正為朋友著想

真正的友誼不在于共享歡樂或無微不至的關懷照顧,而在于危機時的關心、指點、理解與支持。

(3)誤區三:濫用他人的友情

關鍵的朋友要留在關鍵的時候再用,不要把他們的善意濫用在無關緊要的事情上,就像遇到危險之前要保持火藥干燥一樣。倘若你迫不及待地讓朋友為你辦事,日后還有什么能讓他為你做呢?能夠幫你的朋友比一切都珍貴,珍貴之物決不應濫用。

友情確實可以成為我們在社會生活中的動力機器,但它畢竟馬力有限,需要不時加油。為了讓它發揮正常的功效,正常運轉,請注意別讓友情超載。

①給別人以愛你的理由。傳統的友情總是抱定一種不講道理的假設:“是朋友就該如何如何”。事實上,任何人都沒有這種必須幫助你的義務,假若你夠朋友,你就不該要求別人如何如何,在友情的邏輯中,上述假定應更改為“只有如何如何,才能夠朋友。”

②計較得失是正常的。一個健康的個體必然充分注重保護自己各方面的權利,他總是希望得到有價值的東西,選擇對自己有價值的交往。許多人常常為功利與情義而糾纏不清,總想把自己真實的動機掩蓋起來,其結果反而是兩敗俱傷,一無所獲。要記住,積極健康的個體并非無私無欲,但能取之有道。

③注意到朋友的另一種付出。都市人的生活就像軍營一樣,上班、下班、吃飯、熄燈都是整齊劃一的。不同的是,這種秩序不是靠紀律而是靠生產和生活方式決定的。你找都市里的朋友幫忙時,或許沒耗費他們的金錢與精力,但卻可能打亂了他正常的生活秩序。為了搞車票,要耽誤工作而且欠人情;為了陪你吃飯,沒能接孩子,妻子不高興……朋友也許不好意思說他的付出與犧牲,但你若將這一切視為當然或應該,時間久了,就不會再有朋友了,因為你的心中只有自己。

④要想友誼天長地久,就要相互理解體諒。無論在哪里,都不能一味地“靠”朋友。拿朋友當拐杖則是貶低朋友,濫用朋友的情義。

在交朋友的過程中,這些誤區猶如“地雷”,沒有碰到它當然平安無事,一旦碰到它,炸響了就會使雙方都受傷。這樣的結果是任何一個人都不愿意看到的。所以說,要想把朋友交好就千萬注意不要去碰這些“地雷”。

13、警惕交際危險期

在交際過程中,隨著時間的推移、交際范圍和相互了解的增加,人們的態度、行為方式和感覺都會有所變化。交際帶來的新鮮的快樂和甜蜜,同樣也會慢慢消逝,代之而來的是個體的差異所引起的矛盾和沖突,潛伏著危險。

我們不妨把交際過程的開始階段稱為交際“蜜月”期,在這期間,大家都有一種新鮮感,希望盡可能多地了解對方,并給對方留下一個好印象,發展雙方的友誼。更有甚者還會“一見鐘情”。交際“蜜月”期的長短與交際中個人的社會成熟度、年齡、文化程度、經歷及性格有關,也與交際對象和交際環境有關。個人和交際對象的年齡越小,文化程度越低、經歷越簡單,那么交際“蜜月”期也會越短。

那么交際危險期有些什么表現可以使人們能夠加以識別呢?首先從交際中的個人來說,就是個人對周圍的環境和人已感到很熟悉了,并已了解和看到環境和個人的一些缺點和不足,不愿再去主動注意與了解環境情況和交際對象的思想要求,開始有一種煩躁不安的感覺。這時,交際中的個人對交際環境和交際對象懷有某種無所謂的批判情緒,甚至想逃避的敵視情緒。不管處于交際的什么時間,只要你有這些表現和感覺,你大概已經處于交際的危險期中了。

其次是交際對象態度的變化。在交際“蜜月”期中,大家對你會有一種友好的關照和信任,有什么話可以不用回避你,工作上尊重你的意見,即使不同意也會耐心地解釋,每天見面總要打個招呼。但過了三四個月或六七個月后則不再這樣,首先是對你的詢問少了,甚至每天見面了也不太樂意打招呼。許多事不再當著你的面商量或交談,而是回避著你。有時你會發現你出去一會兒再返回你上班的地方時發現大家正聚在一起說話,見你來了則忽然停下來,然后慢慢散開。如果出現這種情況那就說明你的交際過程已處于相當危險狀態。在這個階段你可能會從一個或兩個人的口里聽到這樣一類話:你才來不久,在有些地方應該注意一下。或是:大家對你有些事有點看法,說你做得不太好等等提醒告誡之類的話。

再次就是在交際中出現問題、矛盾和沖突。這時你認為有人不喜歡你,并知道是哪些人,同樣你也不大喜歡他們。在言談、工作上別著勁,采取不合作態度,甚至會發生口角和沖突。這是表示處于交際危險期最明顯的特征。

如何度過交際危險期,不外有以下幾點:

第一是泰然處之。既然危險期來了,就讓它來好了,這是一個必須有的過程和階段,大家都一樣。要做到鎮定自若,在這個期間要保持與大家的正常交往,該怎么做就怎么做,不要害怕扭捏。與人交往要熱情,盡可能地幫助他人。

第二是公正待人。對周圍的每一個人都應一視同仁,不能搞感情傾斜。即使看到不同人之間的區別,在態度上也要始終一貫,對上司不要刻意討好,做到不卑不亢。對你愿接受和不愿接受的人不能表現得“愛憎分明”,盡量做到平衡。不能參與原有的派別之爭,要甘于當一個局外人,搞“全方位外交”。

第三是避免沖突。直接對抗和公開沖突對交際中個人的形象損害最大,一定要避免,即使別人找上門來跟你“決斗”,你也要忍辱負重地陪笑臉,并迅速轉身走開。羅斯福曾對手下的人說過:“我很少發火,我從不在敵人布下的陷阱上往下跳。”

第四是埋頭工作。不要向組織或個人提出什么要求,朝著埋頭工作、做出成績來以站穩腳跟。這時你可能會因為交際上的不如意而愿意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完成這些以前你并不太樂意干的工作。有位特別能干的大姐曾經對筆者說過:“越是你不愿做的事,你越是要努力去做,早點做完,你就不用做了,也得到解脫。”同時也不要對他人的工作提出大的或小的意見或建議,專注于你自己的事,有什么好語音不要說出來,而要干出來。

第五是私下交際。在別人不在意、不注意的情況下隨便地談談工作中遇到的一些情況和問題以及工作進展情況。只談工作,時間一般為3~5分鐘,聽完對方的意見,然后說:“人不說我還真不知道,是該這樣,我該去做事了。”然后不動聲色地走開。

當你被大家所接受、欣賞,時常有人叫你的名字說一些無關緊要的事的時候,當你認為自己掌握了一些主動權,交際過程變得自如而快樂時,就說明你已經順利地度過了交際危險期。

三、巧用口

窮人辦事之所以難,主要是因為窮人的物質資源太少,或者套用現在流行的話說,是“硬件”不夠,那就只能從“軟件”上下功夫。不是沒錢嗎,至少還有一張嘴吧,既然有嘴,那就要好好地加以利用,打造一張利口,它將成為你辦事時的攻堅利器。

1、奉承之話不可少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海市| 岳阳市| 兴海县| 益阳市| 黄龙县| 茶陵县| 白银市| 五指山市| 日喀则市| 土默特左旗| 象山县| 中山市| 郓城县| 乳山市| 界首市| 敦化市| 河南省| 来宾市| 长葛市| 红安县| 朝阳区| 独山县| 阳朔县| 永春县| 塔河县| 邮箱| 浑源县| 西青区| 南乐县| 新丰县| 淄博市| 丘北县| 门头沟区| 池州市| 兰考县| 阳朔县| 万宁市| 滨州市| 资阳市| 丰县| 望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