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沒錢時如何辦事(4)
- 窮人好辦事:創富與成功需要掌握的辦事方法
- 涵予
- 5557字
- 2014-11-26 16:37:30
如此看來,構成不會令人厭倦的魅力個性,除了先天的個性優點外,還需努力視自己的特性加以規劃,只有如此,才能更鮮明的展現自己。
在日常生活中遇到意想不到的人或事,往往會帶給人意外之喜。這種情形下,心中常常只有感動二字。所以,為了要讓對方腦海中為自己留下深刻的印象,一些意想不到的行動是很具效果的。
例如,突然想到找一位相識的朋友,可能只是順道拜訪,但足以讓人開心。因為他會覺得你是關心著他的,否則不會想起來去拜訪他,此時自然會對你另眼相看。
人是高級的感情動物,注定要在群體中生活,而組成群體的人又處在各種不同的階層和屬性中,堅持以上幾項原則,就有利于你在社會上建立一個好人緣,只有人緣好,才能有一個好的形象,辦起事兒來才能如魚得水,沒人緣的人在辦事兒時自然會常常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
總之,具有結交意識的人,相比其他人,總是會結交到更多更好的朋友,朋友一多,遇到困難就容易得到別人的支持和幫助。因此,這樣的人其辦事兒能力都較一般人有明顯的優勢。
2、人人都能為我所用
作為在群體中生存的個體,你的朋友圈子一定要不停地構筑,才能讓你朋友越來越多,路越走越寬。要想擁有自己的圈子,就得開展屬于你的“圈地運動”。
有米才能成炊,圈子要靠自己一點點編織才能成型。號稱“臺灣第一報人”的高信韁先生,在創辦《人間副刊》之際,沒有人愿意為其投稿,只能自己“造米下鍋”。但他堅持不懈的是,每天寫20封信,不管認識不認識,不管能否接到回音。堅持的結果是,“米多鍋少”,于是就一再擴大版面,成就了以副刊帶動整個報紙的輝煌。而他自己的圈子也同時成了規模。
你也可以推而廣之,每天發20封電子郵件,不怕陌生、不怕不熟。聯系多了,自然他們就成了你的“圈”中之人了。
圈子不能一成不變,像蓋好的樓房,要想第二期、第三期的開發。在打造關系網的過程中,已經認識的人很重要。你目前的聯絡網是編織你未來關系網的原料。他們都有自己的熟人,而他們所熟識的人又有自己的熟人??偸菐讖埨夏樝鄬Γ倪€來得新鮮?現在,上面提到的高先生雖然說現在已無暇每天寫20封信,但他依然規定自己每天至少給新老朋友打5個電話,所以他的圈子還在不斷地擴大。你的圈中人不可能只認識你一個,不妨互通有無,帶著各自的朋友擴大聯盟。這樣交叉著,你的圈子就很容易擴張,你的獲得就永遠新鮮。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這個“分”當然有其特定的標準和要求。但當這個標準或要求太具有功利性時,圈子有時就會變成了阻礙人邁出腳步的套子。這時,圈子便不知不覺變成了圈套。別讓圈套套住你的最好辦法,就是擁有幾個不同的圈子。怎樣做此“運動”呢?涉獵廣泛一些,展示自己不同的側面,就很容易擁有不同的圈子。
每個人都有一個相對熟悉的交際圈,或以地域為標志,如鄰里之間、單位范圍內等;或以人群為界限,如同性之間、同事之間、同齡之間、同學之間等。在這個熟悉的交際圈中你可以揮灑自如、游刃有余,堪稱交際高手。但一旦走出這個熟悉的交際圈,你還能達到這樣的境界嗎?有許多人一反常態,變得十分蹩腳、別扭,為此而深受困惑和苦惱。人的一生要辦形形色色的事,要想各種事情都辦得順利,需要你不斷擴大交際面,越來越多地要求你迎著陌生,學會與圈外的諸色人等打交道。
(1)開放心態
交際圈外總不如圈中那么熟悉、隨意,總會讓你感到陌生、僵硬、別扭。當交往把你推到交際圈外時,你應打破怯懦畏縮心理,以積極開放的心態面對一切,這樣你就能放松自己,展現出熱情揮灑的風貌,讓人認同、欣賞、接受。例如,小陳在原單位時交際得體,很有人緣。后來他被抽調到市文明委。進入新的交際圈,小陳卻笨拙起來,顯得特別別扭、窘迫。幸好有人給小陳及時傳經送寶;進行心理放松,讓臉上綻放笑意,主動向別人示好。那意思就是開放心態,不封閉自我,主動熱情地面對全新的交際局面。小陳聽了這些話,茅塞頓開,之后的一切隨即都變得有章法了。
(2)有效接觸
交際圈外與圈內具有很大的差異,不像圈內有更多的相同點和一致性。這就要求你善于尋找彼此的接觸點,比如工作上相通一致的地方、共同的愛好追求、性格上的一致、觀點上的相近等。觀察細致一點,如衣服品牌相同、知道了同一見聞、認識同一熟人等,都可作為交際的接觸點。有了接觸點,便形成有一定內涵的合適的交往關系。一位夏老師帶領學生到某單位見習,起初她找不到與圈外人交往的感覺,說出的話文縐縐、酸溜溜的,一舉一動都顯得與企業員工格格不入。后來她注意到這些人都很注意企業形象和產品廣告等問題,而她恰好在此方面也是內行。于是她便以此為內容與他們談企業公關,談廣告設計,談宣傳報道。這樣她與員工有了共同話題,水到渠成地有了更深入更廣泛的交往,與新的交際圈融為了一體。
(3)隨行就市
新的交際圈有新的特點、新的要求,介入其中你必須調整固有的交往習慣和方式,適應它,這樣才會為新的交際圈所接納。而且對對方獨特的交際方式,即使不適應,也不能采取冷淡、抵觸的態度,要包容一切,取悅對方。油漆工小杜專做私房裝修活兒,一干就是十年。雖然年紀輕輕,卻算是個老油漆工了。他的活兒如源頭活水,讓他應接不暇。人們奇怪他的活為什么如此之多。小杜卻說:“其實手藝是一部分,交往是另一部分。與東家關系處融洽了,就會對你感到滿意?!比藗儐柦煌脑E竅,小杜說:“做變色龍?!毙《诺脑捠钦{侃的口吻,但道出了事實??梢哉f與小杜打交道的東家形形色色,但他都能適應對方,接納對方,絕不以一個油漆工的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去衡量人、對待人。比如對一位領導,他注重言行的嚴謹、簡約、禮貌。而同一位演員交往時,他表現得活潑、熱情、隨意,有時還說幾句俏皮話。對對方一些獨特的,在他一時看來不可理喻的言行,他總是表現出濃厚的興趣。正是這種“隨行就市”的交際方式,讓小杜處處得人緣,處處如魚得水。
(4)保持本色
問題往往是辯證的兩個方面:一方面你應調整自己,適應對方,另一方面你又不能喪失自我,毫無個性。從根本上說,你無論面對的是怎樣一個交際圈,是高品位的,還是低俗的,是充滿權力色彩的,還是平凡普通的,適應是你的技巧,本色卻要一以貫之。只有保持本色,你才會顯示出特有的交際魅力。某市委宣傳部新聞科長老魏是一位專職攝影記者,長期以來在他身上形成了一種行政干部、記者、文人相雜糅的個性和氣質。他的工作決定著他同各種不同類型的人打交道。與他的同行相比,他的口碑最好,更受歡迎和尊重。原因何在呢?除去他很會“合群”以外,就是同時保持了自己本色。你瞧:他那裝束,隨意而一副記者模樣;還有那說話、辦事的方式,都顯示出自己的獨特氣質,折射出特有的風采。其實適應并不是遷就、依附,保持本色,就是立定自我,這才能形成特有的魅力,在交際中取得主動地位。
(5)探索規律
交際無論圈內圈外都有其自身規律,懂得并遵循這些規律,你的交際就顯得得體、適宜。反之就難免無所適從,左右碰壁。有時這些規律復雜而微妙,這就要求你因情求實,在具體情況下探索和體會特殊交往規律。比如與領導交往一般要注重保持距離原則。而有些領導是個性比較隨意的人,或者在某種情況下,某個時段內,領導心情好,容易接納人,你就要見機改變方式以便獲得好感。劉君有一個朋友小喬,這方面就做得很好。就拿與女性交往來說吧,像喬這樣的男青年多半是見了女青年不是笨手笨腳,就是冒冒失失;不是讓女青年失望,就是讓她們厭煩。小喬卻總結出與女青年交往的“套套”來;陪她們聊天,女人最愛聊天,尤其是她們感興趣的話題,一聊沒個完。營造與她們交往的浪漫氣氛,女青年們愛幻想,好憧憬,來些浪漫情調,她們自會陶醉、迷戀。另外要守住與女青年交往的禁區,注意交往的分寸,別讓她們懷疑你有非分之心。當然小喬也是因人而異、區別對待的。對爽直的,他顯得更坦誠;對那些不愛交往的,他點到為止;對對他持歡迎態度的,他樂此不疲。由于小喬牢牢地把握了與異性交往的規律并能因情求變,所以他不僅能在與同性交往中揮灑自如,而且能在與異性交往中騰挪自如。
(6)不畏挫折
要維護和擴大“關系網”,不可心急。聯絡真正的“人尖兒”,一次不行就再來一次,并不斷地總結經驗。如果是盲目地向前沖,只會使人離你越來越遠。你的積極進取在別人眼里可能是“不擇手段”、“沒頭沒腦”的。最糟的情形,還可能是使你想親近的人紛紛躲避。要建立真正的關系,并不能像“攻城掠地”一般,可持續發展的“關系”,應該是長久而穩固的。正如一位企業辦人士所說的:“我從不相信在三分鐘內就能稱兄道弟的朋友。如果要啟用一個人來做重要的事,我一定要找一個信得過的人?!?
對一個新的交際空間,自然會伴隨著更多的挫折和失敗。這是對你的考驗,你是畏縮不前、一蹶不振呢,還是毫不動搖、繼續再來呢?既然挫折自然而然,你對待挫折也就該見怪不怪了。關鍵是從中汲取教訓,總結經驗,化作動力。一位老師,在教研上頗有成就。本來許多人都想結交他,但他與所有的人都格格不入,獨來獨往,特別孤立、窘迫。據說在他的小交際圈中,他卻能說會道,左右逢源。為什么出現這種截然不同的情況呢?當然是他不善于與圈外人交往。其實,他也很想與圈外人交往,也曾努力過,但自從碰了幾次壁后,便封閉了自己,以致弄到現在這副模樣。另外一個張老師本來也是一個一到交際圈外就張皇失措的人。但他面對一次又一次的挫折,從不氣餒,以培養在交際圈外的交際能力。時隔數年,在一家教育報舉辦的論文評比頒獎會上,張老師與與會的領導、師長以及編輯、專家、社會名界人士談笑風生,應付自如,讓人不禁感嘆其能做學問,又善交際。張老師能有今天的情形,該是在多少摔打中才鍛煉出來的。
3、善于打開突破口
常言道:“人情賣給熟面孔?!苯o不給面子往往關系到你和對方是否熟悉以及熟悉程度。因此,找陌生人辦事時拉關系、套近乎,光是厚臉皮不行,必須講究方法,講究步驟。
俗話說,造房先造門。只要能打開突破口,與對方拉上關系,并且毫不放松,接二連三地貼上去,日久天長,雙方的關系就有點兒扯不清了,就密切了,求對方辦事自然就不好推辭了。人們總結出了一套技巧:
(1)自然接近對方的身體
當人們在百貨公司買襯衫或者領帶時,女店員總是會說:“我替你量一下尺寸吧!”每當這時,顧客都會在心中喝道:“嗯!這種方法真不錯,我上當了?!边@是因為對方要替你量尺寸時,她的身體勢必會接近過來,有時還接近到只有情侶之間才可能有的極近距離,使得被接近者的心中激起一種類似談戀愛的興奮感。
每個人對自己身體四周的地方,都會有一種勢力范圍之內的感覺,而這種勢力范圍,通常只能允許親近之人接近。相反,允許別人進入你的身體四周,就會有種已經承認和對方有親近關系的錯覺,這一點對任何人來說都是相同的。
某雜志刊登過這么一則標題,就是《手放在你肩膀,我們已是情侶》。的確,本來一對陌生的男女,只要能把手放在對方的肩膀上,心理的距離就會一下子縮短,有時瞬間就成為情侶的關系。推銷員就常用這種方法,他們經常一邊談話,一邊很自然地移動位置,挨到顧客身邊。
(2)初次見面打消對方的緊張感
每個人都有同感,就是和初次見面的人對面談話,真是一件不好受的事。這是因為兩人的視線極易相遇,而導致兩人之間的緊張感增加。一位富豪曾經談起,如果有他不愿意借給錢的人向他借錢,他就會和那個人面對面交談。因為這樣談話會使對方緊張而不敢亂開口,即使借了也不敢不還,而與之相反借錢不還的人,都是坐在旁邊位置不與你正面相對談話的人。
與人交談時坐在旁邊的位置,自然就會輕松下來,這是因為不必一直意識到對方的視線,而只在必要時看他的視線即可。坐在對方旁邊的位置與之交談,對親近感的增加很有幫助。因此,和初次見面的對方要增加親近感時,最好避免和他面對面的交談,而應盡量坐在他旁邊的位置,才能令對方的視線有轉移的地方,同時因為不會產生緊張感,所以能很快地建立親近感。
(3)見面時間長不如見面次數多
對一名成功的推銷員來說,經常到主顧家中去,被認為是和主顧熟悉的要訣之一;尤其是以“我到附近辦事,順便來看看你”這種說法,更能抓住主顧的心。這種親近方法,在心理學方面被認為和學習一樣。一般對學習的看法,認為集中學習不如分散學習來得有效。
譬如我們要用12個小時學習,那么一天用功2小時,而連續一個禮拜,比一口氣熬夜念12個小時更加有效。到駕駛員訓練班學習駕車,一天的練習時間也都有一定的限制,絕不會讓你超出時間,也就是利用這種分散學習的效果。
在人際關系方面,使對方產生親近感,也就是給予對方好印象的基本條件。而要滿足這項條件,利用這種“分散效果”,可以說是給對方強烈印象的最好方法了。
一般而言,整夜在一起喝酒的朋友,和有長時間交往的朋友相比,乍看之下好象前者的人際關系較穩固,但實際上,這種關系如不加以持續,那么兩者之間的交情就會越來越淺,這一點是顯而易見的。譬如有人問你:“你和某人的關系如何?”而你回答:“我見過一次他的面”和“偶爾會見面”,那么給人的印象就不同了,而和“常見”這個回答更不同了。道理顯而易見,見面的次數和兩人之間的親近度是成正比的。
4、結交比自己優秀的人
作為一個窮人,在辦事過程中,不應該過分依賴已有的舊友,而要不斷地建立新的人際關系和高級的人際關系。所謂高級的人際關系,說得簡單一點就是和比你優秀的人結交。為了建立高層次的人際關系,為辦事提供更多的方便,就有必要把自己置身于高檔次的場所中。
“感謝周圍的人對我的幫助”,這是多數成功人士常常掛在嘴邊的話。交往中是否有人緣,很大程度上左右著個人的發展。所以每個人都應從年輕時代起建立良好的高層次的人際關系。
辦事時,舊的人際關系固然重要,但也不可一味地依賴舊友。辦的事情不同,交往的人也不同,甚至可以說你每次辦事時都有可能要和新的陌生的人打交道,在這過程中,結交新的人際關系是非常必要的。同時通過新的人際關系擴大自己的交際圈,擴大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