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我們要接受所有的自己,不要因為失去了某種能力或才華,而放棄了自己。看重自己的優點,改進自己的缺點,如果,你是天生就失去某種能力或肢體上有所障礙,我想,上天一定還會為你打開另一扇窗。
四、是誰在影響你
本節要點:
(一)從本質上來講,我們受到別人的影響與干涉,是因為對方具有一定的威懾力!
(二)有時太尊重別人的意見,反而使我們失去應有的目標和快樂。所謂實踐出真知,任何時候我們應該相信的都應該是事實,而不是別人的意見。
有一次,學生們向蘇格拉底請教怎樣才能相信自己。
蘇格拉底讓大家坐下來。他用手拿著一個蘋果,慢慢地從每個同學的座位旁邊走過,一邊走一邊說:“請同學們集中精力,注意嗅空氣中的氣味。”
然后,他回到講臺上,把蘋果舉起來左右晃了晃,問:“有哪位同學聞到蘋果的味兒了嗎?”
有一位學生舉手站起來回答說:“我聞到了,是香味兒!”
蘇格拉底又問:“還有哪位同學聞到了?”
學生們你望望我,我看看你,都不作聲。
蘇格拉底再次走下講臺,舉著蘋果,慢慢地從每一個學生的座位旁邊走過,邊走邊叮囑:“請同學們務必集中精力,仔細嗅一嗅空氣中的氣味。”
回到講臺上后,他又問:“大家聞到蘋果的氣味了嗎?”
這次,絕大多數學生都舉起了手。
稍停,蘇格拉底第三次走到學生中間,讓每位學生都嗅一嗅蘋果。回到講臺后,他再次提問:“同學們,大家聞到蘋果的味兒了嗎?”
他的話音剛落,除一位學生外,其他學生都舉起了手。
那位沒舉手的學生左右看了看,慌忙也舉起了手。
蘇格拉底也笑了:“大家聞到了什么味兒?”
學生們異口同聲地回答:“香味兒!”
蘇格拉底臉上的笑容不見了,他舉起蘋果緩緩地說:“非常遺憾,這是一只假蘋果,什么味兒也沒有。”
看到這個故事,所有的人都會笑,因為它太荒謬了。可是在生活中,我們也不同程度地扮演著學生的角色。從本質上來講,我們受到別人的影響與干涉,是因為對方具有一定的威懾力!在生活中,有很多形象不時在威懾著我們。
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按照已有的思維定式去看這個世界,殊不知很多時候,世俗的眼光未必是正確的。
打從瑪麗嫁到這座農場來的時候,那塊石頭就已經在這里了。石頭的位置剛好位于后院的屋角,而且是一塊形狀怪異、顏色灰暗的怪石。它的直徑大約一米,從屋角的草地里凸出將近兩厘米。如果不小心的話,隨時都有可能被它絆倒。
有一次,當瑪麗使用割草機清除后院的雜草時,不小心碰到了石頭,割草機高速運轉的刀片就這樣被碰斷了。因為常常造成不便,瑪麗就對丈夫說:“能不能想個辦法,把這塊石頭挖走呢?”
“不可能挖起來的。”丈夫這么回答,瑪麗的公公也表示同意。
“這塊石頭埋得很深。”公公對瑪麗說,“從我小時候,這塊石頭就在這里了,從來沒有人嘗試把它挖起來。”
石頭就這樣繼續留在后院里。年復一年,瑪麗的孩子們出生,然后成家,接著是瑪麗的公公去世,到最后,瑪麗的丈夫也去世了。
在丈夫的葬禮過后,瑪麗開始打起精神清理房子,這個時候她看見了那塊石頭,因為它的關系,周圍的草坪始終無法生長良好。
于是瑪麗拿出了鐵鏟和手推車,準備花上一整天的時間挖走這塊石頭。沒想到才過了十幾分鐘,石頭就已經開始松動,而且一會兒工夫就被瑪麗給挖出來了。
原來,這塊石頭只不過埋了幾十厘米深而已,于是,那塊原本每一代都認定沒辦法移動的石頭,就這樣簡單地被移走了。
如果瑪麗沒有親自動手去做,關于這塊石頭困難的“神話”,或許也就這么繼續流傳下去了。
有時太尊重別人的意見,反而使我們失去應有的目標和快樂。所謂實踐出真知,任何時候我們應該相信的都應該是事實,而不是別人的意見。
五、給自己做主
本節要點:
(一)把自己快樂與否寄托于外物本來就已經是一種悲哀,由于這種寄托而被別人奴役,則更是一種愚不可及的做法。
(二)很多時候,我們習慣于把自己的感情和情緒寄托在某件事物上,于是往往會受到這件事物的影響。
在浩淼的太平洋上,有一座小島叫雅普島,島上有許多潔白如玉的石頭。
二戰期間,德國人為了奴役當地人,用大把的馬克來收買頭人,頭人卻嗤之以鼻。后來一打聽,原來在雅普島居民的心中,只有那些石頭才代表金錢,代表財富。
于是,狡猾的德國人派人把雪白的石頭都刷上小黑十字,雅普人頓感財富喪失,一貧如洗,德國人后來把小黑十字洗掉,雅普人立刻為財富的失而復得而歡呼雀躍,并出于感激幫助德國人筑路。
把自己快樂與否寄托于外物本來就已經是一種悲哀,由于這種寄托而被別人奴役,則更是一種愚不可及的做法。在生活中追求別人所表現出的快樂,和那些雅普人一樣,是和自己過不去。
很多時候,我們習慣于把自己的感情和情緒寄托在某件事物上,于是往往會受到這件事物的影響。
有一位著名的心理學家曾經做過這樣一個試驗,他把幾個志愿者帶到一間黑暗的房子里。在他的引導下,志愿者們很快就穿過了這間伸手不見五指的神秘房間。
接著,心理學家打開房間里的一盞燈,在這昏黃如燭的燈光下,志愿者們才看清楚房間的布置,不禁嚇出了一身冷汗。原來,這間房子的地面就是一個很深很大的水池,池子里蠕動著各種毒蛇。就在這蛇池的上方,搭著一座很窄的木橋,他們剛才就是從這座木橋上走過來的。
心理學家看著他們,問:“現在你們還愿意再次走過這座橋嗎?”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時間冷了場。
過了片刻,有3個志愿者猶猶豫豫地站了出來。其中一個志愿者一上去,就異常小心地挪動著雙腳,速度比第一次慢了好多倍;另一個志愿者戰戰兢兢地踩在小木橋上,身子不由自主地顫抖著,才走到一半,就挺不住了;第三個志愿者干脆彎下身來,慢慢地趴在小橋上爬了過去。
這時,心理學家又打開了房內另外幾盞燈,強烈的燈光一下子把整個房間照耀得如同白晝。志愿者們揉揉眼睛再仔細看,才發現在小木橋的下方裝著一道安全網,只是因為網線的顏色極暗淡,他們剛才都沒有看出來。心理學家大聲地問:“你們當中還有誰愿意現在就通過這座小橋?”
志愿者們沒有出聲,心理學家問道:“你們為什么不愿意呢?”志愿者心有余悸地反問:“這張安全網的質量可靠嗎?”
心理學家笑了:“我可以解答你們的疑問了,這座橋本來不難走,可是環境對你們造成了心理威懾,于是,你們就失去了平靜的心態,亂了方寸,慌了手腳。”
在生活中,我們不斷地與外界的人和物接觸,別人不斷給我們各種各樣的信息,而所有信息,就像上面的試驗中的蛇和網子一樣,對我們的心情以及決策產生不同的影響。
如果我們太容易受到別人語言和信息的干擾,心隨境轉,而不愿意自己做主,我們也會成為被人嘲笑的雅普人。
六、調整生命的寬度
本節要點:
(一)一個人若有一點嫉妒心,本屬正常,它或許還是自己前進的動力,奮發的源泉。可這種情緒猶如野草,稍一放縱便蔓生滋長,遍布整個心靈,同時也給自己的生活蒙上了一層陰影。
(二)我們遇到懷疑的事,不宜過早下結論,要客觀、理智地去分析,才能夠了解真相。
(三)當我們把花送給別人時,首先聞到花香的是我們自己;當我們抓起泥巴拋向別人時,首先弄臟的是自己的手。因此,我們要時時懷著善意的心,用實力擊垮比自己強的人。
在我們周圍,總有一些人有著比我們更漂亮的容顏、更優秀的才華、更豐富的財產,或者更高的官職權力。對此,我們無法做到無動于衷。我們的反應大約有三種:其一是羨慕。欣賞別人的這種優勢,贊美它、夸耀它;其二是奮起直追。別人的優勢激發我們的創造力,驅使我們通過自身的努力去獲取成功;其三是憤怒與怨恨。面對別人的優勢,心理失去平衡,非破壞別人不足以讓自己的心靈寧靜,這種反應即為嫉妒。
嫉妒實在是一把雙刃劍,傷人亦害己。一個人若有一點嫉妒心,本屬正常,它或許還是自己前進的動力,奮發的源泉。可這種情緒猶如野草,稍一放縱便蔓生滋長,遍布整個心靈,同時也給自己的生活蒙上了一層陰影。
很多時候,我們需要給自己的生命留一點空隙,就像兩輛車之間的安全距離——一點緩沖的余地,可以隨時調整自己。
如果你手中有一副牌,這牌不論好壞你都要把它打完。人也是這樣,但唯一不同的是人生可以改變,而牌不行。還有,如果你打牌時輸了,你可以草草結束;生命不可以,輸了一次,就要悔恨終生的,重新來過就只有等待虛實未卜的來生了。
有一對夫妻心胸很狹窄,總愛為一點小事爭吵不休。有一天,妻子做了幾樣好菜,想到如果再來點酒助興就更好了。于是她就拿瓢到酒缸里去取酒。
妻子探頭朝缸里一看,瞧見了酒中倒映著的自己的影子。她以為是丈夫對自己不忠,把女人帶回家來藏在缸里,就大聲喊起來:“喂,你這個死鬼,竟然敢瞞著我偷偷把女人藏在缸里面。如今看你還有什么話說?”
丈夫聽了糊里糊涂的,趕緊跑過來往缸里瞧,他一見是個男人,也不由分說地罵起來:“你這個壞婆娘,明明是你領了別的男人回家,暗地里把他藏在酒缸里面,反而誣陷我!”
“好哇,你還有理了!”妻子又探頭往缸里看,見還是先前的那個女人,以為是丈夫故意戲弄她,不由勃然大怒,指著丈夫說:“你以為我是什么人,任憑你哄騙的嗎?你,你太對不起我了……”妻子越罵越氣,舉起手中的水瓢就向丈夫扔過去。丈夫側身一閃躲開了,見妻子不僅無理取鬧還打自己,也不甘示弱,于是還了妻子一個耳光。這下可不得了了,兩人打成一團,又扯又咬,簡直鬧得不可開交。
最后鬧到了官府,官老爺聽完夫妻二人的話,心里頓時明白了大半,就吩咐手下把缸打破。一錘下去,只見那些酒汩汩地流了出來。不一會兒,一缸酒流光了,缸里也沒看見半個男人或女人的影子。夫妻二人這才明白他們嫉妒的只不過是自己的影子而已,心中很是羞慚,于是就互相道歉,重又和好如初了。
我們遇到懷疑的事,不宜過早下結論,要客觀、理智地去分析,才能夠了解真相。尤其在生氣的時候,不能像故事中的這對夫妻見到自己的影子,不能冷靜地思考分析,反被嫉妒心沖昏了頭腦而傷了和氣。
這一生我們可以一直生活在嫉妒別人的陰影里,我們也可以轉身面向陽光。
當我們把花送給別人時,首先聞到花香的是我們自己;當我們抓起泥巴拋向別人時,首先弄臟的是自己的手。因此,我們要時時懷著善意的心,用實力擊垮比自己強的人。
我們不能決定生命長度,但我們可以擴展它的寬度;我們不能改變自己的容貌,但我們可以時時展現笑容;我不能控制他人,但我們能掌握自己;我們不能預知明天,但我們能利用今天。
在生活中我們要讓自己豁達一點,因為這樣才能俯視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