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6章 明英宗——“俘虜”皇帝朱祁鎮(4)

恢復宣宗廢后胡氏名號據當時人王锜著作《寓圃雜記》記載,在明英宗朱祁鎮在位的最后一年,朱祁鎮才從皇后錢氏口中知道自己本是宮人之子,但由于年長日久,他已無法知道生母的身世和下落,只好把自己的感情寄托在被廢的胡皇后身上,為她重修陵寢,一切按照皇后的規制辦理。錢皇后為什么要替與自己毫不相干的廢后胡氏說話?原來,作為明英宗朱祁鎮的皇后,錢氏并沒有生過皇子,而當時周貴妃卻有一子,即后來的明憲宗朱見深。這種情形跟當年胡皇后無子、孫貴妃有子的情形極其相似。也許正是由于這一情形,使得錢氏深為同情胡皇后吧。不過,錢皇后很幸運,并沒有因無子而被廢。

釋放建庶人建庶人是建文帝次子朱文圭。明惠帝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明成祖朱棣攻入南京之后,建文帝及其長子朱文奎不知所終,次子朱文圭則被成祖朱棣幽禁起來,稱為“建庶人”。到明英宗天順年間,建庶人已經在長期的幽禁歲月中從兩歲幼童長為50多歲的老翁了。大概由于也曾經歷過長期被囚的生活,明英宗朱祁鎮突然有一天想起了這位遠房叔叔,動了惻隱之心。明英宗朱祁鎮跟李賢說不忍心再囚禁建庶人,李賢對此大加贊賞。于是明英宗朱祁鎮不顧左右近侍的反對,派人給建庶人修建了房屋,任其自由出入,并供應生活。說起來,明英宗朱祁鎮的皇位是他曾祖從建庶人那邊搶過來的,在當時曾遭到天下人的質疑或反對。明英宗朱祁鎮身邊的人擔心放出建庶人會出變故,明英宗朱祁鎮倒很有氣度,說:“有天命者,任自為之。”據說,釋放建庶人一事在當時曾遭到很多人的質疑或反對,但卻受到百官和百姓們的真心贊嘆,也算是給50多年前的糾紛做了一份補卷。

廢除殉葬制度明朝自明太祖朱元璋起,帝王一直有殉葬制度。老朱皇帝死時有46個妃子陪死;明成祖朱棣死后有16妃和數百宮女生殉;連明仁宗朱高熾也有5妃生殉;明宣宗朱瞻基有10妃殉葬。明英宗朱祁鎮也許是小時候曾經見過妃子殉葬的慘狀,深為同情,覺得這樣做很殘酷,臨終前遺詔停止殉葬。此后,明代各帝都遵從這個遺詔,不再以宮妃殉葬。

明英宗朱祁鎮所做的這幾件事,被史家贊為“盛德之事,可法后世”。《明史》稱明英宗朱祁鎮在位期間,“無甚稗政(壞政策)”。可是,明英宗朱祁鎮并不能遏制大明帝國日益走向危機的趨勢。

明英宗天順八年(公元1464年)正月,明英宗朱祁鎮病逝于文華殿,享年38歲,走完了他復雜曲折而又傳奇的人生之路。

身后謎團

朱祁鎮生母之謎

明英宗朱祁鎮,宣宗皇帝朱瞻基的長子,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明英宗朱祁鎮生于明宣宗宣德二年(公元1427年)十一月十一日,其父朱瞻基結婚10年沒有子嗣,對這個姍姍來遲的兒子自然十分疼愛。明宣宗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二月初三給他賜名朱祁鎮,同時又賜璽書,寄予厚望。三天后,出生僅僅兩個多月的朱祁鎮又被冊立為皇太子,成為明朝歷史上年紀最小的皇儲。

命運似乎格外垂青朱祁鎮,在父親朱瞻基駕崩后,年僅9歲的朱祁鎮順利登上了萬人矚目的皇位,開始君臨天下。看起來,明英宗朱祁鎮的人生似乎真的很幸運。但是,明英宗朱祁鎮幼年喪父,不能不說是人生一大不幸。這些對明英宗朱祁鎮來說也許算不了什么,真正不幸的是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竟然連自己的身世都沒能搞清楚,因為明英宗朱祁鎮始終不知道誰是自己真正的生身母親。

關于明英宗朱祁鎮的生身母親是誰,史學家們向來存在著不同的說法。有人認為是明英宗朱祁鎮父親朱瞻基的貴妃孫氏(即孝恭皇后)所生。據《明書》和《明實錄》中記載,孫貴妃“宣德二年十一月,生英宗皇帝”。孫貴妃,永城縣(今河南永城)人,主簿孫忠女。十歲時,經彭城伯夫人、朱瞻基母親張太后向成祖朱棣推薦,選入內宮撫養。明成祖永樂十五年(公元1417年),冊封為皇太孫嬪。明宣宗朱瞻基即位后,冊立孫氏為貴妃。明英宗朱祁鎮的出生并被立為太子,成為孫氏爭奪皇后之位的最重要的砝碼。后來張太后和諸大臣同意明宣宗朱瞻基廢掉胡皇后,冊立孫貴妃為皇后,應是母以子貴。

也有人認為明英宗朱祁鎮是宮女所生。據《明史稿》記載,孫氏“無子,陰取宮人子為己子”,“于是眷寵日重”。查繼佐的《罪惟錄》和《明史》也贊同這種說法:孫貴妃“寵冠后宮,宮人有子,貴妃子之”。

更有甚者,有人認為,明英宗朱祁鎮的親生母親既不是孫貴妃,也不是宮女,恐怕另有他人。《明史·孝恭皇后傳》就記載說:“英宗生母,人卒無知之者。”

據記載,明英宗朱祁鎮是在他在位的最后一年才從皇后錢氏口中知道自己本是宮人之子,但年長日久,他已無法知道生母的身世和下落(按錢后的說法,英宗生母“死于非命”,從孫貴妃跟胡皇后爭寵得逞并進而逼死胡氏的情況來看,這是很可能的),只好把一腔同情寄予被廢的胡皇后身上,為她重修陵寢,一切按照皇后的規制辦理。

不管明英宗朱祁鎮是孫氏所生還是宮女或他人所生,對他父親明宣宗朱瞻基來說,只要是自己的骨肉,所謂“龍脈”即可。由此可以看出,明英宗朱祁鎮的身世方面有很大的悲劇性,預示著他的一生也可能跌宕起伏,歷盡人世間的滄桑。

與世界同步

睜眼看世界

1436年,朝鮮以鉛活字排印《通鑒綱目》,為世界最早的鉛活字印刷書籍。

1436年,法蘭西收復巴黎。1453年法蘭西擊敗英格蘭,英格蘭失去了在法蘭西的全部領土,英格蘭國王亨利六世放棄法蘭西王位,百年戰爭結束。

1438年,金帳前國王烏魯黑馬哈麻割據今天俄羅斯歐洲部分中部之喀山,建立喀山王國。

1438年,法蘭西頒布了《布魯日國本詔書》,宣稱宗教會議的權力高于羅馬教皇,并使法蘭西都會對羅馬教廷保持自主。

1438年,奧地利大公阿爾布萊特五世兼任德意志國王,史稱阿爾布萊特二世。自此,奧地利大公長期兼任德意志國王。

1439年,德意志頒布了《美因茲國本詔書》,宣布剝奪羅馬教廷的部分權力,并將德意志教會置于德意志國王和各諸侯的控制之下。

1440年,普魯士地區的貴族市鎮組成普魯士聯盟。

1440年,波蘭國王弗拉迪斯拉夫三世兼稱匈牙利國王,又稱烏拉茲洛一世,建立匈牙利。此后,弗拉迪斯三世長期居于匈牙利,由波蘭大貴族主理波蘭政事。其后,波蘭形成了由貴族專權的等級君主制。

1440年,阿賈人首領阿霍魯夫·阿賈在今貝寧南部建立阿拉達王國。

1441年,葡萄牙殖民者開始進行黑奴貿易,其他西方殖民國家隨即也開始開展了黑奴貿易。

1441年,烏斯馬爾聯合馬雅人諸城邦攻滅馬雅藩,自此馬雅人諸城邦陷入混戰,馬雅人勢力減退。

1443年,羅馬教廷發動東歐多國組織反奧斯曼十字軍,由波蘭國王弗拉迪斯拉夫三世兼匈牙利國王烏拉茲洛一世統率,進攻奧斯曼。次年,十字軍與奧斯曼訂立《阿得里雅堡停戰協議》,規定塞爾維亞得以收復失土。

1444年,阿爾巴尼亞人首領斯坎德貝格聯合各地方王公,組成阿爾巴尼亞王公聯盟,又稱爾萊什聯盟,反抗奧斯曼。

1444年,弗拉迪斯拉夫三世違約進攻奧斯曼,在瓦爾納戰役中為奧斯曼軍隊擊斃,波蘭內亂,匈牙利雅蓋隆王朝滅亡。同年,奧地利大公拉迪斯拉斯兼任匈牙利國王,史上稱之為拉茲洛五世,匈雅提任攝政。

1446年,瓦西里二世率軍進軍莫斯科,驅逐了尤里,奪回大公之位。

1448年,波斯尼亞轄區下的胡姆地區統治者武克契奇割據胡姆,自立為公爵,建立了胡姆公國,俗稱的黑塞哥維那么國,黑塞哥維那一名即由公爵一詞而來。

1462年,瓦西里二世去世,其他伊萬三即位。伊萬三世繼承父親遺志,即位伊始,就一舉吞并了牙羅斯拉夫公國。

公元1462年,德國法蘭克福出現一年一度的定期書市,成為當時歐洲書籍交易中心。

十五世紀晚期,英法中央集權國家形成,圈地運動開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汾西县| 威海市| 册亨县| 浦县| 彰武县| 广丰县| 安吉县| 治县。| 延川县| 西安市| 塘沽区| 吕梁市| 永昌县| 浪卡子县| 滦南县| 玛纳斯县| 新绛县| 文登市| 托克托县| 临漳县| 清涧县| 洛川县| 佳木斯市| 宁城县| 福贡县| 长丰县| 旬阳县| 扶余县| 夏河县| 宁明县| 博客| 油尖旺区| 衡阳市| 昭苏县| 莲花县| 佛坪县| 旬邑县| 辽宁省| 铜鼓县| 井研县| 吉木萨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