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游泳哲學
- 經商從做人開始:華人首富李嘉誠的生意哲學與處世技巧
- 德川編著
- 1032字
- 2014-11-22 12:00:38
如果我要到達對岸,我要確信我的能力不是僅可劃到對岸,而是肯定有能力劃回來。
——李嘉誠
在談到企業的商業競爭時,李嘉誠說:“作為一個龐大企業集團的領導人,你一定要在企業內部打下一個堅定的基礎。未攻之前,一定先要守,每一個政策的實施之前都必須做到這一點;當我著手進攻的時候,我要確信,有超過百分之一百的能力。換句話說,即使本來有一百的力量足以成事,但我要儲足二百的力量才去攻,而不是隨便去賭一賭。
為了繼續說明這個道理,李嘉誠舉了一個“游泳”的例子。
“這個道理就像游泳一樣簡單。我的泳術很普通,劃船也很普通。如果我要到達對岸,我要確信我的能力不是僅可劃到對岸,而是肯定有能力劃回來。等于我游泳去對面沙灘,我不會想著游到對面沙灘休息,我要預備自己游到對面沙灘,立即再游回來也有余力,我才開始游過去。在事先,我會常常訓練自己,例如記錄鐘點和里數,充分了解自己才去做。”
為了保證絕對的把握成功,李嘉誠通常會做出十分細致的安排。
李嘉誠這樣形容自己的管理哲學:
“中國古老的生意人有句話‘未購先想賣’,這就是我的想法。當我購入一件東西,會作最壞的打算,這是我在99%的交易前的事情,只有1%的時間,是想會賺多少錢。
“因為這時候來說,多大的實力也是假的。作個比喻,你的風帆高揚,而風帆幾倍于正常比例時,即使那艘船不算太小,當風向不定的時候,隨時可以覆舟。”
李嘉誠這種“游泳哲學”同樣也可以用在地產和股市上。李嘉誠在回答記者請教其房地產的經營心得時說:“我不會因為今日樓市好景,立刻買下很多地皮,從一購一賣之間牟取利潤。我會看全局,例如供樓的情況,市民的收入和支出,以至世界經濟前景,因為香港經濟會受到世界各地的影響,也受國內政治氣候的影響。所以在決定一件大事之前,我很審慎,會跟一切有關的人士商量,但到我決定一個方針之后,就不再變更。”
“我會貫徹一個決定,我在差不多999%的工程上做到這一點。譬如以過去數以百計的地盤而論,更改的情況可以說是絕無僅有。我不會今日想建寫字樓,明日想建酒店,后天又想改為住宅發展,因為我在考慮的期間,已經著手仔細研究過,一旦決定了,就按計劃發展,除非有很特別的情況發生。我知道香港有的人把幾萬尺一個地盤可以計劃更改幾次,十幾年后才完成,有些人喜歡這樣做,但我負擔不起。”
“所以我凡事必有充分的準備然后才去做。一向以來,做生意處理事情都是如此。例如天文臺說天氣很好,但我常常會問自己,如5分鐘后宣布十號臺風警報我會怎樣。在香港做生意,亦要保持這種心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