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識人高手
最新章節
- 第40章 樹立明確的目標,激發團隊驅動力
- 第39章 以退為進才能步步為營
- 第38章 化解危機三原則:真誠 負責 快速
- 第37章 對癥下藥,化解團隊內部矛盾
- 第36章 防備小人之心不可無
- 第35章 《運籌帷幄,立于不敗之地》:提防競爭優勢效應,互補互利才能共贏
第1章 前言
孫中山曾說:“人既盡其才,則百事俱舉;百事舉矣,則富強不足謀也?!?
春秋時期,齊桓公摒棄前嫌,拜管仲為國相,進而修內攘外,坐上了春秋時代諸侯霸主的寶座。
秦始皇憑一封《諫逐客書》,慧眼識李斯,先提拔其為廷尉,后升任其為丞相,授之以舉國行政大權,掀起變革之風云,最終建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國家——秦王朝。
秦末漢初,劉邦起于微末,胸懷天下,用張良之謀,借蕭何之才,憑韓信之兵,破關入秦,爭于楚河漢界,定鼎中原,開創大漢帝國。
縱觀歷史,但凡成就一番大事業的人,除了擁有超群的能力之外,更重要的因素就是他們還擁有眾多“千里馬”,他們則是善于駕馭“千里馬”的“伯樂”。
反過來,有“千里馬”在側卻視而不見的人,往往最后都難有所成就。
凡此種種,無不說明知人善任的重要性。
“知人”和“善任”是領導者必備的素質。五代時期的王定保在《唐摭言·四兇》中說:“才者璞也,識者工也。良璞授于賤工,器之陋也;偉才任于鄙識,行之缺也?!?
一個人有再大的本事,如果沒有人賞識,就像是丟在亂石中的玉一樣只能被埋沒。
“知人”,考驗的不僅是領導者的眼光,更依賴于領導者的眼力。眼光注重的是皮相,眼力則需要看透皮相,發現一個人的內在品質。
“善任”,有三個層面的意思。一是善于發掘他身上的優勢;二是善于把他的優勢用在合適的地方;三是善于把握他的心理,讓他的行為在自己的掌控中。
只有懂得“知人”,再配合“善任”,才能建立一種頂層的人才辨識和管理體系,更好地為自己賦能,為團隊賦能。
“知人”和“善任”并非領導者才需要的品質。除了職場,日常人際社交也需要練就一雙慧眼,這樣才能知人知面知心。君子坦蕩蕩,但小人長戚戚,防人之心不可無。
本書總共分為六章,借助心理學分析如何識人、如何交人、如何用人。第一章介紹了如何先識人;第二章通過行為心理學講解了如何洞悉人的品性;第三章剖析了心理防御機制與馭人之術;第四章闡明了用人貴在真心和誠意;第五章講解了知人善任要因勢利導;第六章介紹了如何運籌帷幄,以及帶領團隊所需要的大智慧。
每個人都是一個龐大的關系網的中心,只要利用好這個關系網,就能為自己帶來源源不斷的資源和利益。本書將帶領大家建立強大、有效且穩定的人際關系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