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緊逼的織田大軍,把長島守軍驅趕到了,大鳥居砦、篠橋砦、屋長島砦、中江砦和長島城這5處城砦。
信長隨即開始調整軍事部署,并對家臣下發書狀:
此等長島之賊,罪無可饒恕。縱使乞降,也必為權宜之計。務必斬盡殺絕,不得走脫一人。
……
在塙直政麾下的信介,和他一起被調配到信長的庶兄織田信廣的備隊,受命進駐小木江城。
此城處于篠橋砦以北,與其隔水相望。
信長本隊在長島城東的五明砦列陣。
柴田勝家與稻葉一鐵受命于今島布陣,以圍困長島城西的大鳥居砦。
其余三砦也各分重兵,重重圍困。
各軍部署完成之后,信長立即命令,猛攻大鳥居砦與篠橋砦。
其中,大鳥居砦由柴田勝家與稻葉一鐵負責。篠橋砦由信長親自指揮,與北部的信廣一起合擊。
接到進攻的指令之后,信介卻沒迎來想象中,慘烈的攻城戰。
雖然占據優勢,信長卻沒有依靠人數的優勢進行攻城,而是調集大鐵炮進行轟擊。
城砦的柵欄和塔樓被轟擊得木屑橫飛。使得守軍完全不敢露面。
在這連綿不絕的轟擊之下。不出數日,兩地守軍就紛紛請降,卻被信長予以無情的拒絕。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信介作為輪番出陣的護衛部隊,只是為了預防篠橋砦守軍有可能的突襲。
百無聊賴得做了幾天鐵炮部隊保鏢的信介,終于等來了戰局的變化。
八月二日,乞降被拒的大鳥居砦守軍,在火器無法使用的暴雨時,趁機向外突圍。
但是沒能成功,反而被柴田勝家率軍擊潰。至此,大鳥居砦城落。
信長隨即下令,割下陣亡守軍的耳鼻,裝船送往長島城。
十天后的八月十二日,被圍兩個多月的篠橋砦也提出投降。并表示愿為織田前驅,進攻長島城。
但依然遭到了信長的拒絕。無奈得選擇棄城而逃的篠橋砦守軍,被信長驅趕進長島城。
至此,本愿寺軍的糧道完全被信長所切斷,敗亡只是時間問題。
……
出陣兩個多月,卻寸功未立的信介。急匆匆的回到了飯盛山城。
因為此時,三好康長與武田勝賴的舉兵消息一起傳來。
高屋城的三好康長想進軍京都的話,就必須通過飯盛山城。
回到居城的信介,看到的就是一幅緊張備戰的繁忙景象。
回廊之上,搬運東西的仆婦們在來回穿梭。
來到庭院,一眼就能看見,手持薙刀,居中指揮的雪子。扎著馬尾,頭戴護額的身姿柔弱卻堅強。
“辛苦了。我回來了,一切平安。安太郎怎么樣了?”
順著雪子所指的方向望去,一名侍女安靜在回廊上,搖著吊籃。仆婦們路過此地時都刻意放緩腳步。
五個多月的安太郎已經長得白白胖胖的了。熟眠中的嘴角能看到晶瑩的口水。
似乎是感受到了信介的注視,安太郎突然睜開眼睛。
黑溜溜的眼珠瞄到靠近的信介,隨即大哭起來。
剛剛伸出雙手,想要抱起孩子的信介,被雪子一把推開。
“你先把盔甲脫了,嚇到孩子了。”
……
“父親去哪了,我怎么沒看到?”信介在城中,只看見了叔父信政在指揮城防布置。
“父親大人,最近時常訪友。數日不歸也屬正常。”
……
在緊張的備戰中,武田勝賴進軍的消息先傳到。
九月七日,武田軍逼近德川家康的居城,濱松。兩軍隔著天龍川相對峙。
做好守城準備的信介,最后沒等來信長支援家康的征召令,卻直接等到了信長的大軍。
九月中旬,信長直接進駐若江城。征召了佐久間信盛,細川藤孝,明智光秀,塙直政,筒井順慶,森長可等一眾家臣。
而此時進軍的三好康與上本愿寺的軍隊共兩萬余人,目標直指京都。
九月十八日,雙方在飯盛山城下對峙。有著守城職責的信介,只能站在天守閣上眺望。
“叔父,父親大人未歸?”
這些天一直呆在天守閣的信介,回憶了一下,似乎好久沒有見到信教了。
“我也不知他現在何處,不過離城時是與山乘大師一起。”
城下對峙的局面,忽然間起了變化。
向前進攻的本愿寺軍落入了突然出現的一條壕溝,隨后被反身突襲的織田軍殺得大潰。
通過高舉的馬印辯識出,一馬當先追擊殘敵的是佐久間信盛。
織田家其余的備隊也陸續整軍,向南追擊了下去。
全程作壁上觀的信介,懷著即欣慰又遺憾的心情走下天守。
……
織田軍向南一路追擊到高屋城。然而此時天色已晚,無法夜視的織田軍,沒能趁著混亂直落高屋城。
只是在周邊農田放火之后,向北退去。
回軍途中順道攻陷了萱振城。
此城處于石山本愿寺東南方向,向東不遠就是大和國的信貴山。
十九日拂曉時分,織田軍發起進攻。細川藤孝先登破門,信長為此發出感狀。
感狀是一種記錄戰功的獎狀。雖然只是一張紙,似乎毫無作用。但是在這個以武立身的戰國時代,從主公那里獲取感狀是有效提升個人聲望的手段。
然而今年到此,信介一張也沒獲得。此時已界秋收,難以動兵,看來只能明年努力了。
……
秋收過后,傳來了長島的消息。
九月二十五日,被信長切斷糧道一個多月的長島,此時已被圍長達三個月。
長島城守軍乞求投降,信長假意接受,要求一向宗門徒全部退城。
經過四天的商議,長島城守軍放下武器,全部投降。準備乘坐織田家所準備的船只,離開長島。
中途,被信長事前埋伏好的,鐵炮及弓箭混編的射擊部隊所攻擊。
包括愿證寺,年僅十一歲的第五代法主顯忍在內,眾多門徒皆被射殺。
少數逃到對岸的信徒也被事前布置好的伏兵殺死。
屠殺行為激怒了已經乘船逃脫的信徒。有八百人赤手空拳的返回,沖入了織田信忠的陣地,使用搶到的武器進行白刃戰。
在混亂之中,織田信長的叔父信次,庶兄信廣,弟弟信成,秀成,一門信直,信昌共六名親族戰死。
倒是十九歲的大將,織田信忠逃得性命。
織田軍此戰傷亡千余,還被剩余的三百多人殺出血路,從多藝山和北伊勢方向逃回石山本愿寺。
一個月后的十月二十九日,給信長造成了大麻煩的長島守軍,走到了末路。
斷糧兩個多月的守軍,已經對織田軍的進攻毫無反應。
信長用木柵欄封鎖了最后的兩座城砦,屋長島砦與中江砦。隨后放起大火,把城砦連同守軍一起燒掉。
最后焚毀了七十多年歷史的愿證寺。
這次長島之戰,被信長燒死的凈土真宗信徒足有兩萬。
歷時四年,三次攻伐,信長終于完成了對愿證寺血腥的復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