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 10評論第1章 1.開局劇本怎么這樣?
你別管他是怎么穿越的,反正他就是穿越了,而且身份還很了不得——織田信長的大外甥。
什么?要和織田家聯姻很難,得是淺井長政那樣的家室?不存在的,你以為織田信長是什么高門名門嗎?
織田信長出身于織田彈正忠家,這個家族是織田家的分支之一,也就是旁系。被認為是織田家嫡系的織田信安成為尾張八郡的守護代(實際控制四郡),后人稱其為織田伊勢守家。另外一家以織田信友為主,支持尾張守護斯波家,管理著尾張南部的四郡,后人稱其為織田大和守家。這兩個織田家的主要勢力彼此敵視,一直延續到織田信長時代。
織田信長出身的織田彈正忠家就是織田大和守家的家臣,換言之,信長這一脈是分家的旁系,同時還有家臣的身份。如果非要說出生很高貴,明顯不可能,但好歹算是武士家族,身份還是高于平民。
而織田信長的父親織田信秀有很多妻妾,所以子女眾多,光是歷史上有記錄的女兒就有11個,其中最知名的就是阿市。幾乎每個穿越到日本戰國時代的穿越者都想和阿市有交集。
我們故事的主角——櫻木銀次郎信久的母親就是織田家一個不知名的女兒——阿詩夫人的小兒子,銀次郎還有一個哥哥,名叫櫻木金太郎信永。
他們哥倆名字中的“信”字,不用問,肯定就是從爺爺織田信秀那里拜領的。
櫻木家原本是尾張春日井郡的國人眾,織田信秀為了拉攏櫻木家,就把女兒阿詩嫁給了櫻木家當主櫻木本長的兒子櫻木元尾,也就是櫻木信久的父親,如今的櫻田城城主。櫻木家的知行共有2400貫,按照織田家軍役賬的記錄,這點貫高需要在織田信長出征的時候,派出至少60個足輕參加戰斗。
那織田信秀為什么要拉攏櫻木家呢?因為櫻木家名義上知行是2400貫,但是櫻田城外有一大片櫻花樹林,每到櫻花盛開的季節都能吸引許多游人前來賞櫻花。有些生意頭腦的商人和小販就來這里做生意,逐漸形成了一個頗具規模的城下町。當然了,在櫻木家的眼皮子底下做生意,自然要交稅。因此,這個城下町每年能為櫻木家貢獻差不多2000多貫的收入。這樣算來,櫻木家的實際知行就是4400貫,不算小了。
但是,櫻木家就這么大點的知行,不存在分家的可能,所以只能是哥哥櫻木信永繼承家督,而弟弟櫻木信久就需要另謀出路。
所以,母親阿詩夫人就帶著小兒子櫻木信久去小牧山城拜謁自己的哥哥,也就是信久的舅舅——織田信長,打算給自己的小兒子謀個差事。
“終于要見到那個傳說中的織田信長舅舅了嗎?”現在還只有16歲的櫻木信久騎在一匹矮馬上,由家仆五吉牽著,跟在阿詩夫人的牛車后面。
“信長大人可是打敗并擊殺了東海第一弓今川義元的武將啊!”五吉只是家仆,連姓氏都沒有。
信久這時候想的是:我穿越來那是要弭平亂世做天下第一能吏的,什么兵農分離、樂座樂市、刀狩令、三段擊之類的,還不是信手拈來?到時候,這個舅舅還不得對我刮目相看?給我個幾十萬石的知行跟玩兒似的,誰看得上櫻田城那點東西。
信久向四圍望去,好一派田園風光,剛收割過的稻田里水已經被放盡了,準備地干以后處理水稻根莖并種植越冬小麥,田地里到處是撅著屁股忙碌的農民。
等到了小牧山城下,小牧山城的城下町攏共三里多點。和小田原那種城下町就長五里多,跑馬都要好一會兒的大町鎮根本沒法比的。但是,這已經讓櫻木家那些土鱉們不斷地發出“哦……哦”的驚嘆聲了。
“這就是小牧山城嗎?”五吉一副鄉下人進城的模樣,其實尾張國在那些京畿的大名們看來,就是個鄉下地方。而櫻田城所在地方又是尾張的鄉下,所以五吉就是鄉下人中的鄉下人。
這倒也不奇怪,話說櫻木家的櫻田城雖然也叫城,但是其實就是一個大一點的地主莊園而已,和小牧山城這樣正兒八經的城根本沒法比。
阿詩夫人關照信久,說道:“銀次郎,等一下見到舅舅,不要失禮。”
“嗨,母親,我知道了。”信久點了點頭
****
“你就是銀次郎嗎?”和想象中的大差不差,織田信長的形象雖然和光榮游戲里有些差距,但是至少有八分像,一張不怒自威,還帶著點邪痞的樣子。
“櫻木銀次郎信久,拜見舅舅!”銀次郎按照阿詩夫人教過,自己又反復練習過的動作向舅舅織田信長行禮。
織田信長說道:“好像比去年長高了不少,人也結實多了。”
阿詩夫人每年都會帶著兩個兒子回娘家,所以織田信長才會對自己的兩個外甥印象比較深。
“兄長,銀次郎已經元服了,你是知道的,櫻木家那點知行……所以我希望銀次郎能來小牧山城奉公。”阿詩夫人很直接的對信長說。簡單來說,就是你這個舅舅給你這個大外甥安排一個崗位,領一份工資。
織田信長到也不推脫,問道,“銀次郎,你擅長什么?槍術?劍術?弓術?還是……”
織田信長多少知道一點櫻木家的事,因為信久沒資格繼承家業,而且自己的妹夫家也沒什么出彩的人才或者家學,對信久的教育一直不怎么上心。所以信久除了會一點粗淺的太刀劍術和射箭基本功之外,也沒什么其他說得上的技能。
但是信久卻有些不知道自己的斤兩,仗著自己是穿越者,就說道:“我擅長內政,我有三條計策,可以讓織田家迅速壯大,幫助舅舅實現天下布武的理想。”
“你在說什么?”織田信長有些意外,不過他似乎對“天下布武”這四個字很有共鳴。
“首先是樂座樂市政策。”銀次郎像背書一樣說道:“想要一個地方的商業發達,除了交通便利之外,還有很多的因素,比如當地的治安,商業環境等等,在這個時代,商業活動基本被座商們把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