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得好!”
作為同父同母的兄弟,朱高熾當場就發聲,來支持自家手足。
“這古人禁酒,還有一個原因是因為不讓糧食浪費。”
“若是人人飲酒,就會有大量糧食被用來釀酒,要是做飯災荒,看白銀就會沒有吃的。”
“這樣子,就會因為天災引發人禍。”
“只是我大明如今風調雨順,區區一點釀酒的糧食,我大明到也無需多慮!”
朱高熾這是在幫著他二弟說話,還是說出了古人禁酒的又一個根本原因。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
“直到今時今日,方知古人誠不欺我!”
就連一旁的徐增壽,都是給朱高煦和朱高熾兩兄弟的一番高談闊論喝彩。
當然,徐增壽這是借著夸獎他們兩兄弟的由頭,來讓酒席得以繼續進行下去。
“如此,同飲!”
徐輝祖還能說什么,他只能端起了面前的酒杯。
徐輝祖不是不愛飲酒,恰恰相反,徐輝祖很愛飲酒。
他先前之所以不想飲酒,只不過是不想和朱高煦這個紈绔子弟,在一張桌子上飲酒。
朱高煦過往的斑斑劣跡,徐輝祖一直都是深惡痛絕。
只不過如今在場眾人都已經端起了酒杯,而且朱高煦又一直用低姿態表示自己認錯愿改。
要是徐輝祖再端著架子,多少就有點不近人情了。
“如此飲酒,當真無趣。”
“不如,我們行酒令以助酒興。”
經過先前一番關于飲酒的引經據典和長篇大論,朱高煦覺得整個人已經得到了升華。
我喝的是酒嗎?
我喝的是文化!
酒桌文化,古來今往都是一樣。
喝高興,才能好辦事!
而且朱高煦今天,是打算要把徐輝祖給徹底灌醉。
如果不找點能夠給徐輝祖灌酒的方法,那么朱高煦三兄弟就不能完成預定的目標。
“怎么個行酒令?”
今天的徐增壽,是來化解他侄兒朱高煦和他大哥徐輝祖之間矛盾的。
作為勸酒人,徐增壽解瞬間就表現出極大的興趣。
因為只有這樣,才可以維持酒局順利進行下去,才能夠化干戈為玉帛。
“吟詩作對,那是窮酸文人們玩的把戲。”
“舅父一家乃是將門之后,我父王又是常年鎮守國門。”
“如此一來,我們自然是要金戈鐵馬的。”
“不如,我們來下棋。”
“棋者,布局于九天之上,殺伐在方寸之間,謀略于腹胸之中。”
“侄兒認為,下棋時候的排兵布陣、前謀后斷,倒也頗為暗合兵家的攻守之道。”
朱高煦說出了他關于行酒令的方法。
朱高煦其人,生得高大威猛,平日里也喜歡騎射技藝。
他把下棋說成和兵家之道相通,也是無可厚非,也是符合他喜愛舞刀弄槍的性格。
“二弟,你這話不妥!”
“你似乎對于文人有所偏見,如此不該!”
作為大哥的朱高熾,對于他二弟朱高煦的言論,表現得頗為不滿。
究其原因,不過是胖胖的朱高熾從小接受的就是正統儒家教育。
對于文人,朱高熾有著一種天然的親近。
“大哥,我倒是認為二哥說得不錯!”
一直沒怎么開口的老三朱高燧,這個時候跳了出來。
“我等都是皇親國戚,以后也都是要執掌國家權柄的。我們身份尊貴,非是那些文人能夠與之比肩的。”
“我朝文人想要進入仕途,基本只有科舉一條路可以走。”
“文人若是想要官袍加身,需要從千軍萬馬中殺出來,而能夠殺出來的不過只是文人中的千百分之一。”
“我等入仕,手到擒來。”
“文人做官,難如登天。”
“兩相比較之下,“窮酸”二字也沒有言過其實!”
朱高燧和他二哥很像,都是不怎么喜好讀書,都是沉迷于舞刀弄槍。
朱高燧,一直就是把自己定位成武夫。
很明顯,朱高燧是和他二哥一伙的。
“對于文人,還是要尊重的。”
“畢竟,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不過有些迂腐文人,倒也配得上窮酸二字。”
心向朱高煦三兄弟的徐增壽,這個時候不得已出來行勸說之言。
讓徐增壽不能理解的是,朱高煦三兄弟如今身陷重圍,他們怎么還有心思互掐?
只不過徐增壽沒有去細想,他現在只顧著讓今天酒宴得以往下進行。
“我看這以棋為酒令,頗為可行!”
“如今北元已然遠遁大漠,朝廷用兵之處不多。”
“我等就算想要像父輩那樣馳騁沙場,也是沒有多少機會得以實現。”
“今日,我等不如就以棋子為兵將,以棋盤為山河,好好的在方寸之間廝殺上幾番!”
徐增壽經過一番和稀泥后,連忙把話題給回到了飲酒上來。
“罷了!”
“反正明日我不當值,也不用去到五軍都督府點名。”
“今晚,我也就陪著你們一起喝個痛快!”
徐輝祖,總算是松口了。
不過對于自己四弟說的,朝廷現在用兵地方不多,徐輝祖卻是不敢茍同。
如今建文帝,已經接連裁撤了內地五位藩王。
接下來,恐怕建文帝就是要對那些擁兵邊塞的叔王們動手了。
這些擁兵自重的叔王們,不但手上有兵有將,而且很大程度上還擁有統兵作戰的經驗。
要是建文帝逼急了,恐怕他們大不了來個魚死網破。
真要到了那個時候,徐家兄弟只怕是也不能夠置身事外,他們只能穿戴盔甲的上陣殺敵。
不過有朱高煦三兄弟在場,徐輝祖也沒有把自己的心思給透露出來。
在吩咐下人后,棋盤很快被抬了上來。
黑白兩色的玉子,也隨同棋缽一起被端入了餐廳之中。
“兩位舅父,侄兒前幾日新學了一種下棋之法,不如我們今夜就一起下這新棋?”
朱高煦也不等徐輝祖和徐增壽回答,他自顧自的接著往下說。
“這新棋之法,和傳統圍棋不同,乃是以五子成線定勝負。”
“所謂五子成線,就是同色棋子無論是橫、豎、歪、斜,只要五子連成一線,便是贏了。”
朱高煦說的新棋,就是后世流行的五子棋。
在朱高煦看來,自己以前可是經常在網上下五子棋,若論棋藝恐怕在場無人能敵。
“女媧造人,伏羲做棋。”
“《增山海經》中記載,休輿之山有石焉,名曰帝臺之棋,五色而文狀鶉卵。”
“由此可見,這五子棋古人就曾經下過。”
“下棋,不僅能提升執棋者的智慧,更是有助于修身養性。”
“五子棋,講求短、平、快,又不至于像圍棋那么耗時耗力,著實可以老少皆宜。”
為了引徐輝祖入局,朱高煦又是一番解釋。
“這下棋之道,還暗合兵法。”
徐家兄弟本是將門之后,為了讓徐祖輝喝酒,朱高煦把下棋和兵法給強行拉上了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