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誰說我不可以:如何停止自我破壞
- (德)杰奎琳·庫彭
- 912字
- 2022-11-18 16:03:06
自我破壞——前進一步,后退兩步
“大多數人都有兩種人生,一種是我們正在過的人生,另一種則是我們想過但卻深埋心底的人生。兩種人生之間有一座名為‘阻力’的獨木橋。”
——史蒂文·普萊斯菲爾德(Steven Pressfield)
你是不是每次都把工作拖延到截止日期前完成?你是不是興致勃勃地開始執行減肥或運動計劃,卻一再中斷?你是不是制訂了新年規劃,但又很快放棄?你是不是有時會突然自我懷疑,感到難以言喻的焦慮,不能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你是不是總想做到事事完美,或是擔憂自己不能承擔重任?
從心理學角度來說,這類行為被稱為自我破壞,即雖然我們非常想要得到某些東西,但我們會不自覺地阻撓自己的計劃。我們沒有如預期般向前邁出一大步,反而是向后退了兩步。潛意識的心理模式削弱了我們的自信心,貶低了我們所取得的成就,破壞了我們內心世界的和諧與滿足。自我破壞甚至常常會成為我們的顯著性格特征之一,導致我們難以覺察自己在什么時候、以什么方式開始了這種模式。但我們能清楚地意識到我們總是在自我設限,根本沒有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
多年來,我一直饒有興趣地研究心理障礙是如何產生的、自我破壞心理是如何產生影響力等問題。在從事教練和溝通培訓師等諸多工作,深入研究心理學、語言學、神經語言程序學(NLP)和佛教之后,我對自我破壞的模式和程序有了深刻的認識。本書將系統地介紹我對自我破壞心理的相關認知,并提供有效且實用的策略,幫助讀者擺脫之前的心理旋渦,解放自我,克服心理障礙。
為此,我將詳細分析人類的心理世界,介紹一些有助于自主控制心理活動的應用模型,并提供多種效果立竿見影的方法。
我建議讀者按照自己的節奏通篇閱讀此書,嘗試一下自己感興趣的練習和方法。當你遇到自己想要克服的自我破壞模式,可以隨時參考書中的相應內容。本書的章節就是為了在你需要幫助和支持時能提供有針對性的幫助而設計的。這樣一來,你的心理世界將逐漸完成自我重組。希望這本自我輔導指南能夠激勵你,最終能讓你按照自己的想法積極塑造自決[1]生活。
希望這本書可以帶給你美妙的心靈之旅。
杰奎琳·庫彭
[1]自決:自決,即自我決定。自決生活是一種主動的生活狀態,即遵從自己內心的真實意愿,自主決定和處理生活中的種種事宜,掌握生活的主動權。——譯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