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2年[1]
這種事在呂貝克也會成為一個小小的事件:我這個中學生為了去磨坊門或沿著特拉維河岸邊散步,特意買了我一生中的第一頂草帽。不是那種柔軟的氈帽,也不是圓頂硬禮帽,而是一種平頂的黃得像蒲公英一樣閃亮的草帽,它剛剛流行起來,文雅的名稱是直接用法語“Canotier”,通俗的叫法就是德語的“圓鋸帽”。女士們戴上了有裝飾花邊的草帽,但是仍然束著腰,長時間地把自己箍在用鯨骨褡支撐的緊身胸衣里;只有少數幾位女士大膽地穿著透氣的新式寬松連衣裙,出現在卡塔林納文理中學[2]前面,惹得我們這些高年級學生放肆地取笑她們。
當時出現了許多新的東西。例如:帝國郵局發行了全德統一的郵票[3],上面印著身穿金屬護胸的日耳曼女神側面像。到處都在宣揚各式各樣的進步,許多戴草帽的人也顯得對未來充滿好奇。我的草帽也經歷了一些事。當我驚奇地觀看第一艘齊柏林飛艇[4]時,把它推到了腦后。在尼德雷格爾咖啡館[5],我把它和剛剛印刷出來、強烈地刺激了市民思想的《布登勃洛克一家》[6]這本書放在一起。然后,我作為大學生戴著它穿過剛剛開園的哈根貝克動物園[7],觀看那些露天飼養的猴子和駱駝,那些駱駝和猴子也傲慢貪婪地看著頭戴草帽的我。
在擊劍場上互相拿錯,壓根兒就遺忘在阿爾斯特咖啡廳[8]。有幾頂草帽多次領教過考試時大汗淋漓的滋味。一次又一次,最后終于到了該買一頂新草帽的時候。只有在女士們的面前,我才活力十足地或是漫不經心地脫下草帽。很快,我就把它斜戴在腦袋的一側,就像布斯特·基頓[9]在無聲電影里那樣,只不過沒有任何東西使我情緒悲傷,任何一點理由都讓我開懷歡笑,以至于我在哥廷根的時候就很像哈羅德·勞埃德[10],好幾年以后,他在電影里戴著草帽活蹦亂跳地掛在鐘樓的時鐘指針上,樣子滑稽可笑,在通過第二次國家考試之后,我戴著眼鏡離開了那里的大學。
回到漢堡后,我是許多戴著草帽、你推我擠地觀看易北河隧道通車典禮[11]的男人之一。我們戴著“圓鋸帽”從商業區涌到倉庫區,從法院涌到律師事務所,當世界上最大的輪船——北大西洋快速汽船“皇帝號”駛離港口,開始處女航的時候,我們揮帽示意。
經常都有揮帽示意的機會。我曾經挽著一位牧師的女兒,在易北河岸邊的布朗克內澤[12]散步,她后來嫁給了一位獸醫,我不記得那是春天還是秋天,當時突然刮來一陣風,卷走了我的這件輕盈的頭飾。它翻了幾個滾兒,像帆船似的滑行。我跟在后面追趕,卻徒勞無功。看著它順流而下,無論伊麗莎白怎么安慰,我還是非常難過,在那一段短暫的時間里,她是我愛情的歸宿。
先是初級候補公務員,然后又是中級候補公務員,我有條件給自己買了幾頂質量更好的草帽,在這些草帽的皮革防汗襯圈上面壓印著制帽公司的名稱。這些草帽一直很流行,直到夏末的一天為止,我當時就職于施末林的高級法院,那天,成千上萬頭戴草帽的男人,在大大小小的城市,聚集在一名憲兵的周圍,憲兵站在大街上,以皇帝陛下的名義向我們照章宣讀:即刻進入戰爭狀態。許多人把他們的圓鋸帽拋向空中,體驗了從那種沉悶無聊的平民生活中得到解脫的興奮,自愿地——不少人是永遠地——把黃得像蒲公英一樣閃亮的草帽換成了軍灰色的頭盔,又被稱作尖頂頭盔。
[1] 敘述者:呂貝克的中學生
敘述事件:購買一頂時髦的草帽
敘述時間: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以后
[2] 德國作家托馬斯·曼的母校。
[3] 1902年2月1日,巴伐利亞和符騰堡加入了德國帝國郵局,帝國郵局發行了第一枚全德統一的郵票。
[4] 費迪南·齊柏林伯爵(1838—1917)是飛艇的發明者,1900年7月2日,他設計的第一艘飛艇成功地飛上了天。參見1924年。
[5] 呂貝克最著名的咖啡館。
[6] 托馬斯·曼(1875—1955)在1911年出版的長篇小說,作家因此獲得1929年諾貝爾文學獎。
[7] 哈根貝克動物園位于漢堡附近,由動物商卡爾·哈根貝克(1838—1917)于1907年建立。
[8] 漢堡市中心的一家咖啡館。
[9] 布斯特·基頓(1896—1966),美國喜劇電影演員。
[10] 哈羅德·勞埃德(1893—1971),美國喜劇電影演員,“掛在鐘樓的時鐘指針上”是無聲影片《最后安全》(Safety Last)(1923)中的一個著名鏡頭。
[11] 1911年9月7日,漢堡易北河隧道正式啟用,隧道全長448 米。
[12] 易北河岸邊的布朗克內澤曾經是漢堡的富人度假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