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止于至善:我讀《大學》《孟子》
- 劉家望
- 6字
- 2022-11-28 18:29:17
我讀《大學》
1.大學之道
【原文】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
【解讀】明明德:前一個“明”字是使動詞,意思是使彰明,強化;明德是專有名詞,是儒學提出的一個核心概念,即高尚的道德品性,是天賦的,根于天命之性,有如心之四端,靈昭不昧,為仁義本心,一體之仁。明明德,就是去除私欲之蔽,正心養性,使仁義本心擴而充之,彰明強化發揚光大。
親民:有兩種解釋。一是新民,“新”的意思是教化、革新,不斷地學習改造,不斷地進步。二程、朱熹持這種解釋。二是親民,是仁義明德之所指,是明德的題中應有之義,仁義明德必在親民,仁民愛物。王陽明持這一觀點。我持王陽明的觀點,但我感到親民之意亦有“新”的意思,親民,仁民愛物,踐行一體之仁,既仁愛于民也改造教育自己,了解民情,增進和人民的感情,密切與人民的關系,這樣,自己的“明德”更會有思想感情的升華,“明德”必然更明,感情思想、立場都會發生深刻的變化?!靶隆痹谄渲?。
止于至善:明德親民達到極致,與天地合其德,至正至誠至善,也就是子思《中庸》所謂“盡性”,孟子的所謂“盡心”。
這就是《大學》之道,是學做人做事,為政為學,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大學問,“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是大學問的宗旨和綱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