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現場我做主:班組長現場管理精煉實務
- 姜明忠 萬勇編著
- 872字
- 2022-11-23 12:42:44
1.2.2 使生產計劃執行過程透明化
現在在食品加工過程中越來越流行“明廚亮灶”式管理,即讓消費者全程監督食品制作過程(見圖1-5)。

圖1-5 “明廚亮灶”式管理——透明的食品加工過程
消費者去餐廳就餐時,可以通過透明玻璃窗、隔斷矮墻、視頻顯示屏或所設置的參觀窗口等方式親眼看到食物的制作過程,餐飲服務加工制作方式向消費者一覽無余地進行展示。
通過這些方式,消費者可直觀地看到菜品的切配烹飪、冷食類和生食類食品加工、餐飲具消毒等。同時,食物的加工烹飪間(區)、專用操作區域、清洗消毒間(區)等也會公開展示。可見,“明廚亮灶”式管理通過對關鍵場所和關鍵環節的全景展示,可以讓消費者把每道工序流程盡收眼底。
班組生產計劃執行過程也需要如此透明化。
計劃無序的班組現場就像一臺無法看清內部運轉狀態的黑箱。計劃下達到班組后,就如同把產品生產送進了黑箱中,無人知道生產過程會有什么問題,產品的質量狀態如何,設備良好與否,生產過程消耗、生產成本控制、完成生產計劃的時間等都變得模糊不清。
有時班組會因為零件不良需要返工,而無人追蹤返工的進展情況,使得正常的工作停滯好幾天卻無人知曉。
有的班組生產計劃的完成情況全憑調度部門甚至是管理人員每天跟進,如果不及時跟進,需要的產品就不能及時生產出來,班組必須加班加點,這種情況并不完全是因為生產任務重,很可能是由于班組及班組之間生產不協調、無序生產,需要的沒有生產出來,不需要的到處都是。
千萬不要認為這樣的企業不掙錢、沒市場,其實這樣的企業依然在掙錢、在生存,它們靠的是對管理人員和一線員工勞動力的無節制消耗;但是它們還能生存多久就難說了,而且它們本應該賺更多的錢。
這種消耗盡管解決了班組不少的突發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過程控制不力所產生的許多漏洞,但長期下去會帶來人才的流失和生產力的銳減,直接結果就是班組團隊不穩、成本難以控制等。
解決問題的根本出路在于生產過程控制,將生產過程以數據的方式展現在大家面前,打開生產過程這個黑箱,讓管理人員看清生產過程中究竟發生了什么,是怎樣發生的。知道生產過程中存在哪些問題了,才能及時采取相應對策去解決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