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章 源遠流長,高潮迭起:蜀學的淵源與流變[1]

蜀學是中華學術寶庫中少有的源遠流長、內涵豐富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曾經經歷了先秦孕育、兩漢初盛、魏晉南北朝持續發展、隋唐五代異軍突起、兩宋高峰、元明清相對低迷、晚清民國極盛七個發展階段,其中又以先秦、兩漢、兩宋和晚清民國四個時期成果較多、影響較大。蜀學在公元前316年秦并巴蜀前,都是獨自孕育的,與中原學術并行發展;從秦并巴蜀以后,經歷了“染秦化”“儒化”(或“華化”)等過程,成為中華學術大觀園中十分亮麗的明星。在長久的歷史發展過程中,蜀學在一定程度上保持著自身的特色,時常具有特殊的創制,對祖國文化作出了重要貢獻。先秦時期的陰陽觀、三才觀、五行觀之于中國哲學,漢代以下形成的“七經”“十三經”之于經典體系,“道德仁義禮”學說之于中華核心價值,儒道互補、諸學共治、兼融并包、集雜為醇等治學方法之于中國學術創新,都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時至今日也還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上犹县| 台江县| 望奎县| 平陆县| 黔西| 湛江市| 平度市| 盐城市| 平果县| 南充市| 定州市| 洛宁县| 镇平县| 陵水| 邵东县| 武夷山市| 巩义市| 邵武市| 林口县| 盐城市| 江源县| 色达县| 许昌市| 阜新市| 通河县| 遂溪县| 蓬溪县| 来凤县| 乌海市| 如东县| 剑阁县| 永善县| 阳原县| 桂平市| 清苑县| 寿阳县| 二连浩特市| 新源县| 洪洞县| 绥宁县| 萍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