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怦然心動:中國古代文學藝術中的驚奇之美
- 李瀟云
- 1772字
- 2022-11-16 20:46:10
緒論
在中國古代文學藝術中,審美驚奇,散見于歷代文學作品、文學藝術理論中,且大多是談藝術創(chuàng)作或接受時作為一種審美心理評判標準而出現(xiàn)。實際上,這也是中國歷代文論、書論、畫論的共同特點。值得注意的是,從這些點悟式、零星式的論述也可窺見審美驚奇作為一種藝術審美理想和精神旨趣,其一以貫之的歷史傳統(tǒng)與內在關聯(lián),始終躍動著一個活潑、生動的審美精靈。
雖然“審美驚奇”或“驚奇之美”[1]的存在是無疑的,但是它以何種面目存在于文本之中呢?有對等或對應的概念嗎?如果沒有,又基于什么來判斷何謂驚奇?這里隱含著從定量到定性的審美經(jīng)驗的復雜路途,也隱含著知識與審美的相互轉化等諸多問題。
馬克思在《〈政治經(jīng)濟學批判〉導言》中說:人體解剖對猴體解剖是一把鑰匙。低等動物身上表露的高等動物的征兆,反而只有在高等動物本身已被認識之后才能理解。因此,資產(chǎn)階級經(jīng)濟為古代經(jīng)濟提供了鑰匙。王元化先生據(jù)此認為,對于萌芽形態(tài)尚未成熟的文學現(xiàn)象,只有用后來已經(jīng)成熟的發(fā)達形態(tài)的文學現(xiàn)象才能加以說明。自然,我們不應把它簡單地理解成用現(xiàn)代術語去硬套古代術語,而應理解作像人體解剖是猴體解剖的鑰匙那樣,即通過成熟形態(tài)的剖析,以之為借鑒,進而去探討尚未獲得充分發(fā)展的萌芽與胚胎。[2]對中國古代文學藝術中驚奇之美的探討也應持有同樣的態(tài)度。
鑒于“審美驚奇”這一概念現(xiàn)有研究成果寥寥,為取得較好的研究結果,以下就幾個方面給予說明:
其一,當代文學藝術理論不斷發(fā)展,這也為中國古代文學藝術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維度、闡釋方法并拓寬了學術視野。如果僅從單一文化視點研究,難免失之偏見和獨斷。因此,把基點建立在我國古代的文學藝術文本中,以西方的理論資源和文化發(fā)展背景為參照,給出切近“審美驚奇”狀態(tài)的描述,揭示這一概念本身的發(fā)生、發(fā)展的規(guī)律和實質。之所以如此,源于西方精神領域與東方同樣符合人類精神活動的共同規(guī)律。雖然中西方的審美心理和思維方式不完全一致,但對審美驚奇的普遍追求和價值取向則是共通的。我們不能把作者在創(chuàng)造過程中的無意識,或者文學文本的“含混”當作否定審美驚奇的理由。在此意義上,二者可謂殊途同歸。另外,這也是試圖在中西文化的交流與碰撞中,更好地實現(xiàn)自我表達與公共表達的需要。
其二,近年來,學界對審美驚奇或驚奇之美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相關成果散見于幾篇學術論文和某些專著的極少章節(jié)。如張晶先生的論文《審美驚奇論》和《驚奇的審美功能及其在中國古典詩詞中的呈現(xiàn)》,張世英先生的《新哲學講演錄》和《走進澄明之境》中部分章節(jié)有關“驚異”的論述等。目前尚未見到有專著問世。因此有必要對審美驚奇理論作進一步的探索和研究。若此,多向取徑可讓在場的或者說出場的事物很好地呈現(xiàn)自身,而未出場的或隱匿在背后的事物的另一面也構成了事物的存在要素,所以,倘若脫離背后因素來分析事物,將是不完整的。故此,我們將通過對“審美驚奇”在中國古代文學藝術中的理論特點、呈現(xiàn)狀態(tài)、發(fā)生的層構分析、追問模式、內在訴求和表現(xiàn)以及所體現(xiàn)的生命哲學情調等來闡釋其內蘊,從而顯露出隱含在中國古典文學藝術中“審美驚奇”本身的事實。
其三,因為“審美驚奇”理論在中國古典美學中鮮見論及,所以我們無法以朝代為序來檢視它的存在及變化,只能以審美驚奇本身的理論架構來看待其隱性的存在。稍加回顧可以發(fā)現(xiàn),甚至連“驚奇”這一概念也不過是出現(xiàn)在明、清小說文本中,雖其理論源流并未斷裂,卻是以另外一種面目示人,不能完全將此面目與審美驚奇或驚奇理論相等同。它可以表現(xiàn)為“妙”“絕”“異”“新”的價值判斷,也可以表現(xiàn)為“驚人”“驚心動魄”“動心驚耳”的美感體驗,從審美效果上,則往往帶給人耳目一新的心理快感。這在文學藝術的發(fā)展過程中至關重要,某種意義上,只要我們不以泛倫理化的偏見去看待,審美驚奇甚至可以說是歷代文學藝術家追求的最高藝術理想之一,退一步而言,即使是那些所謂秉承“真”“自然”等“非驚奇之美”的作者,其內心也有驚奇之美的追求。所以,我們有必要對其相關理論資源進行梳理、整合。但又不能僅僅停留在概念層面,否則就割裂甚至肢解了“審美驚奇”帶給人的痛快淋漓的美感,從而失去了這一范疇之于現(xiàn)實人生的關懷。因此,概念的梳理是必要的,更重要的是它所呈現(xiàn)的鮮活狀態(tài),以及它發(fā)生的原因及其人間性。
從上述觀點出發(fā),在細述諸多論題之前,我先對“審美驚奇”的相關問題作如下陳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