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怦然心動:中國古代文學藝術中的驚奇之美
- 李瀟云
- 432字
- 2022-11-16 20:46:11
一
打開美學有關詞典,傳統的美學范疇如優美、崇高、悲劇、喜劇等屢見不鮮,唯獨難尋有關“驚奇”(驚異)的條目,尤其是“審美驚奇”。其實,無論在中國還是西方,“驚奇”都是受到廣泛關注的隱性話題而被歷代論者所提及。在西方哲學史上,普遍認為哲學起源于驚異,古希臘人更是驚異于人與存在的契合、與萬物的合一,頗具審美意味。但是從智者學派始,尤其從蘇格拉底、柏拉圖直至黑格爾,僅僅把驚異看作哲學的開端并與哲學對立,就是說哲學靠結束驚異完成自身的目的。到了俄國形式主義的“陌生化”以及海德格爾,“驚奇”才在“陌生化”所帶來的流風余韻里,重新恢復了審美的魅力和自身的詩性品質,開始了從認知到審美的轉變。驚奇之于中國古代文學藝術,一直漫溢著濃烈的審美色彩,也可以說是我國古代文學藝術理想的最高價值取向之一,所謂“語不驚人死不休”“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等均可視為對驚奇審美效果的獨特描述。
可以說,驚奇使對象從日常的遮蔽狀態剎那敞亮出來,向主體生動敞開,呈現出平素難得一見的審美之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