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傳第一章 釋明明德

《康誥》曰:“克(能)明德。”

《尚書·周書·康誥·序》:“成王既伐管叔、蔡叔,以殷余民封康叔。”

此為成王任命康叔治理殷商舊地民眾的命令。

《大甲》曰:“顧(shì,是、此)天之明命(在天曰命,明德)。”

《尚書·商書·太甲上·序》:“太甲既立,不明,伊尹放諸桐。三年,復歸于亳,思庸,伊尹作《太甲》三篇。”

《帝典》曰:“克明峻(大)德。”皆自明也。

《尚書·虞書·堯典·序》:“昔在帝堯,聰明文思,光宅天下。將遜于位,讓于虞舜,作《堯典》。”

古本《大學》與朱子的修訂本,所排列不同。朱子一改編,就成問題了,傳與經乃有所出入。

《帝典》,是主宰的規范,即如今之大法。以堯、舜為標準模范的人物,故曰帝堯、帝舜。《尚書》以二典(《堯典》《舜典》)作為主宰之大法。

《康誥》《太甲》及《帝典》,三篇皆出自《尚書》。此為三句、三件事、三個境界。

一、“克明德”(《康誥》曰:“惟乃丕顯考文王,克明德慎罰”):“克”,能;“明德”,即本心。“克明德”,能明德,能明誰的德?明己德。自明,才能用有德者,能慎罰,“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論語·顏淵》)

二、“顧天之明命”(《太甲上》曰:“先王顧天之明命,以承上下神祇”):“顧”,常目在之,同“觀自在”之自在。“”,是,此也。念茲在茲,眼睛在看,不離,如母親看嬰兒,目光不離,唯恐一不小心摔壞了。在天之明命,“在天曰命”,明命,體。必先有以自明。

三、“克明峻德”(《堯典》曰:“克明俊德,以親九族”):“克”“明”,皆功夫;“峻”,大也,“峻極于天”。天德,天有好生之德,尊生,仁也。堯則天,“唯天為大,唯堯則之”,“克明峻德”,能明天德,盡性,發揮性的本能。去私,則天,法天,天無私覆。

“皆自明也”,必得“自明”,別人是幫不了忙,愛莫能助的。“君子以自昭明德”(《易經·晉卦》),皆非外求的,乃是與生俱來的明。每個人皆富有無盡藏,不必自外求。成功,皆自強也。

會講《易》,但是《易》對自己能否有所助益?趙普(922—992,北宋初年宰相)以“半部《論語》治天下”;我以為半部猶多,只要真行了,一章就足以成功。

一年寫八本書,也不過是抄書匠而已,并不代表你的生命。會背書,騙錢的工具夠了,但是不能行,也不是真學問。

誰不往自己的臉上貼金?香河老太太就是真的,她不會講,就是行,內心是絕對圣潔,真是“六祖堂前一菩薩”。

1992年,河北省香河縣淑陽鎮胡莊村香河老人去世。香河老人原名周鳳臣,平日衣著儉樸,長年茹素,口味清淡,不沾煙酒,早睡早起。為人正直,忠厚善良,樂于助人,恪守孝道,對長輩盡心服侍,對平輩平易謙和,對晚輩寬愛嚴教。日常多行善事,為人治病,兼修煉了自己的功力。去世時88歲,死后尸體不腐,并且保存完好。

自己不能,而別人能了,就不能說天下人沒有,廣欽(1892—1986)死后得的舍利子多。真知不易,一個人內心沒有反省,寫什么書都沒有用。

會背書就有用?必得行,且行到全身皆舍利(遺體火化后,形成的固體結晶物)的境界。六祖(638—713)距今已經一千多年了,據說他的金身現在敲起來猶有銅聲,真是到了化境,不是常理所能明白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绥中县| 南岸区| 延庆县| 婺源县| 吉林省| 乌兰县| 伊川县| 岗巴县| 阳信县| 宁南县| 白朗县| 黄山市| 谷城县| 杭锦后旗| 石渠县| 镇安县| 磴口县| 德阳市| 大足县| 偏关县| 新安县| 永济市| 霍邱县| 长治县| 武功县| 南宁市| 柘荣县| 静乐县| 新兴县| 阿勒泰市| 崇州市| 雅安市| 法库县| 霞浦县| 绿春县| 尉氏县| 塔城市| 焉耆| 静海县| 淮阳县| 新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