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州縣官的銀兩:18世紀中國的合理化財政改革(海外中國研究文庫·一力館)
- (美)曾小萍
- 882字
- 2022-11-04 18:15:21
中文版前言
《州縣官的銀兩》出版至今已有整整二十年。我開始研究雍正朝歷史的時候,能夠幫助我了解18世紀的現代學術著作還很少。可喜的是,今天的情形已經完全不同。學者們越來越關注清朝盛世的成就和問題。我們發現,雍正朝和乾隆朝無論在統治思想、輿論的政治作用方面還是在市場對國計民生的重要性等方面都發生了變化,其中后者更是與中國塑造現代國家的過程一直息息相關。為了適應當時新的經濟發展,各種新制度的建立以及對既有制度的實施方式,促進了當時市場經濟的增長、信貸的擴張以及習慣法的發展。在所有這些方面,雍正朝的財政改革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歷史研究的方法多種多樣。我通常是從理解制度在社會、經濟和政治領域的作用入手——探究現實中的人如何解決現實問題,什么樣的文化引導人們進行選擇,其他地方的人們面臨相同的問題時又會有怎樣不同的選擇。雍正朝的財政改革為我們提供了十分有趣的制度改革研究個案。之所以如此,是因為18世紀20年代的改革引發了較大的爭論——如何處理中央和地方的收入分配,應當賦予地方政府多大的自治權利,稅收的合理水平是多少,哪些屬于政府職責,哪些又應當留給社會去解決。二十年前完成本書的寫作后,我將目光轉向了早期近代中國的其他方面,進入經濟和法律制度領域的研究,但對雍正君臣的改革事業及相關研究一直情有獨鐘。
《州縣官的銀兩》中譯本即將面世,我極為高興。希望本書能為我提供機會,與中國的史學家以及僅僅對這段重要的中國歷史抱有新奇之感的中國朋友共同分享我多年的研究心得。我要特別感謝中國人民大學董建中副教授,他為翻譯本書付出了寶貴時間。我對清朝財政政策及實施環境的認識,對當時改革者遇到的問題以及皇帝、朝廷和官員的個人想法與動機等方面的理解,都建立在對北京和臺北各種檔案的廣泛研究基礎之上。本書的部分目的是重新建構當時的統治活動以及我筆下每個“游戲者”所詮釋和發明的“游戲規則”。這些“游戲者”人數眾多,用語含混,觀點各異。所有這些對譯者來說都是巨大的挑戰,因為他不僅要再現我的思想,同時還要將每個術語、人名以及每條引文譯回中文。我再次對譯者深表謝意。
曾小萍(Madeleine Zelin)
2004年11月15日于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