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一碗水,一碗裝滿寧靜和閑適的清水;幸福就是一種滿足,一種接近或實現理想后的心靈的滿足和淡定。一個人在農田里滿頭大汗地勞動,可是他的心里很甜蜜,他就是幸福的;另一個人在花園里自由自在地散步,可是他的心里很煩躁,他就是不幸福的。
心靈有窗,煩惱可以用樂觀來詮釋
文化學者于丹曾經說過:我們都在這個世界上生活,為什么有的人活得歡欣而溫暖,而有的人卻整天只知道指責和抱怨?大家的生活真的相差很多嗎?其實,我們大多數人的生活是相差無幾的,就像我們面前有半瓶酒,悲觀者會說,這么好的酒怎么就剩半瓶了;樂觀者則說,這么好的酒還有半瓶呢。擁有樂觀的想法有助于成就積極的人生,樂觀的人由于充滿信心和希望,遇到困難也不抱怨,因此他們較易克服困難,并有很強的抗挫能力,從而擁有健康的身體與快樂的人生。
(1)心靈有窗,窗外就是陽光
這個世界總會有陰暗面,一縷陽光從天空照下來的時候,總有照不到的地方。如果你的眼睛只盯在黑暗處,抱怨世界的晦暗不明,那么,你只會得到黑暗。同樣的道理,如果我們把生活比作飲食,那么我們人生中的酸甜苦辣就好比那一道道味道不同的菜肴,吃什么都是自己的選擇,沒有人強行往你的嘴里塞。選擇什么風味的菜肴,你便品嘗什么滋味。選擇什么風格的生活,你便擁有什么樣的人生。
從前,有一位以彈琴賣唱為生的盲人,他非常渴望有一天能看到這個世界。于是他四處尋醫問藥,但始終未能如愿,多年以后,他失去了活著的信念,想以投河的方式來結束生命。就在這時,一位智者救了他,并對他說:"我給你一個治好眼睛的藥方,不過,你得先彈斷一千根弦,然后才可以打開這個藥方。記得在打開這張紙之前,要保持快樂的心情。"于是,這位盲人繼續游走四方,以彈唱為生。
一年又一年,十幾年過去了,盲人在期待中彈唱著生命之歌。就在他彈斷了第一千根弦的時候,他迫不及待地將那張藥方從懷里拿出來,請求正在傾聽他唱歌的人代他看看上面寫的是什么。聽他彈唱的人接過紙條一看,說:"這明明是一張白紙嘛,上面一個字也沒有。"盲人聽了,潸然淚下,突然明白了那位智者"一千根弦"背后的意思,因為他要給這位盲人一個對明天的期待、對未來的承諾,就是這張沒有寫一個字的白紙,支撐著盲人積極地面對人生,數十年如一日地在希望中快樂地唱歌、幸福地生活。
故事中的盲人經歷告訴我們,一個人如果可以常懷積極良好的期待,想象著前程充滿光明與希望,他就會憑借著這種信念走下去,繼續他的生活。作為當今社會中的人,不管你的路途多遙遠,有多少崎嶇坎坷,只要我們心中有一個美好的信念,抱持著一種積極的希望,就能夠堅定不移地走下去。
(2)逆境中積極,你就是快樂使者
在我們的一生中,在某些方面可能戰勝過很多人,卻經常被自己打敗。我們放棄機會,不是別人要我們放棄,而是自己主動選擇放棄;我們停止奮斗,不是別人阻止了我們,而是自己主動停下來。這就是沒有勇氣戰勝不幸的表現,如果把我們日常所經歷過的種種痛苦煩惱分析一下,會發現一個普遍的規律:生活中大部分的痛苦來源于人們戰勝不了自己。
逆境是每個人都要經歷的。身處逆境,每個人的態度也不相同,有的人習慣訴苦,有的人愿意乞憐,有的人自暴自棄,有的人則會奮力自救。當然,你選擇怎樣的態度,也就決定了最終的結果。誰都有身處逆境的時候,與其悲傷流淚、消極應對,還不如微笑面對、積極抗爭。消極的情緒使得人沮喪,積極的情緒催人奮進。幸福的人善于消除消極情緒,培養積極情緒,將自己安置在幸福快樂的狀態當中。
卡切尼是美國一家鐵路公司的調度員,他工作認真,恪盡職守,但是卻不很招人喜歡,因為他總是對人生充滿悲觀,一遇到不幸的事情,就會消極懈怠,任誰也無法走進他的心靈。
有一天,卡切尼的領導過生日,同事們都早早準備去領導家聚餐,而他仍在工作,后來不小心把自己關在了一輛冰柜車里。他在冰柜車里拼命地敲打冰柜,并對著外面大喊大叫,可是附近根本沒有人,即使他的手掌敲得紅腫,喉嚨叫得沙啞,也是徒勞,最后他只得絕望地坐下來喘氣休息。他開始在車里胡思亂想,越想越害怕,因為車里的溫度通常在-20℃以下,如果再不出去,等待他的將是被凍死在車里。于是,他在絕望之際,找來紙筆,用發抖的手寫下遺書。
第二天早上,公司里的同事們陸續來上班,當他們打開冰柜車的時候,驚訝地發現卡切尼倒在里面。于是,他們急忙將他送去急救,可惜他已經死去了。卡切尼是怎么死的呢?大家都不知道,但他肯定不是凍死的--車里的冷凍開關處于關閉狀態,車里的溫度就是室外的常溫,而且冰柜車的空間足夠大,氧氣足夠多。
其實,卡切尼的死因與冰柜的溫度無關,因為這是一輛因需要維修而暫時停凍的常溫車,正常人在里面待上一天,是絕對不會死亡的,卡切尼的死歸因于他心中的冰點--在逆境中選擇消極的態度面對。
(3)培養積極樂觀有妙招
消極只會積累更大的消極,只有積極樂觀才能戰勝困難。積極進取的思想,可以彌補才能的不足,可以點燃人們的希望,可以克服艱難險阻,使你的才能發揮得淋漓盡致。因此,在生活中,即使遇到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只要我們抱持希望,持之以恒,終有成功的那一刻。心理學專家研究發現,培養積極樂觀的方法有以下幾步:
第一,增加掌控能力。掌控能力指人們因適應環境的挑戰而做出的適當有效的自控能力,是一個人自我激勵的重要因素。因為越有掌控能力的人,做事情越有可能成功,這樣的人會變得越來越積極樂觀。
第二,保持正面情緒。正面情緒不僅僅可以提高人們的自我掌控能力,還可以幫助人們保持積極的思想。例如,我們可以在生活中多回憶過去的一些愉快經歷,還可以在工作中與同事建立親密的關系,諸如此類的積極事件可以增加我們的積極行為,因為當一個人感受到被愛時,便愿意去愛周圍的人,這是一種美好的正面情緒和行為。
第三,保持樂觀的心態,我們要以樂觀的心態看待事情的發展,同時擁有正確的人生觀,擺脫負面的消極的思想。當我們遇到不愉快的事情,如果產生了負面思想,做出負面行為,后果也會是負面的、消極的。但是,如果我們此時懂得駁斥負面思想,植入正面思想,進行自我激勵,就可以將自己的心態扶正到積極樂觀的軌道上來。
第四,培養自我反省的能力,這是進行自我激勵的又一個重要步驟,也是樂觀人生的基石。生活中會有許多不如意的事情,甚至有很多不合理的現象,單憑我們個人的力量無法改變這些現實,但我們可以改變自己的心情和態度,從某種意義上說,一個人心中有什么,他看到的就是什么,自我反省可以讓你的心中充滿正能量。
總之,一個人的情緒就好比盛有沙子和水的容器,倘若我們可以將心靈沉淀到某個安靜的地方,就像沙子完全落入容器底部,水就會變得清澈寧靜,你就會享受到快樂和幸福。幸福、快樂是一種安靜的感覺,它與我們的內心緊密相連。所以,我們每天要給自己一個安靜的理由,讓自己每天都快快樂樂的。
無謂的攀比,偷走了我們多少快樂
生活中,有的人喜歡和比自己優秀的人比較,這樣容易產生挫敗感,覺得自己什么都不如別人,從而讓自己整天沉浸在失落怨懟的心情中。其實,有時候別人認為很重要的東西對于你來說也許是個累贅,再好也不是你應該追求的目標,應該把眼光放到自己真正喜歡的東西上來。不要在比較和失落中度過自己的一生,要知道,當你在羨慕別人的時候,也有人在羨慕你。
(1)用自己的短處比別人的長處,容易失落
有些人總是習慣拿自己與別人比,一旦發現自己有不如別人的地方,就會心生不滿和怨氣,要求自己必須擁有比對方更好的地方。這是一種很糟糕的習慣,它不僅影響了你的形象,還會打擊你的自信心,對你的事業和生活都會造成很大的影響。其實很多時候,我們內心的失落和不滿,只是因為嫉妒別人比我們做得好,羨慕別人比我們幸運。如果我們都能學會享受自己的生活,在看到別人優點的時候也能想到自己的優勢,這樣在我們的生活中就會減少很多煩惱。
張雷的妻子李麗是一個凡事總愛和別人比較的女人,她經常在張雷耳邊說:"我們可不要輸給別人啊,你看看你同事王越,人家職位不比你高,能力也和你不相上下,他們家有什么,我們家也一定要有,你明白嗎?"
張雷每次聽到李麗這番嘮叨表現得非常不耐煩。這一天,下班后的李麗又開始了新一輪的嘮叨轟炸。
"老公啊,你知不知道人家王越家最近新添了什么東西?"
張雷很不想接她的茬,可是如果不回答,她就會一直說下去,只得隨口敷衍:"他們家啊,新換了一套家具。"
李麗馬上說:"那我們也要換!"
張雷說:"人家最近新買了一輛車。"
李麗說:"那我們也要買!"
張雷決定治治她這個毛病,于是裝作欲言又止的樣子:"人家最近……呃,算了我不說了。"
李麗不依不饒:"說啊,說啊!你不會是買不起不敢說吧!"
張雷說道:"王越最近新換了一個年輕漂亮的妻子。"
李麗的話戛然而止,從此再也不提跟張雷攀比的事情了。
每個人的自身條件和家庭背景都不相同,人與人之間是沒有太大的可比性的。盲目攀比會把自己的錢財浪費在一些無關緊要的花銷上,還會給自己增添煩惱。不去和別人比較,我們的生活就會快樂很多。
(2)用自己的缺失比別人的擁有,自討苦吃
攀比是一種病,因為人生各有不同,生活沒有十全十美的,過度攀比是在對自己的幸福和健康一點一點地做著減法。人生的路,當然要靠自己拿主意,靠自己走,何必強調外部因素。在這樣的攀比中,幸福比沒了,正氣是非比丟了,平常心比低了,健康往往也丟了,豈不是自討苦吃?
在大森林里面,夜鶯的聲音是最婉轉動聽的,所以大家都很喜歡聽它唱歌。而孔雀一唱歌就會被大家笑話,孔雀為此感到很苦惱,于是向天神訴苦,埋怨上天對自己不公。
天神說:"你雖然不會唱歌,可是你別忘了,你全身的羽毛閃耀著誰都沒有的光彩,你的尾巴上有著什么都無法比擬的華麗。"
孔雀不滿意地說:"可是夜鶯在唱歌這一項上就超過我了啊!像我這樣跟啞巴差不多的嗓子,怎么能夠像它一樣吸引別人的目光呢。這分明就是很不公平的事情啊!"
天神回答它:"我已經公正地分給你們應該有的東西。老虎、獵豹得到了速度,狐貍得到了智慧,山鷹得到了力量,夜鶯得到了好聽的嗓音,他們都很滿意我的賜予。而你,我賜予你的是傾倒眾生的美麗啊!"
孔雀將自己尾巴上的羽毛張開,璀璨的顏色一下子在森林里鋪開。大家紛紛羨慕地說道:"呀,孔雀的羽毛真是漂亮啊……"孔雀終于明白了天神的意思,于是向天神道謝,以后再也沒有為自己不會唱歌而煩惱過。
十全十美代表著人們對完美人生的向往,但是十全十美的東西在這個世界上是不存在的,無論是物品還是人。在這方面優秀的人,在那一方面可能會很低劣,這都是無法辯駁的事實,只是生活中有很多人喜歡盲目攀比,為自己、為別人都帶來了很多無端的煩惱。
(3)攀比心理的自我調節
攀比心理的規避,需要通過適當的自我調節,從而幫助喜歡攀比的人建立正確的比較觀念,擺脫壓力的束縛,找到前進的動力,具體的步驟如下:
第一,進行積極的自我暗示。我們可以先積極地敘述一下個體的預期目標,并樂觀地認知頭腦中堅定而持久的理念,從而擺脫陳舊的、消極的,甚至是否定的思維模式。比如,在心中默念:"我是一個有價值的人。"并找出自己有價值的若干個理由:首先,我是一個有能量的人,在我的體內,蘊含著無限的潛能;其次,我是一個有尊嚴的人,我能為這個世界創造價值;再次,我是一個有希望的人,我每天都能樂觀積極地生活。
第二,多進行縱向比較,少進行橫向比較。縱向比較是指一個人的今天與自己的昨天比較,找到長期以來的發展和變化,以積極、進步的心態鼓勵自己,從而幫助自己樹立堅定的信心。橫向比較是指一個人與周圍其他人的比較,也有助于找到自己的不足,以便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但有時會打擊自己的自信心。縱向比較的優越性高于橫向比較,因此,我們要多采取縱向比較,少進行橫向比較。
第三,時刻增強自身的實力。自信心是建立在強大的實力基礎之上的,這種力量發源于我們的內心,通過知識與經驗的指導,讓我們有機會更順利地面對生活中的各種難題,戰勝人生中的各種挑戰。
心無貪欲雜念,何處惹塵埃
現實社會,紛亂復雜,人生最好的境界是寧靜,一顆寧靜的心,可以擺脫外界虛名浮利的誘惑。當然,寧靜不是只靜不動的一潭死水,而是身體在世界上奔波、心情在紅塵中起伏的同時,你的心靈能夠保持平和與寧靜。
(1)雜念如塵埃,貪欲惹苦痛
中國有句古話:"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可以步步高升,日子越過越紅火,錢掙得越來越多。然而,人的欲望是無窮無盡的,如果我們不能克制,就會給自己帶來無窮無盡的痛苦,只有心無雜念,知足常樂,心態平和,才能擁有幸福的人生。
從前,有一個名叫帕霍姆的猶太大富商,他是一個貪得無厭的人,雖然已經家財萬貫,但還想要得到更多的財富。
有一天,他千里迢迢地來到一個物產富饒的地方,想買下這兒的許多土地,當地的酋長告訴他:"你想要買我們的土地,就要遵循我們這里的規矩:在一天之中,你能夠圈多大一塊地,那么這塊地就屬于你了。不過如果在日落之前你不能回到起點,那么你將失去所有的土地。"
第二天清晨,帕霍姆帶著幾個仆人來到了一個小山崗上,開始尋找自己滿意的土地,他大步流星地往前走,不放過自己看到的每一塊土地。快到中午的時候,天氣熱極了,但他還是繼續往前趕路,一邊吃著干糧一邊貪婪地圈地。到了下午,太陽就快要落山了,他還是不愿意停下來,仆人們餓得口干舌燥,累得腰酸背疼,建議停下來歇一歇,他語重心長地告訴大家:"我們現在不能回去,必須得把前面的那些地都圈起來。"
他們終于圈完了最后一塊地,可是已經很晚了,他迫使自己加快步伐,為的是能夠在太陽落山之前趕回去。可是,他勞累了一天,走起路來非常吃力,就在太陽即將落山的那一瞬間,他距離起點只有一步之遙,于是他使出渾身的力氣向前沖去,撲倒在起點上,仆人們都為他歡呼,終于可以買走所有的土地了,不幸的是,他撲倒后再也起不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