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路成就出路
- 郭海東主編
- 1445字
- 2022-10-27 17:20:28
換一種思路走向成功
“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我們不能把所有的困難都往壞處想,換一種思路,也許更容易走出挫折的泥潭。
一提到創新,可能很多人都覺得它很神秘,似乎它只有少數人才能辦到。其實,創新有大有小,內容和形式可以各不相同,創新活動不光是那些科學家、發明家的事,更存在于普通人的生活中,很多人都可以進行創新性的活動,生活、工作的各個方面都可以迸發出創造的火花。一旦你擁有了創新性思維,并運用到你的事業中,你的事業必然會不斷攀升。
有這樣一則故事:
一個風雨交加的日子,有一個窮人到一個富人家乞討。
“滾開!”仆人說,“不要來打攪我們。”
窮人請求道:“只要讓我進去,在你們的火爐上烤干衣服就行了。”
仆人以為這不需要花費什么,于是便讓他進去了。窮人進去后,請求廚娘給他一個小鍋,以便他“煮點石頭湯喝”。
廚娘一聽很是納悶:“石頭湯?我想看看你怎樣能用石頭做成湯。”于是她給了窮人一個小鍋。而窮人到路上揀了塊石頭洗凈后放在鍋里煮。
“可是,你總得放點鹽吧。”她給他一些鹽。
后來又給了他豌豆、薄荷、香菜。最后,又把能夠收拾到的碎肉末都放在他的湯里。當然,你也許能猜到,這個可憐的窮人后來把石頭撈出來扔回路上,美美地喝了一鍋肉湯。
這個故事里的窮人便具有創造性思維,你看,他如果直接對富人說:“行行好吧!請給我一碗肉湯喝!”這肯定是不行的。然而他卻換了一種思路,逐步用石頭湯引來了肉湯,便輕易地解決了自己的難題。這個窮人擺脫饑寒逆境的方法其實就是一種創新。
丹尼爾?羅維洛開始僅是密歇根州一個普通人家的孩子,他從小生活非常貧困。有一次,他發現一艘損壞的26英尺長的輪船被當作廢品扔在岸邊,就把它運回家。那個冬天,丹尼爾專心做一件事情,就是在修理這條船。第二年夏天,他把修好的船租出去,一年能白白賺到50美元。
修船租船,這第一次小小的經營雖然微乎其微,但卻昭示了他怎樣去取得成功的道路。
在此后的時間里,他做的全部是買船、修船、賣船、租船這些船圈子里的活兒,雖然賺錢并不多,但卻使自己的生活得以改善。
當然,丹尼爾也在尋找機會,渴望能夠快速致富。突然有一年,由于石油的消費量和生產的日益增長,油船開始成為有利可圖的工具。但是,丹尼爾?羅維洛沒有資金來購船,他不甘心機遇就這樣從自己身邊溜走,開始千方百計地籌措資金。他跑了幾家銀行,希望能夠得到一筆貸款,卻全碰了釘子,然而丹尼爾?羅維洛不灰心,他仔細地總結了經驗并創造性地想出了一個好辦法。他又跑到大通銀行去“碰運氣”。經理上下打量他一番,問他有沒有什么作為擔保和抵押的。
丹尼爾?羅維洛痛快地說明自己確實沒有什么一般理解的那種擔保和抵押,然而他有一條舊的油船,已出租給石油公司運輸石油,根據租約,可以按期收取石油公司的租金。如果銀行認為包租出去的船可以作為抵押,那么他就可以獲得貸款了。
銀行經過反復研究,認為有實力雄厚的石油公司租用油船,丹尼爾的收益很有保障,這樣的話貸款風險就很小,于是銀行答應貸款給丹尼爾。丹尼爾?羅維洛用這筆貸款買了一艘舊貨船,并改造成油船。他把這艘油船又出租給石油公司之后,再以它為抵押,從銀行獲得新的貸款,利用貸款又購進舊貨船,改裝成油船,這樣地相繼干下去,丹尼爾?羅維洛獲得了一筆又一筆的貸款,他的油船隊伍也日益壯大。日益增多的資金積累使丹尼爾?羅維洛的事業蒸蒸日上,很快成為聞名一時的成功人士。
“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我們不能把所有的困難都往壞處想,換一種思路,也許更容易走出挫折的泥潭。窮人討飯和丹尼爾租船的故事無不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