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亂·情緒 因為焦慮,我們忍不住一再折磨自己

焦慮情緒原本是一種積極應激的本能,少量的焦慮能夠幫助我們克服懶散和惰性,增加工作和生活的動力。但我們必須學會自我克制,或者找一個合適的渠道進行釋放;否則,焦慮郁結于心,便可能引發疾病,一旦受到刺激爆發出來,后果將不堪設想。

壓力,總是讓人焦頭爛額

業務繁忙讓我焦,股市大跌讓我急,兒女升學讓我慮,交通堵塞讓我躁,柴米油鹽讓我煩,生活是一張無邊無際的網,輕易就把我困在網中央,我越陷越深越迷茫,路越走越難越彷徨,如何才能減輕內心的恐慌呢?——如今,隨著生活壓力的與日俱增,焦慮癥已經不知不覺給現代人的生活造成了困擾。

誠然,我們需要壓力,但我們同樣受害于壓力。壓力在刺激我們不斷進取的同時,不僅使我們的生活變得忙碌,也嚴重影響到了我們的健康,很多人因為承受的壓力過大,長期情緒焦躁,導致了各種心理疾病的產生,同時,抵抗力和免疫力也在不斷下降。

張先生是南京一家大企業的老總,最近總是覺得心臟不舒服,心慌得不得了。前前后后去了不少醫院,沒查出心臟有什么具體毛病,治療了幾個月,效果依然不佳。后來,在朋友的介紹下,他拜訪了一位心理醫生,按照心理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一個月以后,心慌的癥狀竟然消失了。其實,心理醫生并沒有讓他服藥,而是告訴他:不要吸煙飲酒,不要通宵應酬,可以的話把電話關掉,去旅旅游或者多散散步。更重要的是,醫生告訴他:“從你做過的那些檢查來看,你的心臟沒有什么大毛病,你只要讓你的緊張狀態放松下來,把壓力減輕一些就行了?!睆埾壬爮牧酸t生的建議,身體的不適癥狀果然減輕了不少。

當我們精神壓力嚴重時,壓力的負面作用會轉移到身體上,醫學上稱這一現象為“軀體化”,最常見的就是不明原因的疼痛,如偏頭疼、痛經、胸痛、心慌。

在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越來越多的精英分子因為壓力而以“犧牲”健康為代價,將全部身心精力獻給了所謂能帶給他們“幸福生活”的工作;有多少不堪重負的稚嫩心靈滿懷痛苦和失望地踏上了報復社會的不歸路;有多少“邊緣人”在現實和理想的夾縫中苦苦掙扎以求生存呢?

超標的壓力就像超重的大漢一樣,乍一出現就會讓人感到受威脅,精神受到沉重的打擊,行為也會不由自主地惡化。壓力,需要我們時刻警惕。

壓力猛于虎,絕不是夸大其談,更不是危言聳聽,如果不對它提高警惕,你的生活就會被剝奪得只剩下“焦慮”二字了!

世界不壓抑,是你太焦慮

有人說這個世界很壓抑,其實是人心太焦慮。所以我們遺憾地看到:雖然今時今日娛樂方式應由盡有,然而焦慮癥患者卻在不斷增多;物質條件日益改善,然而輕生者卻屢屢出現。這些,歸根結底源于人的心理問題。也就是說,目前人們的心理很混亂,因為混亂所以焦慮。

平心而論,每個人都有其自身的壓力,誰都會遇到煩心之事,不過,那些心胸豁達的人挺一挺也便過去了,而那些心事過重的人卻徘徊在自己的情緒中,無論如何也想不開。或許這些人每天都在想的是“我”“我想”“我要”“我愛”,那么他就活得很狹隘,承擔不起該承擔的責任,走不出焦慮的世界。其實不管男人女人,無一不是愛自己的,這一點無可厚非,那些內心焦慮,甚至想自殺的人無非是因為覺得自己受到了某些難以承受的傷害,那么,是不是真的難以承受呢?我們不妨看看下面這則故事:

一位詩人愛上了一個美麗的女子,而那個女子卻無情地拒絕了他。家人非常擔憂,怕他會自殺,都試著勸導他。但他們越是這樣,他就越認為自己應該自殺。他的家人不知道該怎么辦,就把他的門鎖起來,但他開始用頭去撞門,他們非常害怕。

突然間,他們想到了詩人的朋友,一位頗有聲望的哲學家,于是他們就來找哲學家幫忙,看他能不能勸住發瘋的詩人——至少他們是同一種信仰。

哲學家去時,詩人正用頭在撞門,看樣子他真的很傷心,完全下定決心自殺了。

哲學家告訴他:“你為什么要把這出戲演得這么大?如果你想自殺,你就自殺,為什么要制造出這么大的噪聲?只用頭撞門你是不會死的。所以,你跟我來,我們可以爬到樓頂上去,從樓頂躍下,何其痛快!為什么在這里搞得大家心神不寧?”

詩人不再用頭撞門,他感到困惑:堂堂一個哲學家,又是名人,居然勸人跳樓?!

哲學家繼續喋喋不休:“把門打開,不要再引來一大堆的觀眾,為什么要這么演戲,你只要跟我來,我們上樓,保證你很快會消失。”

詩人將門打開,一臉困惑地看著哲學家。哲學家用力地把詩人拉出來往樓頂上走。

詩人往樓上走,越來越害怕。

他們到了樓頂,詩人突然變得很生氣:“你是我的朋友還是我的敵人?你好像想要殺死我?!?

哲學家辯解說:“是你想要死,我作為朋友責無旁貸,我必須幫助你。我已經準備好了,現在我們去欄桿那兒。今夜很美,月亮已經出來了,正是個好時候?!?

詩人臉色煞白,嘶喊道:“你是何許人,你可以強迫我去死嗎?”

哲學家說:“你看看!這就跟你信仰上帝一樣。你心儀的那個女子,心不向你打開,你就得不到她的愛;同樣地,你的心不向上帝打開,他能接你去他的地盤嗎?”

一些人在生活中遭遇重大挫折以后,會像故事中的詩人一樣,在生與死之間選擇后者。然而,自殺并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

想要真正走出生命“憂”谷,除了可求助精神科醫師或心理咨詢師等專業治療外,對當事者而言,最重要的還是要找出自己的壓力源頭,主動學習如何處理壓力、解決問題,以避免壓力如影隨形,壓得人喘不過來氣。

現實生活中,焦慮癥患者常為情、財、事業等問題所困,而走向自殺,但無論是何種原因導致焦慮而自殺,歸根結底,就是人們常常不懂得適時放下,也就是遇到困境時無法轉換為光明、正向的念頭。那么很顯然,遇事多向好的一方面去考慮,你的焦慮、心結自然也就解開了。

萬事掛懷,怎能不焦躁不安

無論這世間如何變化,只要我們的內心不為外物所動,則一切是非、一切得失、一切榮辱都不能影響我們,而在這種狀態下,我們的內心世界將是無限寬廣的。換言之,心外世界如何其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的內心世界。

有這樣一個故事,就十分貼切地說明了這個道理:

一個罪犯的“丑事”大白于天下,定罪以后被關押在某監獄。他的牢房非常狹小、陰暗,住在里面很是受拘束。罪犯內心充滿了憤慨與不平,他認為這間小囚牢簡直就是人間煉獄。在這種環境中,罪犯所想的并不是如何認真改造,爭取早日重新做人,而是每天怨天尤人,不停嘆息。

一天,牢房中飛進一只蒼蠅,它“嗡嗡”叫個不停,到處亂飛亂撞。罪犯原本就很糟糕的心情,被蒼蠅攪得更加煩躁,他心想:我已經夠煩了,你還來招惹我,是在故意氣人嗎?我一定要捉到你!他小心翼翼地捕捉,無奈蒼蠅比他機靈,每當快要被捉到時,它就會輕盈地飛走。蒼蠅飛到東邊,他就向東邊一撲;蒼蠅飛到西邊,他又往西邊一撲……捉了很久,依然無法捉到。最后,罪犯嘆氣道:“原來我的小囚房不小啊,居然連一只蒼蠅都捉不到?!?

感慨之余,罪犯突然領悟到:人生在世無論稱意與否,若能做到心靜,則萬事皆可釋懷;若能做到心靜,自己也絕不至于身陷囹圄。其實他早該明白——“心中有事世間小,心中無事天地寬”。這就是解決人生燥亂的根本之道——如果我們在遭遇問題、困難、挫折時,能夠放平心態,以一顆平常心去迎接生活中的一切,那么,我們的世界就會變得無限寬廣。

心靈的困窘,是人生中最可怕的貧窮;同理,心靈的平和,也是人生最大的富足。一個人,倘若在外界的刺激中依然能夠活得快樂自得,那么,他就能守住內心的那份清凈。然而,我們多是普通人,每日穿梭于嘈雜人流之中、置身于喧囂的環境之下,又有幾人能夠做到任心清凈呢?于是,我們之中的很多人需要寄托于外界刺激來感受自己的存在;于是,很多人開始沉溺于聲色犬馬,久久不能自拔;于是,很多人為求安寧,自詡為“隱者”,遠避人群。殊不知,故意離開人群便是執著于自我,刻意去追求寧靜實際是騷動的根源,如此又怎能達到將自我與他人一同看待、將寧靜與喧囂一起忘卻的境界呢?

也就是說,求得內心的寧靜在于心,環境在其次。把自己放進真空罩子里不就真靜無菌了嗎?其實,這樣的環境雖然寧靜,假如不能忘卻俗世事物,內心仍然會是一團煩雜。何況既然使自己和人群隔離,同樣表示你內心還存有自己、物我、動靜的觀念,自然也就無法獲得真正的“寧靜和動靜如一”的主觀思想,從而也就不能真正達到身心俱寧的境界。

真正的心靜之人,對于外界的嘈雜、喧囂具有極強的免疫功能,他們耳朵根子聽東西就像狂風吹過山谷造成巨響,過后卻什么也沒有留下一樣;他們內心的境界就像月光映照在水中,空空如也不著痕跡。如此一來,世間的一切恩怨是非,便都宣告消失了,這才是真正的物我兩相忘。

當然,以現實狀況來看,絕對的境界,即人的感官不可能一點也不受外物的感染,但要提高自身的修養,加強意志鍛煉,排除私心雜念,建立高尚的情操境界卻是完全可能的。

你只看到了危機,卻沒有看到轉機

不可否認,人生中的確會有危機出現,但大多數都是由于過得不夠充實引起的,只要在生活中認真做好每一件事,不虛度光陰,你大概是不會遭遇所謂的危機的。

可是,如果我們總從壞的一面看問題,就難免會焦慮不安,久而久之,內心被憂慮腐蝕,進取心受到損耗,情況也就變得越來越糟糕。

意大利龐貝城中有位賣花女,名字叫作倪娣雅。她雖然自幼便雙目失明,但卻從不自怨自艾,也沒有自我封閉,而是勇敢地選擇去面對,她告訴自己要像常人一樣自食其力。

那日,維蘇威大火山爆發,整座城市籠罩在濃煙和塵埃之中,龐貝城遭受著空前的災難。是時,正值漆黑的午夜,驚慌失措的居民跌跌撞撞尋找出路,卻始終無法走出“迷宮”。

倪娣雅一直生活在黑暗之中,這些年來又一直在城里賣花,她的不幸反而成了大幸,倪娣雅依靠自己的觸覺和聽覺找到了求生之路,與此同時,她還救出了許多市民。

上蒼真的很公平,命運在向倪娣雅關閉一扇門的同時,又為她開啟了另一扇門。世上的任何事物都是多面的,我們所看到的往往只是其中一個方面,這個方面讓人痛苦,但痛苦大多可以轉化。有一個成語叫作“蚌病成珠”,這是對生活最貼切的比喻。蚌因體內嵌入沙粒而痛苦,傷口的刺激使它不斷分泌物質療傷,待到傷口復合時,患處就會出現一粒晶瑩的珍珠。試想,哪粒珍珠不是由痛苦孕育而成的呢?

一個公司的總裁因自己年事已高,想要找一個合適的人接替自己的位置,但卻一直都沒有找到適合的人。一天,他開車回老家正巧碰上一個年輕的小伙子喜氣洋洋地慶賀自己的新房落成。院子里擠滿了前去慶賀的老鄉,大家舉杯交盞,一派熱鬧景象。這位總裁也前去湊熱鬧,正當大家開懷暢飲時,只聽轟隆隆一聲巨響,新蓋的房子倒塌了。所幸的是并沒有人受傷。這時年輕人的父母號啕大哭,眾鄉親也為這年輕人嘆息,沒想到年輕人舉起酒杯對大家說:“沒關系,這房子塌了,說明我將來一定會住上比這更好的房子。如果不塌,說不定我一輩子都得住在這房子里,不想努力了呢!來,為我今后更好的生活干杯!”鄉親們聽他這么一說也都不再嘆息了,大家繼續暢飲,一直鬧到了晚上。總裁回到家說起這事,才從家人的口中得知:這位年輕人高考失敗后,出門打工,并用自己掙來的錢養活父母,給自己蓋房子。其中,他吃了不少苦,但從來沒聽說他報怨過。于是,這位總裁回公司之后,馬上就給這個年輕人寫了一封信,請他到公司任職,并不斷地培養他。總裁退休時極力推薦這位青年,卻遭到了董事會的一致反對。因為,董事會成員認為這位年輕人學歷和閱歷都不夠,不足以勝任總裁之職。但這位總裁說:“一個人的學歷和閱歷可以慢慢學,慢慢增長。但一個人的樂觀心態是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樹立起來的,我選擇他正是因為我知道他不管在什么情況下都不會對自己失去信心,更不會對公司失去信心?!弊罱K,這位年輕人贏得了董事會成員的認可,并在以后的日子里引領公司在紛繁復雜的商業大潮中樹立起了自己的品牌。

一個人能夠笑對災難,就更能夠輕易獲得機遇之神的垂愛。因為誰都喜歡微笑著的面孔,包括機遇。

出現危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被危機弄得焦躁不安、驚慌失措,甚至自暴自棄。危機未必就是壞事,它有時反而會成為一個新的契機。所有的壞事情,只有在我們認定它不好的情況下,才會真正成為不幸事件。

面對陽光,你就看不到陰影。只要凡事肯向好處想,自然能夠轉苦為樂、轉難為易、轉危為安。

就業不難,前途其實就在你心里

小張因為沒有考上理想的大學,高中畢業以后只身來到北京打拼,在中關村做起了電腦銷售員。一年暑假期間,大批應屆畢業生進入電腦城,他們的工資要求比小張還低,而且業務水平也不弱,欠缺的只是一點經驗而已。老板便找了個理由,讓小張“卷了鋪蓋”。隨后的兩個月,小張一直為找工作而奔波,然而,不是用人單位嫌棄他的學歷,就是小張覺得待遇太差,兩個月下來,小張依然沒有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就這樣,他除了找工作整天無所事事,再后來,小張干脆窩在了網吧里,情緒越來越糟糕,經常對身邊的朋友使臉色、發脾氣。

無獨有偶,北京姑娘小黎也出現了類似情況。職高畢業以后,在兩年間,她換了12份工作,最長的也不過干了三個月,最短的還不到一周,目前仍處于求職狀態。如果有人問她原因,她就會掰著手指數落以往老板的“罪狀”:工作累,要出差;工資給得太低了;公司食堂飯菜差,同事不好相處……用小黎朋友的話來說,她找份工作簡直比找對象都挑剔。

小張和小黎身上出現的情況,其實就是人們常說的“就業焦慮癥”。據相關消息稱,我國每年大約都會有近百萬的應屆畢業生無法在當年找到工作,這既與客觀環境有關,也有當事者本身的原因。

在很多畢業生看來,書中自有千鐘粟,十幾年寒窗苦讀,換來的就應該是每月萬兒八千的薪水待遇。很多人找不到工作或是連續跳槽,就是因為嫌棄薪水太低,用他們的話來說,“我堂堂的一個大學生(碩士、博士),怎么能這么低就?蹴而與之可不羞?”而在用人單位看來,這些人沒有豐富的工作經驗,還需要公司手把手培養,培養起來說不準又要跳槽,所以在沒有做出業績之前,根本無法給高薪。于是在“各不相讓”的情況下,這些人索性就將“尋找高薪進行到底”,結果直到現在還賦閑在家。煩躁、郁悶、不甘每天騷擾著他們,讓他們越發地不自信起來,以至開始擔心:自己是不是就永遠找不到一份工作了?

還有一部分人就如上文中的小黎一樣,是出生在大都市的人,本身學歷不高,但對工作的期望值卻很高,對工作有明確的要求:諸如月薪多少以上、坐辦公室、不上夜班、最好不要加班、不出差等,不符合條件的不去,寧愿在家閑著。事實上,這種心理其實也是就業焦慮癥的一種,從內心來說他們害怕競爭,也害怕找個不如別人的工作會丟臉,在家待著最起碼表明是自己看不上那些工作,而不是找不著“好工作”。

其實,適度的擔心也無可厚非,有所追求也不算錯,但起碼應該對現狀有個正確的認知??陀^地說,現代人的就業壓力非常大,競爭更是非常激烈,這就更要求人們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別為工作而過分焦慮,要緊的是把當下的事情做好。

擺正心態,你的愛情總不會太遠

近年來,社會上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有著高學歷、高收入、高職務,但在感情上找不到理想歸宿的大齡青年,即“剩男剩女”。隨著“90后”逐漸進入適婚年齡,“80后”的“剩男剩女”成了一個社會問題,這種現象使越來越多的人對結婚產生了一種焦慮癥,那些本應快樂團圓的節日也逐漸成了這些單身者的一種負擔。

單身者們雖然自詡為“貴族”,其實大多數人心中都承受著較大的壓力,這些壓力可能來自父母,也可能來自身邊的同事、朋友,亦有一部分是來自他們自己。從心理上說,相比夫妻或者戀人,單身男女在情感傾訴與釋放壓力方面更加困難,而且還會隨著單身時間的延長而受到越來越大的婚姻壓力,因此,“剩男剩女”比較容易產生孤單、寂寞、冷淡、焦慮、壓抑等負面情緒。長期獨居的生活,還會讓他們的社交能力逐漸退化,性情變得孤僻,更重要的是,缺少伴侶的生活,會讓人的幸福感變差,這是事業的成功、朋友的關懷所無法替代的。從生理上說,單身過久的男女也容易受到疾病侵襲。

在某國企工作的小陳人長得漂亮,工資也高,卻一直都沒有交到合意的男朋友。一談到感情問題她就愁眉不展,她說:“前不久剛剛過完30歲的生日,猛然發現自己真是‘剩女’了,看看我身邊的朋友和同事,“90后”的小妹妹都開始談婚論嫁了,而我還是孤家寡人?!?

小陳日常工作繁忙,按理說應該是非常期盼周末到來的,可是她的周末卻是灰色的?!耙坏街苣?,我只能蒙頭大睡,或是在家里看書聽歌。因為我是外地人,在北京這邊沒有親人,同事、朋友一到周末都成雙結對地出去玩了,就我孤零零的一個人,一想到這兒,我連跳樓的心都有了。

“去年國慶節,我沒敢回家。因為一回家,父母和親戚肯定又要為我張羅相親。起初,我的積極性也挺高??粗磉叺呐讯颊业搅藧廴?,說實話我也有點著急。為了趕上相親時間,我總是提前打理公司業務,甚至提前回老家。但是,每次相親回來,我都有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我不喜歡這樣的方式——兩個陌生人一見面就像做買賣似的,從父母、房子、車子、票子開始談。后來,我再也沒有興趣相親了,干脆以公司業務忙為由搪塞過去。這讓爸媽更加著急,他們就給我打電話,發短信,真的令我挺心煩的,所以去年國慶節索性沒回家。不過說實話,這個長假過得非常凄涼。后來我實在熬不住了,打電話給朋友,哭著說:出來陪我聊聊天吧!

“我真的不想再一個人吃飯,一個人逛街,一個人看電影,一個人旅游,一個人發呆,真想找個好男人談戀愛??!”小陳心酸地表示。

為感情問題而發愁的豈止是女性,大齡男性也不例外。

小千與初戀女友分手以后便開始埋頭打拼,待到事業小有所成以后才發現,自己的年齡已然不小了。經人介紹,他曾相過幾次親,但結果總是不能令人滿意——喜歡他的他不喜歡,他喜歡的人家又對他不感興趣?,F在在小千心里,找個好女人結婚的愿望越來越迫切,然而心急又有什么用?夜深人靜之時,想起與前女友當初的情景,感慨周圍男女成雙結對,小千總是十分痛苦,輾轉難眠。時間長了,就表現出神經衰弱,沒有食欲、頭痛、精神恍惚等癥狀,導致無法正常工作。

其實,單身男女們最該做好的就是心理調節,以一個正確的態度看待自己的情感問題,認識到自身存在的問題,問一問自己究竟要什么。另外,可憐天下父母心,父母著急催促也實屬自然,此時需要單身男女通過成熟而有效的溝通,或讓親友了解自己正在努力追求幸福,或讓他們了解自己的戀愛觀,接受自己的現狀,理性地面對問題。

事實上,只要你還篤信愛情,只要你不太苛求,擺正心態,正確面對生活,與你匹配的他(她)出現是遲早的事。說不定下一秒,你就會在街頭拐角處與他(她)相遇。

生活中的小事,沒必要去較真

大多數人的生活都是瑣碎的,所遇到的事情也都是細小的。對于這些小事情,我們要以一種包容平和的心態去面對,學會看開、看淡、看遠、看透。唯有如此,我們才會享受到生活本應有的快樂。

卡戴珊是一名職業校對員,她曾經校對過的刊物書籍數不勝數。因為職業習慣,即使是在生活中,卡戴珊也會不自覺地檢查單詞拼寫以及標點符號是否書寫或者表達準確。當別人講話之時,卡戴珊總在考慮他們的發音是否正確,停頓是否恰當。

有一天,卡戴珊去附近的教堂做禮拜,在聽牧師朗讀一段贊美詩時,卡戴珊忽然聽到他讀錯了一個單詞,她馬上就覺得渾身非常不自在,一個校對員的聲音在她心里不停地說道:“他讀錯了!牧師居然讀錯了!”

這個時候,一只小飛蟲從卡戴珊眼前慢慢飛過,在她的耳邊突然響起了另一個更為清晰的聲音:“不要盯著小飛蟲,忽視了大駱駝?!睂ρ?,怎么能由于一個小錯誤而忽視了整段贊美詩?飛蟲在卡戴珊面前稍作停留,然后徑直飛走了??ù魃阂埠芸炀突謴土似届o。

是啊,因為一個“小飛蟲”就忽視了整段贊美詩,顯然是得不償失的,所以請別讓小事干擾了我們的正常生活。

假如我們對生活中諸如穿鞋、走路這樣的瑣碎小事也怒氣不止,斤斤計較,那么心靈就不會得到安歇,也不會變得輕松,甚至會給自己戴上沉重的枷鎖。

一旦出現了令人心煩的事情,我們一定要學會忍讓與克制,懂得適時“化干戈為玉帛”,不要讓那些無關緊要的小事破壞自己的心情,只有這樣我們才會讓內心充滿愉悅與平和。

生活中的小事,其實根本就沒有必要較真,學會寬宏大度,學會理解、體貼他人,以誠待人,以情感人,不要總是對一些小事耿耿于懷,有時換個角度思考一下問題,也許就能獲得另一種收獲。

而那些總為小事傷神的人,他們的一生是焦躁的、煩惱的,也難以獲得心靈的安定。其實,我們與其將時間浪費在瑣碎的小事上,讓這些小事耗費我們的精力,破壞我們的情緒,還不如忽略它們,專注于自己的事業。

我們要學著將心靈的雜草鏟除

當你發現自己被各種瑣事捆綁得動彈不得的時候,難道你不想知道是誰造成今天這種局面的嗎?是誰讓你昏睡不已?答案很明顯——是你,不是別人。昏睡中忙碌著的你我,必須學會割舍,才能清醒地活著,也才能享受更大的自由。

大家都有這樣的體驗:從早到晚忙忙碌碌,沒有一點空閑,但當你仔細回想一下,又覺得自己這一天并沒有做什么事。這是因為我們花了很多時間在一些無謂的小事上,泛濫的忙碌只會讓我們失去自由。

《時代雜志》曾經報道過一則封面故事——“昏睡的美國人”,大概的意思是說:很多美國人都很難體會“完全清醒”是一種什么樣的感覺。因為他們不是忙得沒有空閑,就是有太多做不完的事。

美國人終年“昏睡不已”,這聽起來有點不可思議。不過,這并不是一個好玩的笑話,這是一個極為嚴肅的話題。

仔細想一想,你一年之中是不是也像美國人一樣,沒多少時間是“清醒”的?每天又忙又趕,熬夜、加班、開會,以及那些沒完沒了的家務,幾乎占據了你所有的時間。有多少次,你可以從容地和家人一起吃頓晚飯?有多少個夜晚,你可以不擔心明天的業務報告,安安穩穩地睡個好覺?應接不暇的雜務日益成為艱巨的挑戰。許多人整日行色匆匆,疲憊不堪。放眼四周,“我好忙”似乎成為了一般人共同的口頭禪,忙是正常,不忙是不正常。試問,還有能在行程表上擠出空檔的人嗎?

奇怪的是,盡管大多數人都已經忙昏了,每天為了“該做什么”而無所適從,但絕大多數的人還是認為自己“不夠”。這是最常聽見的說法,“我如果有更多的時間就好了”“我如果能賺更多的錢就好了”,好像很少聽到有人說“我已經夠了,我想要的更少”!

事實上,太多選擇的結果,往往是變得無可選擇。即使是很小的事情,都在拼命消耗著人們的精力。根據一份調查,有50%的美國人承認,每天為了選擇醫生、旅游地點、該穿什么衣服而傷透腦筋。

如果你的生活也不自覺地陷入這種境地,你該怎么辦?以下有三種選擇:第一,面面俱到。對每一件事都采取行動,直到把自己累死為止。第二,重新整理。改變事情的先后順序,重要的先做,不重要的以后再說。第三,丟棄。你會發現,丟掉的某些東西,其實是你一輩子都不會再需要的。

天空廣闊能盛下無數的飛鳥和云,湖海廣闊能盛下無數的游魚和水草,可人并沒有天空開闊的視野,也沒有湖海廣闊的胸襟,要想能有足夠輕松自由的空間,就得拋去瑣碎的繁雜之物,比如無意義的煩惱、多余的憂愁、虛情假意的阿諛、假模假樣的奉承……如果把人生比作一座花園,這些東西就是無用的雜草,我們要學會將這些雜草鏟除。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延长县| 宿州市| 昌图县| 合川市| 洪湖市| 扶余县| 尖扎县| 无锡市| 临西县| 四平市| 阿拉善盟| 手游| 石首市| 甘洛县| 广丰县| 和平区| 泊头市| 车险| 高尔夫| 澄江县| 交城县| 邢台县| 九寨沟县| 汉川市| 庆城县| 延吉市| 射阳县| 开远市| 军事| 海晏县| 同德县| 迁安市| 上杭县| 盐池县| 那坡县| 汝阳县| 隆安县| 绩溪县| 沁水县| 桃园县| 辉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