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為你的深夜放一束煙火
- 劉同
- 3348字
- 2022-09-30 14:45:59
Chapter 01
你快樂嗎?
我常常會在突然停頓而產(chǎn)生的安靜間隙問自己一個問題。
這個問題出現(xiàn)在我各種年齡之中,五歲,十歲,或十八歲,或三十歲。直至今日,這個問題依然會在突然的安靜之中跳出來。
更準確來說,這個問題并不是我想問自己的問題。
不是感覺到安靜的那個我問自己的問題,雖然它發(fā)出的確實是我的聲音。
這個問題就像一個永遠在旁觀我的陌生人,當我熱烈盡情地投入各種事物的時候,它從不打擾我。
只有在我一個人站在陽臺上,突然面對夕陽滿布的城市時。
在我一個人爬山,突然刮來一陣風時。
當我靠著游輪的欄桿,一個人盯著海面的月光時。
這時,巨大的安靜就像穹頂一樣籠罩四下,整個世界鴉雀無聲,這個問題便走近了。
一個聲音突然在耳邊響起,也可能是在腦子里或心里響起。
但無論來自哪兒,我都能聽得很清楚,那個聲音在問:你到底在想什么?
這個問題剛出現(xiàn)的時候,我聽不懂。
你到底在想什么?
小時候的我,腦袋一片空白,我在想:這個問題究竟是什么意思?
慢慢長大了,當這個問題再響起時,我若有所思。
我到底在想什么?
我在想我是誰。
我在想我能走到什么地方去。
我總覺得自己不開心,但我并不知道我為何不開心。
我覺得自己日常焦慮痛苦,卻不知道這種焦慮痛苦來源于何處。
我意識不到自己活著的積極意義,反正日子一天一天地過,又在一天天的挫折中迎接著下一日的來臨。
在我短暫的人生里并沒有獲得過真正值得放煙火的肯定。
我的人生似乎只是別人每日拿著我與同齡人相比較。
我坐在爸爸的單車后座,看著開車的人從我們身邊經(jīng)過。
為了讓我讀更好的學校,我媽在電話里不停托人找關(guān)系。
如果社會是一幢摩天大樓,我和爸爸媽媽住在哪一層呢?
他們每天忙碌辛苦,告訴我人生唯一的出路就是認真念書。
為了不讓他們失望,我總是假裝很認真。我高三前所有在學校讀書的時間,大概有80%的精力都花在了“假裝努力學習”上。
我很清楚自己沒有讀書的天賦,但為了不讓親近的人失望,唯有假裝努力。
假裝給他們看,哪怕失敗了,我也盡力了,不是嗎?
所以當我拿出糟糕的成績單時,他們的失望比我更甚。
我早就知道自己的結(jié)果,并不是等分數(shù)出來的那一刻。只是我無法提早告知他們。
陪著演戲,到最后一刻,我假裝是命運的捉弄,其實我手里的劇本早就寫好了,不是嗎?
迷茫混沌之間,那個聲音常常會響起:你到底在想什么呢?
那時我就會想:誰能來幫我呢?我能遇到一個怎樣的人呢?我能像他們一樣生活嗎?我能離開這里,去往更遠的地方嗎?
想抖落身上五百年的積灰,想一個翻身躍到九霄云外,想大吼一聲讓今生的睡夢驚醒,想換另一種人生施展身手。
我總覺得另一個世界里的我,應(yīng)該會比這個世界的我厲害很多吧——也只能這么想,才能堅持一個人走更長的路程。
另一個世界的我會更得體一些,朋友會更多一些,說話更篤定一些,做事更讓人信任一些。這樣的我肯定會在某個時間回來救我吧。
現(xiàn)實殘酷,美夢無法持續(xù)。
我只能告訴自己——既然我知道那個世界的人也是我,那這個世界的我應(yīng)該也能努力成為那樣的人。
我想我得把自己的人生過得有意義了,不能再配合所有人的期待演戲,日復(fù)一日等待天明了。
再這么下去,人生就醒不來了。
對,活著。
我要做的事應(yīng)該是真正地活著。
活著。不僅是沒有死去,而是能像有些人一樣為擁有生命而感到慶幸。僅是還有一口呼吸,而是我很想去感謝每一口新鮮的空氣。
稍微比此刻熱烈,比此刻積極,也稍微比以往矯情,比別人更在意自己的感受。
哪怕回答別人提問的時候聲音能更響亮一些,如果能被更多人記住,讓別人提到自己的名字時會洋溢出一些喜悅,那就更好了。
突然就想起,就像聽到一首能放下手頭一切事情的歌,看到一篇想要找尋作者的文章,讀到一句想要抄寫下來的詩,喜歡上一個想了解其所有過往的人,迷上并決定去學習某種愛好,內(nèi)心就像平靜的湖面被投入了一塊石子,動蕩不已。
雖然一時看不清到底是我們喜歡的東西過于有魅力,還是我們本身就具備成為他們的能力,但等到水波不興,萬籟寂靜,你趁著月色再去看倒影,那便是你的真實內(nèi)心。
別懷疑,別再小心翼翼,一旦時間久了,你便誤以為自己配不上這種熱情。
還在簽名檔大方寫著“一介凡人,甘于躺平”。
躺平并不顯得得體,尤其是你從未向自己,或向世界展示過一丁點的盡力。
哪怕是我今天寫下這篇文字,我都在思考,這些年我到底改變了多少。
從大學畢業(yè)到今天,過去的十八年,卻只像生命里被偷走了一瞬間。
時間真的過去了那么久嗎?我真的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了嗎?
照著鏡子,我看自己,臉上褪去了青澀,多了老成。眼里還有光,只是兩鬢也冒出了幾根滄桑。并沒有被擊垮的疲態(tài)。
我慶幸自己在與時間的對抗中,暫時經(jīng)住了消耗。
這世間,真正經(jīng)不起消耗的,恐怕只能是時間本身。
如果要說這些年我明白了什么,我明白了沒有人能找到這個世界上真正的正確答案。但在尋找正確答案的過程里,我不停地在見識這個世界不為人知的各種面目。
我交往了一些朋友,付出了真心卻被傷害,覺得友情是最不可靠的東西。但現(xiàn)在的我卻不這么認為了,友情可靠與否無關(guān)緊要,而是人活在這個世界上為什么要靠友情?
我談過一些戀愛,總覺得自己找不到真正愛的那個,也不配成為別人最愛的那個,只好覺得愛情是奢侈的東西,總有些人是不配的,比如我。
時過境遷,一回頭,發(fā)現(xiàn)當初覺得一定不合適的,好像也沒那么鋒利了;覺得沒有話題就走不下去的,再聊起來,發(fā)現(xiàn)不用聊兩個人就這么待著也蠻好。那就處著試試看吧,然后也就走下來了。不是愛情奢侈,而是我曾經(jīng)看待愛情的角度偏執(zhí)。
我怕自己無法成為能把握機會的人,于是進入社會的早幾年,做過好些能把握住機會的事??焖僬J識一些人,快速做了好多事,快速得到了一些利益,大家覺得我真是一個很會把握機會的人。后來,我在不同的機會中疲于奔命,我發(fā)現(xiàn)我得到的東西不是靠自己一直的堅守與創(chuàng)造獲得的,而是靠別人的給予和自己的掠奪得到的。我覺得不舒服,也不安。
我終于明白,我并不想成為時刻把握機會的人,我只希望機會來的時候,它能看到我是所有做好準備的人里最不疾不徐、最踏實的那個。
畢竟,時代早就變了,以前比得更多的是機會和運氣,現(xiàn)在比的只有實力了。
站在時代的火山口,熱浪拂面,隨時都有被吞噬的危險。
可也因為站在這兒,沒有退到安全距離之后,才知道自己看到的是什么。
我是靠著自己的努力走到這兒的嗎?
我突然意識到,我是被“你到底在想什么”這個問題帶到這兒的。
這些年,我因為這個問題而去嘗試找到真正的答案。
后來才發(fā)現(xiàn)這個問題背后藏著很多其他的問題。
你在想什么?你人生每個階段想的事情是一致的嗎?為什么會突然改變興趣呢?
你能做到你想的事情嗎?你想過你能做到什么事情嗎?你的想法會損傷別人的利益嗎?
你的想法合理嗎?別人對你的看法有什么建議嗎?
如果別人看不起你的想法,你還會堅持嗎?給自己多久去堅持呢?有設(shè)置什么期限嗎?
你敢為你的想法付出什么代價呢?如果沒有破你的底線,是不是無論怎么辛苦都可以呢?
這些問題從我進入大學之后一直伴隨著我。
從郴州到長沙到北京。
從十八到二十八到四十。
從不諳世事到依然放肆。
從自己都不喜歡自己的少年到慢慢獲得很多人信任的大人。
從覺得自己會孤獨一生,到遇見了可以一直走下去的人。
這些問題的答案如人生的指路標,一直指引著我往某個方向走著,未來是否會走到終點,我不得而知,但我知道我能循著這些路標回到起點。
此刻寫下這些文字的我,正窩在劇組賓館十幾平方米的小房間里。
我正做著自己喜歡的事,和自己相信的一大群人剛跨過除夕。
明天我們還將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繼續(xù)奮斗。
就覺得一切真好。
十七歲的我覺得現(xiàn)在的我應(yīng)該比那時的他更得體一些,朋友會更多一些,說話更篤定一些,做事更讓人信任一些。
確實如此,我做到了,但是這些并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現(xiàn)在的我和那時的我想著的還是一樣的問題,依然在尋找著更準確的答案。
這些問題讓我很愉快,比那時的他要愉快很多。
所以我也想問問此刻正在看這篇文章的你:
你在想什么呢?
你每個階段想的事情是一致的嗎?
如果改變了,是為什么會突然改變興趣的呢?
如果沒改變,那你是否變得更自信了呢?
你能做到你想的事情嗎?
你想過你能做到什么事情嗎?
你的想法會損傷別人的利益嗎?
你的想法合理嗎?
別人對你的看法有什么建議嗎?
如果別人看不起你的想法,你還會堅持嗎?
給自己多久去堅持呢?
有設(shè)置什么期限嗎?
你敢為你的想法付出什么代價呢?
如果沒有破你的底線,是不是無論如何辛苦都可以呢?
你快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