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出版說明

南懷瑾先生一生致力于傳播中國傳統文化,他的論述涉及的學問領域之廣,作品的影響力之大,在當代都是首屈一指的。南懷瑾先生的作品,素來有深入淺出、通俗易懂的特色,但是畢竟體量宏富,萬象森羅,已正式出版的中文簡體版作品超過五十種,總字數近千萬,且以分門別類的專著為主,因而對于一般讀者來說,閱讀的門檻和壓力還是有的。

我們策劃這套書的目的,是為廣大讀者提供一種更輕松、關聯性更強的閱讀體驗,也希望有更多新的讀者通過這套書走近南懷瑾先生,走近中國傳統文化。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我們為每一本書設定了一個主題。每個主題一方面對應著南懷瑾先生作品中的一個重要內容板塊,另一方面對應著與讀者的關聯性。每一本書一般由幾個章節構成,每一章聚焦全書主題的一個方面,由幾篇文章構成。每篇文章由標題引領一個相對完整和獨立的敘述,大部分文章篇幅在三千字左右。每篇文章素材的選擇,遵循知識性、趣味性和啟發性三個原則。我們力求讓每一篇讀起來都是“散文”的體驗,體量輕小,易于閱讀和歸納理解,而篇章之間又組成更大的敘述和主題,讓讀者有層層漸進、步步深入的體會。

具體到《正道的謀略》這一冊,關注的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有關做人成事策略的話題,側重于傳統謀略智慧對個人在日常生活中做人做事的啟示。以儒家精神來看,即是所謂“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成才路徑;從道家思想切入,則是關于“立身與事功”“出世與入世”“內圣與外王”“陰謀與陽謀”“王道與霸道”,乃至“領導學”“帝王學”“縱橫術”等內容。我們整理南懷瑾先生的著述,綜合儒道兩家的內容,將本書分為七個單元,分別講解“原則與目標”“規律與手段”“道德與利益”“言行與舉止”“先學做下屬”“再學做領導”“用人”七大板塊內容,統稱為《正道的謀略》。

如此劃分、命名,有如下幾點原因。

其一,在選材上,本書收錄的內容以道家思想為主。南先生認為,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儒家只是諸子百家之一,孔孟思想雖然偉大,卻不能代表中國文化的全部。事實上,道家、墨家、縱橫家、陰陽家等學派,始終影響著中國社會歷史。兼收并蓄,雜用百家,才是面對一切現實問題的正道。

其二,從源頭看,儒道兩家本是同根同源。本書的七個單元,向讀者呈現了道家打造的成才之路,它與儒家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有相通之處,但更偏實用。南師認為,每當中國進入混亂變動時期,真正出來力挽狂瀾、功成名就而又能全身而退的,大多是道家人物。道家學說的精髓在于既能入世也能出世,它真正平衡了進退顯隱的矛盾,既有理論深度,又能有效解決現實問題。活用道家的人,不會成為百無一用、空談理想的書呆子,也不會失去入世成事的動力。

其三,道家思想素來被誤認為是陰謀的鼻祖。一說到老莊,人們就聯想到謀略,進而聯想到陰險圓滑、工于心計、慣用權謀。在南師看來,這種觀念錯誤得很嚴重。陰陽是一體兩面,本無善惡。無論陰謀陽謀,都要活用。道家主張用謀略要以誠懇之心為大原則,而不提倡專以陰謀害人,實則是教人遇事不可勉強用事,要懂得順勢而為。

其四,每一代人的生活環境各不相同,而做人成事的規律、原則是相通的。儒道思想雖誕生于古代,書中的事例也多為史事,但對當代讀者同樣有極大幫助。如前四章可以啟發年輕人做好職業與人生的規劃,切合時代的需要;五、六兩章為年輕人工作、創業、帶團隊、與人協作提供了必要的幫助;第七章隨處可見傳統文化中有關人才的選拔、培養與考核的智慧。凡此種種,讀者皆可靈活運用。

南懷瑾先生講述古代典籍的一大特色就是經史合參、知行合一,博雜的學問、義理的闡述,每每以歷代史實、自身經驗,以及他對人生、社會普遍規律的洞見為注解。在南懷瑾先生的講述中,古代典籍不再是遙遠過時的陳舊文句和了不相關的生硬理論,而成為我們可學可用的智慧啟迪。

本書所收的文章,有的來自南懷瑾先生著作中的完整篇章,我們只在原文基礎上精簡行文、重分段落、重擬標題等。有的文章是從多部作品中摘選、銜接而成,以便用一篇文章較完整地討論一個話題,為了前后銜接得當,個別語句的順序、措辭有調整。每一篇文章之后,注明了所選素材的出處。

此書能夠出版,承蒙南懷瑾先生嫡孫暨法定繼承人溫州南品仁先生與南懷瑾文教基金會的信任與支持,特此致謝!

北京磨鐵文化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南懷瑾系列作品編輯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安县| 尚义县| 英山县| 芦溪县| 五河县| 武义县| 葵青区| 工布江达县| 泸州市| 珠海市| 苍南县| 通化县| 泗洪县| 满洲里市| 肇州县| 阜康市| 金溪县| 华亭县| 江油市| 彭山县| 女性| 嘉黎县| 秦皇岛市| 汉川市| 鹿泉市| 临武县| 财经| 临澧县| 都江堰市| 探索| 峨山| 桐乡市| 建宁县| 平江县| 大连市| 乌拉特后旗| 蕲春县| 宁陵县| 田林县| 雅安市| 衡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