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懷瑾系列:正道的謀略
- 南懷瑾講述
- 785字
- 2022-09-29 19:00:36
要自重不要自尊
我們人之所以有文化,尤其是中國文化,就是要扶助弱小,看到可憐的就要幫助,這是仁愛慈悲,是人文文化的真諦。以《列子》看來,“勝者為制”那是禽獸哲學。日本人翻譯叫“達爾文”,我常常想,要翻成“達爾昏”才對,昏頭昏腦,沒有搞清楚。的確宇宙間是弱肉強食,不但動物如此,植物世界也是這樣,整個宇宙所有生物都是以強凌弱。但是人類文化教育我們對待弱者更要愛護、保護,使他生存,這是人文文化同禽獸文化不同的地方。
“人不尊己,則危辱及之矣。”一個人活在社會世界上,不受人尊重是危險的,也會遭致恥辱。人要能夠犧牲自我,幫助別人,愛護別人,更要幫助危難中人,才能得到別人的尊敬。所以得來不易,代價也不小。拿佛家講就是慈悲,儒家來講就是仁義。
說到“尊己”,有兩個翻譯名詞非常不好,一個是“自尊心”。什么叫自尊心?就是我慢,傲慢,在我們自古的文化里是不用這個名詞的,因為會使人走上錯誤的路。另外一個是“值得我驕傲”。中國人如果自己驕傲,那是很可恥的。其實是翻譯得不通,西方文化當年翻譯過來,不是學問很深的人翻譯的,都是年輕懂幾句洋文隨便翻譯的,后來用慣了。其實中國人不會說自我驕傲的,而是用四個字“足以自豪”。“自豪”兩個字就對了,“驕傲”就不對。自尊心的翻譯,應該是“自重”,就是孔子講的“君子不重則不威”,自己尊重自己才是自尊嘛!當年因為翻譯不慎重,東西的文化都沒有通,看起來是個小事,卻影響我們國家民族文化之大無與倫比。所以你們做翻譯的要特別注意,不要隨便翻。
所以人真想得到別人尊重,先要自尊,拿現在話講,就是自重;更要先尊重別人,別人才會尊重你。如果罵人,討厭別人,以為是自己的自尊心,拿宗教來講,別人都逃避你,你已經陷入了孤立地獄,自己還不知道。所以,不尊重人而希望人尊重你,那是不可能的。人要讀書,讀書不是為知識啊!是要回到自己身心上用,這才叫學問。
(選自《列子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