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啟蒙·生意·政治:開明書店史論(1926—1953)
- 邱雪松
- 767字
- 2022-09-29 10:44:52
第一章 開明書店的誕生
1926年7月30日,上海《申報》登載了一則題為《開明書店明日開幕》的廣告:
本埠寶山路寶山里開明書店,系由新女性社改組,因原有范圍狹小,不敷展布,特添招股本,擴充范圍,經營出版事業。聞主持其事者,均系新文化界巨子。出版書籍雜志,對于實質形式,并皆注重,其定期刊物除原有之《新女性》外,并擬新出月刊一種,定名《一般》,專供中等學生及一般智識階級之閱讀,以新文學家夏丏尊為主任編輯,定于九月五日發行創刊號。國立北京大學研究所出版之《國學門周刊》,為研究國故學之重要刊物,近因北大經費支絀,特由研究所主任沈兼士委托該書店發行。其余出版書籍,除舊有之《婦女問題研究會叢書》外,聞上海之《文學周報社叢書》,北京之《狂飆社叢書》,江灣復旦大學黎明社之《黎明叢書》,北京大學研究所之《國學門叢書》,均已與該書店訂約,托其發行。最近出版者,有文學周報社之《列那狐的歷史》,婦女問題研究會之《與謝野晶子論文集》,又名小說家葉紹鈞之創作集《城中》,名畫家孫福熙之游記集《歸航》,亦已由該書店印就,不日發行。此外各地學術團體及著作家,因該書店信用確實,完全注意文化事業,均愿將著作托由該書店出版,前往接洽者甚眾。現聞該書店內部已經組織就緒,定于陽歷八月一日正式開幕。開幕期內,特售廉價一月,書籍雜志,概照原定實價八折,并另贈長期優待券云。
通觀全篇,處處著力強調開明書店與新文化人士及團體的密切關系,以此彰顯出版社的定位與意義。從“行業”的角度講,開明書店的創立因應了新文化力量沖擊出版界,導致行業格局劇變的大浪潮。從“人”的角度看,開明書店的創立是上層知識精英與中下層知識分子在啟蒙理念、方法、進程等諸多領域由合作到對話,最終分道揚鑣的結果。可以說,開明書店是在“行業大勢”與“人情關系”兩者的相互糾合中誕生的,其間的復雜吊詭之處,頗值得深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