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田毅:革命母親

田毅檔案

田毅 女,原名田月瑞,1921年出生,山東慶云人,中共黨員。1941年參加革命,任慶云縣二區婦聯主任。1946年底參加山東渤海軍區教導旅,歷任班長、文教、出納、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檢察院干部。1986年離休。2013年9月去世。

我的母親叫田毅,1921年出生,抗日戰爭時期就參加了我黨的地下工作,1946年底參加山東渤海軍區教導旅,在第3團女兵班任班長。

母親是慶云縣東后馬村人,村里大部分人姓馬,沒有多少姓田的。聽母親說,姥爺是個大字不識一斗的農民,靠起早貪黑種地節儉度日。姥姥勤奮善良、心靈手巧,雖未讀過書,但自幼便會畫畫、刺繡。他們一共養育了5個孩子,母親是老小,因為孩子多,生活非常艱難。

1937年,母親考上慶云中學,不久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爆發了,學校被迫解散。那時三舅田榮先已經參加了革命,家里經常來一些地下工作者,動員母親參加革命。因此,母親從1941年就開始做地下工作,給黨組織送信,當通信員,1944年夏天正式參加了革命隊伍。

慶云是我黨冀魯邊區老根據地。日本人投降后,慶云的政權就一直掌握在共產黨人手中,而與慶云東部接壤的無棣縣則是敵占區,國民黨的保安6旅一直盤踞在那里。1945年春節后的一個夜里,母親不幸被捕。當時她腿疼不能走路,組織上便讓她騎著一頭小毛驢,部隊過敵占區時被敵人發現,打了一陣槍,慌亂中母親與同志們走散,小毛驢一叫,被敵人發現,結果被抓。敵人問她是干什么的,她不說,于是就把她吊起來打,手勒得骨頭都露了出來,但她始終沒有暴露自己的身份,最后敵人把她關進監獄。因為她剪了個學生頭,敵人就說她肯定是共產黨,其實當時母親還不是共產黨員。和她關在一起的一位女共產黨員在新中國成立后當了天津市領導,還來找過我母親。母親原來叫“田月瑞”,“田毅”這個名字就是那個阿姨在監獄中改的,她說:“女孩子里像你這么堅強的很少見,我給你改個名字,就叫‘田毅’吧?!?/p>

母親在監獄里被關了8個多月,直到1945年9月無棣解放時,才被救出來。出獄后,組織上便分配母親在區里工作。山東渤海軍區教導旅干部大隊到慶云擴軍時,因為工作上的交往,母親認識了我父親。

我父親原名劉樹蔭,參加革命后改名劉一村,1938年在家鄉安徽樅陽參加新四軍,193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經擔任中共射陽縣區委書記,1945年12月從蘇北赴山東后擔任中共商河縣委組織部長。1946年底,山東渤海區大擁參時,我父親率領商河的翻身農民一起參加了渤海軍區教導旅,任渤海軍區教導旅第3團政治處副主任,來到慶云練兵時認識了我母親。

父親1910年11月出生,大我母親11歲。他們是1947年10月西征前在慶云結的婚,介紹人是于俠將軍。于俠將軍是位老紅軍,當時任渤海軍區教導旅第3團(后來的第18團)政委。

父親自幼聰慧,讀書用功,是個秀才。本來民國已經不興考秀才了,可是鄉里還是要考,只有中了秀才才有資格在鄉里教書。全面抗戰爆發后,父親帶著村里26個人出來當兵。他們約定,只要遇到打鬼子的部隊就參加,剛巧遇到了新四軍。招兵的同志問他什么學歷,他說:“秀才算什么學歷?能算高小嗎?”人家嚇了一跳,說:“你何止高小??!”新四軍在江蘇鹽城組建軍部時,他因為文化程度高,被留在軍部工作。

1956年父親回老家探親,回來后感慨地說:“能活到今天真不容易,和我一起出來的那26個老鄉都發了烈士證。”所以,他經常教育我們,能夠活著已經很幸福了,不要和別人比享受、比待遇,要和別人比為國家做過多少事情。

母親告訴我:“第一次見到你父親時一點感覺都沒有。當時渤海軍區教導旅第3團進駐母親負責的聯防村,和你父親在工作上有聯系。在政委于俠的介紹下,我們兩人開始接觸。見面那天除了幾句工作上的話,再沒有話說;警衛員切了西瓜,兩個人也沒有吃;你父親走來走去,滿頭大汗;我也覺得很不自然,坐了幾分鐘就走了。接觸一段時間后,你父親提出想先寫一個結婚報告,怕以后打起仗來,他在團里,我在旅部,兩人就很難見面了,沒想到結婚報告送到旅部,教導旅政委曾滌馬上就批準了?!?/p>

田毅、劉一村夫婦與孩子

結婚也非常簡單,兩個人把被子抱到一起,在第3團團部駐地徐家村舉行了一個簡單儀式,就算結婚了。第二天母親才回家告訴家里人,姥爺還來部隊相了相女婿。結婚第三天,母親就隨大部隊出發了,開始不知道是去陜北,只說是“野外大練兵”。

父親講:“渤海軍區教導旅原本是準備到延安補充中央警衛團的,當時進行延安保衛戰,中央警衛團打得剩下人不多了。后來中央領導意識里還是要用第359旅老部隊,可當時第359旅南下北返后傷亡很大,中央軍委就決定把渤海軍區教導旅整建制給第359旅。緊接著部隊開始往西開拔。解放大西北的任務主要是第2軍和第6軍完成的,第359旅屬于第2軍。進疆后,民族軍、起義部隊加上第2軍組建了第22兵團,又以第22兵團為基礎建成了10個農業師,最后改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

當時教導旅第3團分配來12個女兵,編成一個班,母親擔任班長,馬素珍阿姨為副班長。大伙穿上新軍裝,顯得特別精神干練。這些女兵除了母親和馬素珍,其他年齡都不大,最大的只有20歲,最小的才13歲。部隊挺進西北過程中,女兵班主要做后勤工作。

1947年11月上旬,山東渤海軍區教導旅在河北武安召開交接大會,從此這支山東子弟兵部隊正式歸入西北野戰軍建制,改稱第2縱隊獨立第6旅,下轄第16、17、18團。

1947年12月下旬,獨6旅參加了西征路上的第一次戰役—運安戰役。1948年初,獨6旅在山西曲沃地區開展了以訴苦、三查為主要內容的新式整軍運動,部隊精神面貌煥然一新。2月下旬,獨6旅擊退國民黨陜西省保安6團,從天險禹門口強渡黃河,切斷敵整編第29軍劉戡所部退路,配合兄弟部隊取得了殲敵3萬的宜川大捷,改變了西北戰場的形勢。3月初,獨6旅隨縱隊主力挺進渭北,收復白水、韓城,攻克合陽。4月中旬,獨6旅又隨縱隊主力出擊西府,沿隴海鐵路和渭河兩岸阻擊敵裴昌會兵團,配合第1縱隊和第2縱隊主力攻克寶雞。之后,獨6旅在鳳翔西北地區掩護主力向東轉進。突圍中,獨6旅在荔鎮與國民黨重兵遭遇。為了掩護西北野戰軍總部突圍,獨6旅顧全大局,果斷出擊,死守陣地,損失較大。荔鎮抗擊戰打出了山東渤海子弟兵英勇頑強的戰斗作風和“顧全大局、無私奉獻”的老渤海精神,戰后彭德懷夸獎獨6旅“抗擊得好,抗擊得主動,第18團的同志每人記一大功”。此役,西北野戰軍共殲滅國民黨軍2.1萬余人,鞏固和擴大了黃龍解放區。獨6旅也付出重大傷亡,父親所在第18團團長陳國林、營長李文泉壯烈犧牲,有的連隊打得剩下18人還繼續堅持戰斗。

陳國林同志犧牲時,他的愛人張麗英獨自帶著兩個孩子:男孩叫“道生”,不滿3歲;女孩叫“紅艷”,不到1歲。當時戰況嚴峻,張麗英急得直流眼淚。母親二話沒說,把背包一扔,找了一塊小毛毯把紅艷一裹,背在身后,一手抱起小道生就上路了。她們在曲折不平的山路上不停地走,汗水把衣服都濕透了,天亮前終于將母子3人轉移到安全地方。當母親趕回女兵班的時候,身上只有一塊小毛毯,凍得打寒戰,第2營教導員的妻子王素華趕忙將被子蓋在母親身上,才熬過了那個寒冷的夜晚。

母親始終忘不掉在西征路上失去了第一個孩子,那是個男孩。孩子生下來后,母親體質很差,營養不良,沒有奶水,孩子也很瘦弱。當時天天行軍打仗,形勢很殘酷,為了行軍方便,母親只得忍痛把不滿月的孩子交給了當地一個老鄉。后來回去找時,孩子已不在人世。這是母親永遠也愈合不了的一個傷口。直到晚年,母親仍念念不忘我的哥哥。她說:“一定要找到他!即便是餓死病死,也要見尸??!”

1949年底母親隨部隊進疆,開始在新疆軍區工作,后來調入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政法部,再后來調到兵團檢察院工作,一直到離休。母親的老戰友馬金仙等幾位阿姨對我說:“因為你父親在兵團擔任領導,所以不許組織上給你母親提職,你母親也很自覺,那時的干部就是這樣?!?/p>

有一件事母親很有主見。兵團成立不久,全國都在學蘇聯英雄母親“多生孩子光榮”,父親是兵團政治部主任,就動員母親退職,回家生孩子、帶孩子,母親堅決不同意。母親說:“我決不放棄工作,就是離婚也不離開工作崗位?!备赣H一看母親這么堅決,只好說:“不退就算了,可我還怎么動員別人勤儉持家呢?!?/p>

20世紀90年代田毅與丈夫劉一村

從1954年10月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成立到1975年3月兵團被撤銷,我的父母親一直沒有離開過兵團。“文革”期間,父親被關押了整整9年。在那段艱難的歲月里,母親堅定地站在父親一邊,陪他挨斗,陪他下放勞動,一起住牛棚,父親走到哪里,母親就跟到哪里。母親說:“我相信你父親不是反革命,不是壞人?!蹦赣H的態度和做法深深感動著父親,給了父親活下去的勇氣和動力。

母親從小就教育我們不許亂花錢,不該拿的東西不能拿。有一次我們撿到幾元錢,非常高興,拿給母親看。母親說:“這錢不能要,因為是別人丟的,你們可以送到派出所?!边@件事對于我們很有教育意義。小時候我們穿的衣服經常是大哥穿小了弟弟再穿,只要洗得干干凈凈就行了。母親定了一條家規:“可花可不花的不花,可買可不買的不買?!蹦赣H回憶說:“我連一支好的鋼筆都沒買,辦公都是用蘸水鋼筆,衣服都是過去發的黃軍裝,補了又補,一直補了很厚,我們叫它‘傳家寶’?!钡牵赣H為我父親老家寄錢寄物、照顧家庭卻毫不吝嗇,一直到她去世。

母親到新疆60多年,只有1975年回過一次山東老家。那年我父親剛剛平反,補了10年工資。母親回到老家高興,見到親戚就發錢,最后我表姐直喊:不能再發了,再發回去的路費都沒有了。

母親回老家是我陪著去的,那時新疆到山東慶云的交通十分不便,路上走了半個月,回到老家其實只住了4天就走了。從此母親再也沒有回去過。

進疆后,我父親先后擔任過新疆軍區第22兵團第25師政治部主任、新疆軍區政治部組織部長、新疆農墾總局副局長、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副政委及黨委書記,離休前系兵團顧問組組長(副部級),2000年9月在新疆石河子去世,終年90歲。

我兄弟姊妹3個,哥哥在兵團民政局工作,弟弟現居成都,我在兵團辦公廳老干部處工作,都已經退休。

老年田毅

母親年老后愈發懷舊,想山東老家想得要命,天天念叨,想村里老家的小土墻、小土房,最想的是老宅子里的那棵杏樹,但那棵杏樹早就沒了。沒辦法,我們就拍了好多杏樹的照片哄她,沒想到她一眼就認出真假,說“這不是俺家的杏樹,俺不要這個”,把照片都給扔了出去。

母親是2013年9月去世的,享年93歲。后來我陪劉雙全司令員去過一次山東,順便回了一趟慶云,雖然今非昔比,物是人非,心中感慨頗多,但也總算是替母親還了一個心愿。

(劉平口述,劉洪忠整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港区| 陵川县| 峡江县| 乌鲁木齐市| 顺平县| 海淀区| 陆河县| 黑山县| 罗甸县| 石家庄市| 县级市| 固阳县| 福贡县| 芜湖县| 遂宁市| 娱乐| 霍山县| 连平县| 青岛市| 兴业县| 应城市| 彭州市| 麦盖提县| 福鼎市| 庄河市| 南城县| 荥经县| 贵定县| 上饶县| 晋中市| 房产| 吴堡县| 三穗县| 平邑县| 济阳县| 平湖市| 临夏县| 揭东县| 南康市| 汶川县| 东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