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注力的12項訓練:隨時進入最佳狀態
- (美)約瑟夫·卡迪羅
- 2130字
- 2022-09-22 12:03:01
前言
現今,許多職場人士的大腦專注力貧瘠,由此產生的影響也十分驚人,十多年來,企業已經將目光鎖定在這一問題。企業這樣做,也是不得已而為之。相關的統計數據讓人震驚:例如,位于美國西雅圖的薪水調查公司PayScale最近進行了一項調查,訪問了63,924名經理。調查報告稱,有56%的大學畢業生在工作中不注重細節,每一年,為了這些因粗心大意所犯下的錯誤,美國公司需要支付高達6,500億美元的費用,而這還不是專注力不集中問題對公司產生的全部影響。就公司而言,具有高水平專注能力的員工已經非常搶手。為此,本書將幫助你訓練專注力,使之變得敏銳精準、高度集中,并且能一直保持此種高水平。而且,我向你保證,讀完本書之后,你的收獲絕不僅僅止于避免在職場上出糗。
你覺得你能夠完全掌控自己的專注力嗎?你每天在職場上的工作效率、幸福感和成就感如何?你可能會問,這些和專注力有什么關系呢?有這個疑惑很正常。這個問題的答案,可能會有助于清除和解決在職場上一直廣泛存在的個人焦慮,其中包括工作失誤,但是,其作用絕不僅止于此。簡而言之,你在職場上和在其他地方的所思、所感、所做,都與專注力有關。這幾乎是難以想象的,但待你讀完本書之時,我希望你不僅能理解這是怎么一回事,而且還會變得樂于啟用你頭腦中的專注力機器,并將其調節到能給你提供最大優勢的程度。想想看,如果不是你自己在調控專注力,那么,你就會受制于自己的專注力。
也許此時你會疑惑:“既然如此,那為什么大家沒有盡可能地學習有關如何訓練自己專注力的一切知識?”原因在于:在一天的工作中,不管你覺得自己像個行尸走肉,還是覺得自己像核反應堆一樣能量無限,無論你在一天中是順風順水,還是覺得自己像是活在但丁筆下的《煉獄》里,當你在處理事情的時候,大部分發生在你大腦中的事情,你是察覺不到的——這些事情發生在你的潛意識中。潛意識是一個幽暗隱蔽之所,你大腦的專注力網絡就位于此處,迸發影響力。當我們每天的工作都很順利的時候,我們中的大多數人,不管是多精明的人,都會忽略發生在我們腦中的這些奇妙活動,智商也與此沒有太大關系。我們很少會問:“我可以做些什么,讓事情變得更好?”當我們付出了努力,但還是搞砸了一些事情時,我們腦子里的警報才會響起,我們開始思考:“怎么會這樣呢?”“我當時在想什么?”“我怎么做才能回到正軌?”
試試這樣做
我們花點時間,玩玩下面這個小游戲。回答下面的每個問題時,快速大聲地說出你想到的第一個答案。中途不要停下來——回答要快——答完為止。
棉球是什么顏色的?
打印紙是什么顏色的?
棉花糖是什么顏色的?
西式婚紗是什么顏色的?
雪是什么顏色的?
奶牛早餐喝的是什么?
在回答最后一個問題的時候,10個人中有8個人都會答牛奶,等他們意識到自己說了什么的時候,都會忍俊不禁。這個游戲有不少不同的版本,然而,它們想要傳達的要點是一樣的:設計這些問題,是為了讓你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當你專注力不集中的時候,你的大腦是如何做出決定的。在職場上,另一個類似的例子是,你過早地答應了同事的請求,但其實你心里已經知道自己承擔了太多的工作,或者是,你突然透露了自己沒有權限透露的消息。事實上,一整天下來,在做出這些決定的時候,你根本沒有參與決策環節,只是被迫接受大腦所做出的選擇。大多數人都沒有意識到,很多決定都是在這種情況下做出來的。例如,你大腦里的專注力系統能決定你是抑郁沮喪,還是精神抖擻;決定你如何看待他人(以及他人如何看待你);決定你提出見解的深度、頻率和準確度(或者是你到底能不能提出任何見解);決定你在職場上犯錯、成功和獲得發展的頻率。這些因素加在一起,決定了你在職場上的幸福感和職業發展能力。問題是,“你能控制住這些因素嗎?還是它們正在控制著你?”我在過去20年間的專注力研究使我認識到,我們至少可以在生活中的重要時刻把握住控制權。學會此項技巧并將其加以運用,能給你的日常工作提供很大幫助,助你獲得成功。
生物進化讓每一顆健康的大腦(我們大多數人都擁有一顆健康的大腦)都有能力控制我們去關注什么事物,還能控制我們專注力的質量。這種能力由我們的執行專注力驅動——一種去選擇關注一個細節,而相對忽視另一個細節的能力,即使這樣做意味著我們必須克服來自更強烈沖動的誘惑。可以把這種能力想象成你專注力系統的首席執行官,這一機制讓你有能力決定自己專注力的質量和日常工作情況。
來看看以下信息:蓋洛普咨詢公司(Gallup)最近的年度報告顯示,在美國,有55%的職場人士表示會在工作中感覺到壓力,有超過一半的人不滿意自己的工作。令人吃驚的是,我們中間有82%的人認為,自己最強的才能沒能在工作場合中發揮出來——這些都是與專注力有關的問題。這些問題往往會像滾雪球一般,衍生出更多的問題,包括:
● 員工經常缺勤、遲到、出現倦怠。
● 生產力下降。
● 工人提出賠償要求。
● 人員更替率上升。
● 因工作相關壓力,產生醫療保險費用。
這些都是相互關聯的,當你在工作中感到不快樂和有壓力時,往往很難好好地專注于手頭上的工作。當你專注力不能高度集中的時候,很容易就會感到不愉快,進而陷入一個惡性循環之中。因此,了解專注力機制是如何運作的,以及你該如何訓練這一機制,可以給你提供很大的幫助。《專注力的12項訓練:隨時進入最佳狀態》一書將涵蓋這兩方面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