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Afterlife 來世

死亡,既是生命中最不可否認的事實,也是最難以置信的事情之一。有時我們無法接受那些曾經與我們同甘共苦的鮮活生命已經永遠地離開了。我們可能會在僥幸脫險、遭受疾病或目睹他人死亡之后感受到死亡的臨近,但是在正常情況下,我們腦中很難產生某天自己會不復存在的想法。

柏拉圖筆下的蘇格拉底。在受刑前對聚集在他周圍的追隨者們說:“當死亡降臨到一個人身上時,他的身體會死去,但是精神會在死亡臨近時隱退,安然無恙地逃脫且堅不可摧。毋庸置疑,靈魂是不滅不朽的,我們的靈魂將繼續存在于下一個世界。”近2000年后,勒內·笛卡爾也提出了幾乎完全相同的觀點,認為靈魂“與我的身體完全不同,沒有身體也可以存在”。

從本質上說,上述觀點之所以認為靈魂是不朽的和不可摧毀的,是因為他們相信思想和意識構成了我們的本質屬性,而思想和意識又是非物質的,那么人的本質必然是非物質的。今天,大多數人都會認為這種邏輯沒有說服力,因為我們現在有絕對的理由相信,思想產生于大腦并依賴于大腦的思考過程。所有的證據表明,當大腦死亡時,思想和自我也隨之消逝。

對于來世的寄托也能在印度哲學中找到源頭,幾乎所有的印度哲學都相信重生。這并不是一種慰藉,因為他們認為,如果我們重生,就注定要繼續經受生活的考驗和磨難,即佛教徒所說的苦諦或不滿(參見“苦難”)。真正的獎賞不是重生,而是打破重生的往復循環。在這類哲學體系中,重生并不是身體上自我的再生,當我們在未來的生活中“重新歸來”時,已然忘記前世的生活,完全不知曾經的過往。重新歸來的只是更單薄的、更簡單的人生軌跡。

人們在當代哲學中無法尋求來世的慰藉。如果說有好處,那就是讓我們相信,也許我們所渴望的不僅不能實現,甚至不能有所期待。神經學家大衛·伊格爾曼寫了四十篇精彩的短篇小說,闡釋了來世的概念并不像表面上看起來那么清晰,并暗示可能很多畫面不是福祉而是詛咒。比如,你永遠生活在一個熟人世界中,注定沉悶乏味。又如,關于你在天堂里的年齡這個老生常談的問題,答案是你的生命可能不斷重復,但是每次生命都因幼稚或者衰老而令人灰心喪氣。再如,你會看到如果你做出了不同的選擇會發生什么,那時你會嫉妒可能更成功的自己(參見“假如”)。

我們可以嘗試把來世看作是幻想出來的不可能,而不是去渴望來世。這似乎太過苛刻,但是這個地球上最古老、最偉大的文明之一——中國的哲學——向我們證明即使沒有來世也能生活得很好。儒家經典對于死后發生的事情大部分都沒有記載,他們的哲學中確實有一個“天”的概念,但是指的是宇宙的規則而不是我們能夠到達的地方。這種哲學以此時此地為中心,道德以彼此之間的義務和責任為中心,從而表明為今生有價值的事情而活,沒有必要空想來世。

想把死亡的句號變成省略號,唯一現實的方法就是思考我們如何在他人的生命、心靈以及思想中繼續活下去,也就是在離世之后,在他人生命中留下印記。也許,中國人“流芳百世”的普遍愿望可以取代對于永生的渴求。

參閱:“喪親”“死亡”“不朽”“苦難”

拓展閱讀

大衛·伊格曼,《生命的清單》(David Eagleman, Sum

主站蜘蛛池模板: 连山| 边坝县| 清河县| 潮州市| 沧源| 自治县| 清水河县| 资阳市| 庆城县| 灵丘县| 炎陵县| 腾冲县| 遵化市| 六安市| 安阳县| 赫章县| 炉霍县| 黄陵县| 盐源县| 永德县| 社旗县| 平度市| 泰安市| 蕉岭县| 辛集市| 全椒县| 桦甸市| 静乐县| 西贡区| 宜宾县| 弋阳县| 石城县| 泰顺县| 洛川县| 正蓝旗| 邵阳县| 湾仔区| 塔河县| 左贡县| 广宁县| 达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