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言:中華經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譯叢書
- 華學誠 游帥譯注
- 687字
- 2022-09-09 14:30:16
凡例
(一)《方言》采用定本式,其條目分合、內容文字、句讀點斷處理主要以華學誠《揚雄方言校釋匯證》(中華書局2006年版之修訂本手稿)為依據。《方言》傳世版本均附有郭璞注,本書刪去郭注,注譯工作只圍繞揚雄《方言》展開。
(二)每個條目均編有序號,以“a.b”方式標注,a表卷次,b表條序。例如“1.001”,其中1表示卷一,001表示第1條。
(三)根據為一般讀者掃除閱讀理解障礙的原則,本書有選擇地對字詞進行注音、釋義、翻譯。注釋每條重新編號,原則上重點注釋較為生僻的詞語,相對淺顯直白者或不再出注,或直接給出釋義,不另加引證。部分疑難字詞,或以“疑……”之類的形式謹慎提供意見,或闕而不論。譯文以直譯為主,輔以意譯,充分體現揚雄原文的本意。
(四)本書采用簡體字,一些不見于《通用規范漢字表》的漢字不作強制類推簡化。
(五)為達到速檢速得的效果,書中某條注釋與其他條目注釋相關聯時,不再借助“參見”形式做簡略處理,同一條目中的不同注釋除外。
(六)書證所引的常用資料書,皆使用書名全稱。引文閱讀起來有難度者,隨文括注其中的疑難字詞,或在引文后以白話文概述大意。
(七)本書正文后附錄《〈方言〉詞語筆畫索引》,收錄《方言》原文中的被釋詞和解釋詞,原則上不包括詞組和分句形式。其他詞語,如指示方域的地理名詞、描述和解釋語言中的“曰”“為”等,解釋語之前的時空限制詞“凡”“今”,以及解釋語中的虛詞“故”“而”“若”等,概不收錄。索引詞語按筆畫排列,同筆畫按筆順(橫豎撇點折)排列,同形詞語按篇條頁碼順序排列。索引詞語后數字表示其所在卷、條及頁碼。如“一12.111 306”表示詞語“一”在《方言》卷十二的第111條,正文第30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