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3

從中世紀起,歐洲各民族便有了已經蘇醒和正在蘇醒的民族意識。16和17世紀,在歐洲的很多地區,宗教、政治和文學都民族化了。到17世紀,西歐的瑞典、丹麥、荷蘭、法國、西班牙、葡萄牙和英格蘭這些國家都是真正的民族國家了。其中每個國家都組成了一個明確的地理區域,居住在這一區域的人口都通過語言的差異而和他們的鄰居區分開來;各國都有一個獨立的政治組織,追求獨立的經濟政策;而且,各國公民都珍視他們特有的習俗和傳統。民族主義進程——把地方的、封建的和帝制的國家轉變為民族國家——已經開始。

但民族主義進程究竟是會前進,還是會倒退,依然是不確定的。地方主義,而不是民族主義,依然體現在德國和意大利的政治制度中;跨民族的帝國主義在奧地利、俄羅斯和土耳其實際上取代了民族主義。天主教會并不完全認可西歐的新秩序,耶穌會士們正在為進入中歐而英勇戰斗。即便在西歐,由于缺乏國民教育、普遍的軍事訓練和廉價而有影響力的媒體,阻止了已經激發出來的民族意識修成正果,民族愛國主義繼續主要與對君主主權的忠誠聯系在一起。

然而,17和18世紀知識領域的某些發展加強和鞏固了西歐的民族主義進程,尤其是在法國和英國。其中一個發展是從哲學上探討了民眾對英國獨裁政府的顛覆,探討了為法國政府提供更多民眾基礎的手段。另一個發展是民族主義的時代精神,在自然科學與自然宗教、自然法與自然權利中尋求超自然宗教的替代物,并且,至少是間接地和暫時地削弱了跨民族的基督教。但是,即便是18世紀的理性主義者,也不能完全廢除人的情緒和人的情感,而且,他們當中的一些人始于對基督教迷信的攻擊,卻以對國家制度幾乎是迷信般的尊重和對愛國主義情感的頂禮膜拜而告終。

第三個發展是古典主義的流行,閱讀古希臘和拉丁作者的著作(常常是譯文)風行一時;除了別的東西之外,人們從這些著作中得出了這樣的觀念:愛國主義是一種高尚的美德,它真正的對象是非人格的國家,而不是個人君主;它不可避免的結果是對自由的熱愛和對暴政的痛恨。普魯塔克的《希臘羅馬名人傳》以希臘原文印行了很多不同的版本,以本地語譯文印行了更多的版本,很大程度上滿足了愛國主義情感的需要,而斯多葛學派哲學的應用使得愛國主義情感變得更加堅定。獻身公益是奉上帝之命,并得到上帝的賜福,這一觀念得自西塞羅在《西比奧之夢》(Dream of Scipio)的公民論;忠誠于國家和自由本身就是獎賞,而無需世俗的成功或公眾的認可,這一觀念則是從盧坎和塔西陀那里學來的[3]

誠然,羅馬人和希臘人所論述的愛國主義,正如我們已經指出的那樣,并不是民族愛國主義,但17和18世紀的古典學者都毫不猶豫地把它拿來,使之適合于他們自己所幻想的需要:更龐大、更人為的國家。在一本出版于1664年的“摘自普魯塔克等人”的奇特的格言集中,佩羅·德·阿伯蘭庫描述了斯巴達人的愛國主義頌歌,其方式暗示了后來的《馬賽曲》,至少就其韻文的氣質而言是這樣。路易十四去世的時候(1715年),德·阿居瑟在巴黎最高法院的面前發表了一篇頌詞,充滿了古典隱喻,帶有強烈的古代愛國主義的氣味。18世紀意大利最著名的文人阿爾菲耶里對希臘和羅馬民眾武裝對抗暴君的自由頂禮膜拜。普魯士的腓特烈大帝屈尊撰寫了“關于愛國主義的通信”(盡管是用法語)——其風格和精神,他認為是雅典人的,或者說尤其是斯巴達人的。在美國獨立之父們的嘴里,古典愛國主義短語信手拈來,脫口而出;帕特里克·亨利過分戲劇化的“不自由,毋寧死”,讓人不由得想起“Sic semper tyrannis(拉丁文:這就是暴君的下場)”。至于法國大革命領導人的古典主義背景,那就用不著多費口舌了;一種英雄主義的、加圖式的愛國主義,在韋尼奧、羅蘭夫人和卡米爾·德穆蘭等人的言行中十分明顯。

有一段時間,在某種程度上,愛國古典主義的流行與同時代的理性主義背道而馳。18世紀的很多知識分子想當然地認為,他們的理性主義所通向的不是民族主義,而是普世主義;就涉及的古代理想而言,他們所效法的不是加圖,而是馬可·奧勒留;他們期望在不遠的將來(他們都是不可救藥的樂觀主義者),民族差異的陰影將消失在清晰理性之光中,民族的公民身份將讓位于世界公民的身份。盧梭武斷地宣稱:“不再有法國人、西班牙人、德國人,甚或英國人;只有歐洲人。他們全都有相同的品味,相同的激情,相同的習俗。”戈德史密斯承認:“整個世界只是一座城市,我并不在意我碰巧居住在它的哪條街道上。”萊辛宣布:“對國家的愛充其量不過是一種英勇的邪惡,而沒有這種邪惡,我十分滿足。”托馬斯·潘恩自豪地補充道:“世界是我的國家,人類是我的弟兄。”

不過,這些都是普世主義的電閃雷鳴,并沒有什么損害,所起的作用不過是預報一場民族主義的瓢潑大雨即將來臨。因為,普世主義和超民族人道主義的理論,很快就被政治與社會、工業與商業中的一場狂風暴雨澆得透濕,就此熄滅——這場暴雨在18世紀末和19世紀初橫掃了西歐和中歐。在法國大革命中,在工業革命中,同樣在繼理性主義之后的浪漫主義運動中,有一些明顯的因素,最終消除了關于民族國家的未來以及時代趨勢的所有懷疑——這一趨勢最終將把每一個地方的民族意識轉變成我們所知道的那種民族主義。接下來,為了充分認識這些趨勢和因素,我們將指出文學和哲學浪漫主義的某些特征,以及工業革命和法國革命的故事中的某些事實。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山阳县| 忻城县| 招远市| 新龙县| 新乡市| 荥阳市| 嫩江县| 诸城市| 乡城县| 建德市| 阜宁县| 湖州市| 娄烦县| 清镇市| 中牟县| 和田县| 吴川市| 永宁县| 深圳市| 辽阳市| 梓潼县| 安乡县| 寿阳县| 岑溪市| 巩留县| 宝坻区| 阜新市| 泽州县| 沙雅县| 新巴尔虎左旗| 通化县| 正安县| 蒙自县| 大埔区| 准格尔旗| 无为县| 桃江县| 新密市| 上杭县| 济宁市| 锦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