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會傾聽的人才會有成長

有人問:“我不怎么會說話,怎么開展社交?怎么和人打交道?”

我說:“你這是拿著金飯碗討飯吃。”

人是社交動物,社交需要溝通。溝通當然需要說話,因此,伶牙俐齒,風趣幽默,滔滔不絕,這些“會說話”理所當然被視為溝通的最好才能,沒有的話,就會焦慮,以為自己無法社交。

其實,社交有兩面,一是說,一是聽,沒有聽就沒有說。社交缺的不是說,更多時候缺的是耳朵。定義廣一點,人類的一切溝通都是社交,出現障礙的社交基本不是不會說,而是不會聽。善于傾聽的人,就是別人不說,只觀察細微的肢體動作、瞬間的神情變化,也能“聽”到別人的聲音。高度默契的兩個人,對一下眼神,就交換了海量信息,這是多少G的傳輸速度?不止5G,至少50G。

善于聽,比起善于說,是社交時更需要的技能。當然,不善說話不等于善于傾聽,傾聽也需要訓練。孩子上課不許說話,但他們是不是一定能專心聽課?未必。但你不會說話,有個變劣勢為優(yōu)勢的機會,你不需要克制自己說話的沖動。

太愛說話,反而會造成溝通失靈。我有個朋友,年輕時就得到綽號“砍頭者”。一堆人聊天,任何一個話題,任何一個人說到第二句,他就會把別人的話頭砍斷,開始他的敘述,為了防止他的話頭被人搶回,他的話語密不透風。到了后來,為了保證溝通正常進行,坐在他左右的兩人,不得不同時摁住他的雙臂,仿佛警察抓捕逃犯,懇求他讓人把話說完。他大概能安靜幾分鐘,然后開始下一輪“砍頭”。

這例子表面上極端,但本質上卻普遍。溝通往往是為了說,就是不砍別人的話頭,自然順承,人也多是接著別人的話頭說自己的事。傾聽者少,好的傾聽者少之又少。訓練傾聽能力,第一步是克制自己太愛說話的沖動。

好的傾聽者,第一步應該像面鏡子,完整而清晰地反映所照之物,沒有自己的沖動與成見。你觀察,你順應他人與他物的邏輯,在這過程中,完成高效的溝通。我常建議讀者,當你迷惑、困擾與痛苦時,拿起筆,把你想的一切都寫下來,把它們理順。你寫完的同時,答案往往就有了,這是你自己在傾聽自己。但通常情況下,你總是沒有專心聽真實的自己在說些什么,總是用瑣碎的、即興的、不負責任的妄念砍掉自己內心的話頭。傾聽訓練先從傾聽自己開始。

時隔多年再見那位“砍頭者”朋友,他變得有傾聽能力了。我很吃驚,問他發(fā)生了什么。他說,老搶話,自以為是,說了很多錯話,其實內心也一直很辛苦,但就是改不了。直到有一天,突然看到“戒定慧”三個字——原來看了幾千遍,習以為常,那天卻有了觸動——下定決心,先戒搶話的習慣,只許自己在一定時間內說若干句話。開始時如坐針氈,很快,也就習慣了。這種精進本杰明·富蘭克林也體驗過。他的十三種美德,第一是節(jié)制,第二是緘默,節(jié)制你太愛表達的沖動,就能夠緘默地等候事情的全貌呈現。

傾聽能力的提升,帶來的是判斷力的提升,從戒到慧。就像一個熱點事件發(fā)生后,你要表達觀點,這沒問題,也應該。但在這之前,先要做的反而是節(jié)制,是戒,盡可能多地得到信息。

基本事實都不知道,基本觀念都沒理清,邏輯缺陷一大堆,你就有了結論,開始大批判。那是“砍頭者”的行為,你只是在強化你自己固有的偏見,你只是在抒情,沒什么智慧含量。我們應該避免成為這種人,人的成長體現為掙脫這種低幼狀態(tài)。否則,看個新聞標題,人家?guī)Ч?jié)奏,就把自己的腦袋交出去,一直做如此低效的溝通者,那不過是在浪費自己的人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河间市| 嘉祥县| 万宁市| 锡林郭勒盟| 安宁市| 鄂托克旗| 大同县| 仁布县| 宝应县| 涿州市| 库尔勒市| 江北区| 平度市| 务川| 鲜城| 汤原县| 柘城县| 丹寨县| 闽侯县| 望城县| 台山市| 商水县| 吉安市| 团风县| 班戈县| 吉首市| 温宿县| 图片| 工布江达县| 五河县| 柳林县| 蛟河市| 云阳县| 宁河县| 赞皇县| 长沙县| 洱源县| 卢氏县| 吉安市| 榆中县| 南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