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章 先秦與秦朝(6)

樂毅見到對齊戰爭的局勢發生了重大變化,又估計了戰后燕國與齊國的形勢,覺得可以遣還遠道參戰的各諸侯國的軍隊了。所以,他就打算親率燕軍直搗臨淄,一舉消滅齊國。這時,燕國的另一位大臣劇辛則認為,燕軍還不能獨立滅齊,反對燕軍長驅直入。樂毅聽了他的意見后,給他分析了齊國的形勢,樂毅認為齊軍精銳已失,吃了敗仗之后,國內必然紛亂不已,燕弱齊強的形勢已經逆轉了,燕軍可以一鼓作氣,乘勝追擊。在充分討論和分析戰況之后,樂毅得到了大部分謀士的支持,就率燕軍乘勝追擊齊軍。戰局果然像他所預料的那樣發展了,齊軍一敗涂地,燕軍一直殺到了齊都臨淄城下。齊湣王見都城臨淄孤城難守,就率少數人馬逃往莒城(今山東省莒縣)去了,后來被楚國人所殺。而樂毅則馬不停蹄,采取了連續進攻,分路出擊的戰法,陷城奪地。攻入齊都臨淄后,將齊國珍寶、財物、祭器搶掠一空,然后運往燕國。燕昭王得知燕軍大勝的消息后,大喜過望,親自到濟水前來犒賞將士,同時重重封賞了樂毅,將昌國(在今山東省淄川縣東南)城封給樂毅,號昌國君。

隨后,樂毅率燕軍半年內打下齊國七十余城,僅剩聊城、莒城、即墨三城仍頑強抵抗,燕軍久攻不下,而其余齊國土地全部并入燕的版圖。見三城久久不能攻破,樂毅考慮再三,認為單靠武力,并不能服齊國軍民的心,要是這樣,就算能全部占領了齊國,也無法鞏固。所以,他對莒城、即墨采取了圍而不攻的方針,對已攻占的地區實行減賦稅,廢苛政,尊重當地風俗習慣,保護齊國的固有文化,優待地方名流等收服人心的政策,想從根本上瓦解齊國。

田單復齊

就在被圍的莒城之中,齊國莒城的太史竟然發現了逃亡的太子法章,便推舉他為王,是為齊襄王。襄王即位后,通告全國齊王室未滅,號召齊國人團結起來,抗擊燕國。襄王尚在的消息很快傳到了即墨??墒钱敃r,即墨的齊國守將因受傷而死,使得即墨城里人心惶惶。這時候,即墨城里有一個齊王遠房親戚,叫做田單,曾率族人抗擊過燕軍。大家覺得田單有勇有謀,就公推他做將軍,帶領大家守城。田單接任以后,能夠體恤士卒,和他們同甘共苦,深得將士們愛戴。后來,田單又把族人和自己的家人都編在隊伍里,共同抵抗燕軍,他的一言一行都得到了即墨人的欽佩,守城的士氣逐漸旺盛起來了。而燕、齊這一戰就是五年,即墨也守了五年。

就在樂毅伐齊的期間,燕昭王周圍曾有人給樂毅造謠,但昭王十分信任樂毅,始終沒有讓別的將領來替換樂毅??墒?,到了公元前278年的時候,燕昭王去世了。燕國的政局發生了改變,太子即位,是為燕惠王,燕惠王做太子時就與樂毅有矛盾,所以當他即位以后,就對樂毅用而不信了。這時,田單探聽到了這個情況,乘機進行反間,派人到燕國散布謠言稱:“樂毅伐齊,除莒城和即墨幾處城池之外,已經奪取了齊國大片土地。而樂毅能在短時期里攻下齊國七十多座城池,難道用幾年工夫還打不下莒城與即墨等地嗎?其實,樂毅是想用自己的恩德收服齊人之心,為他叛燕自立作準備。”果然,沒有多久這些謠言傳到了燕惠王耳朵里,本來他就猜疑樂毅,聽了這些話竟然信以為真,于是下令派騎劫為大將去齊國接替樂毅領兵。樂毅得到消息以后,感到惠王如此聽信謠言,必然對自己不利。他覺得“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終”,就決定不再回燕國而向西投奔趙國去了。

而騎劫自從燕惠王拜他為大將,接管了樂毅的軍隊以后,他就自滿起來。本來,騎劫有勇而無謀又驕狂自大,到了齊國以后,他更是頤指氣使,燕軍的將士看了都有些不服氣,可大伙兒敢怒而不敢言。在齊國,騎劫一反樂毅原來的戰略部署和爭取齊人的正確政策,而殘暴地對待齊國百姓,激起了齊國百姓的強烈反抗。為了能向燕惠王表功,騎劫下令立即圍攻即墨城。燕軍把即墨圍了好幾層,可是城里的田單早已把決戰的步驟準備好了。

隔了不多天,燕國的將士發現軍營附近有很多齊國老百姓在議論紛紛。

他們有的說:“以前樂將軍太好了,抓了咱們齊國的俘虜還好好對待呢!其實,我聽說咱們齊國人最怕的是被燕軍俘虜后讓人家把鼻子割去。如果那樣的話,燕軍和我們交戰,即墨守城的士兵早就會被嚇得逃跑了?!?

有的說:“可不是嘛,我聽說城里人為什么不怕燕國大軍,就是燕人對咱們齊國人比較仁慈,所以他們不必太擔心呢!”

還有的說:“還有哪!我聽說城里人很擔心他們在城外的祖先墳墓,他們怕燕國軍隊刨墳,侮辱到自己的祖宗亡靈,那可真是讓人魂飛魄散的事情??!你說真要是這樣,城里的人該怎么辦呢?”

不久,這些議論就傳到騎劫耳朵里,騎劫信以為真,就命人把齊國俘虜的鼻子都削去,又叫兵士把即墨城外的齊國人的祖墳都刨了。即墨城里的齊國人看到齊國眾多的俘虜都被割去了鼻子,人人義憤填膺,更是全力堅守城池。后來,他們在城頭上瞧見燕國的兵士刨他們的祖墳,更是恨得咬牙切齒,紛紛向田單請戰,表示要跟燕國人拼個死活。

田單看到出戰的最好時機已到,就親自拿著夾板鏟锨和士兵們一起修筑工事,并把自己家里的全部食物拿出來犒勞士卒。他下令將精銳部隊都埋伏起來,讓老弱婦女上城防守,又打發幾個人裝作即墨的富翁,偷偷地給騎劫送去金銀財寶,謊稱:“城里的糧食已經完了,不出幾天就要投降。貴國大軍進城的時候,請將軍保全我們的家小性命?!彬T劫聽聞,哈哈大笑,覺得自己可以很快完成燕王的使命了,就高興地接受了財物,滿口答應。

這樣一來,燕軍就等著即墨人投降,圍困即墨的將士更加松懈了。

田單看到時機到了,就挑選了一千多頭牛,把它們打扮起來,給牛身上披著一塊被子,上面畫著紅紅綠綠、稀奇古怪的圖案。然后,他命人在牛角上捆上兩把尖刀,牛尾巴上系上一捆浸透了油的葦束。一天午夜,田單下令鑿開即墨城十幾處城墻,把牛隊趕到城外,在牛尾巴上點上了火。一剎那,牛尾巴被點燃了,一千多頭牛被燒得性子發作起來,朝著燕軍兵營方向猛沖過去。齊軍早已安排好的精銳“敢死隊”也拿著大刀長矛,緊跟著牛隊,沖殺上去。這時,城里無數的老百姓都一起來到城頭,拿著銅壺、銅盆,狠命地敲打起來。一時間,一陣陣震天動地的吶喊聲夾雜著鼓聲、銅器聲,驚醒了燕國士兵的睡夢。他們睡眼蒙眬,只見火光閃耀,只看到有成百上千只腦袋上長著刀的怪獸向自己沖過來了。頓時,燕軍軍營大亂,許多士兵嚇得腿都軟了,根本組織不起抵抗,他們只有一個念頭,就是逃命。

聞聽營中嘈雜,騎劫也從睡夢中爬起來,慌亂中抓了一匹戰馬,想殺出一條血路??墒?,哪能沖得出去?結果他被齊兵圍住,一通砍殺,最后丟了性命。齊軍乘勝反攻,大破燕軍。田單破燕的消息很快傳遍了整個齊國,那些亡國之民們都轟動起來了,那些被燕國占領地方的將士百姓也都紛紛起兵,殺了燕國的守將,迎接田單大軍??梢哉f,田單的軍隊打到哪里,哪里的百姓就群起而響應。不到幾個月的工夫,田單就收復了被燕國占領的七十多座城。

不久,田單把齊襄王從莒城迎回臨淄,齊國這才從幾乎亡國的境地中恢復過來。

完璧歸趙

戰國時代是人才輩出的時代,所謂時勢造英雄,在那紛亂變幻的時代里,許多有才之士紛紛登臺亮相,各展其能,在豐富多彩的戰國英雄譜上,留下了各自輝煌的一筆。到了戰國末年,趙國的藺相如便是其中之一。

公元前283年,趙惠文王得到了楚國的國寶和氏璧。不久,這件事被秦昭襄王知道了,他很想將寶貝據為己有。于是,有人給他出了個計策,就是假裝要以城池換取和氏璧,然后霸占寶玉。昭襄王聞計大喜,立刻派使者帶著國書去趙國見趙惠文王,說秦國情愿讓出十五座城池來換趙國的“和氏璧”。

趙惠文王收下秦王的國書,打發走使臣以后,趕忙召集大臣前來商議此事。趙王和大家說:“秦國要以城池換取和氏璧,我看他們居心叵測,不是真心想交換。可是,如果我們把和氏璧送給秦國,肯定就會白白地受到他們的欺騙;如果不給,現在秦強趙弱,秦國是個虎狼之國,一定會找借口出兵攻打趙國。這可真讓寡人左右為難?。∧銈冇袥]有什么好的辦法,既能不讓秦國來犯,又能保住和氏璧呢?”眾大臣也是十分為難,只是說應該派個得力的使者到秦國去交涉,然而一時又無合適的人選可以推薦。議論了半天,還不能決定該怎么辦。

就在這時,趙王寵信的繆賢走出來說:“大王,我有個家臣,叫藺相如,此人智勇雙全,不如派他到秦國去?!?

趙王聽了感到很納悶,就問:“你怎么敢說他就可以出使秦國呢?”

繆賢拜答道:“我以前因為冒犯了大王,怕被治罪,打算偷偷逃到燕國去。后來是藺相如勸阻我,問我為何知道燕王能接納我,我告訴他是因為曾經跟隨大王與燕王相會過。當時,燕王曾私下表示愿意和我交個朋友,我才有到燕國去投靠燕王的念頭。藺相如聽了以后,便給我作了具體分析,他覺得當時趙強燕弱,而我又是大王的寵臣,所以燕王才愿意和我交朋友。而一旦我得罪了大王,即便逃到燕國去,燕王因害怕趙國,也絕不敢收留我,反而會把我送回趙國。就是在他的建議下,我才自縛了去見大王認罪請求處罰,而大王您確實寬厚仁慈,寬恕了我。這一次,我覺得藺相如能夠出使秦國,也一定能圓滿完成任務。”

趙惠文王聽了繆賢所說,便要見一見藺相如,想要對他進行一番考查。于是,趙王派人把藺相如召來,問道:“現在秦王要用十五座城邑來換和氏璧,你看可以答應嗎?”

藺相如回答說:“回大王,秦強趙弱,我們不能不答應他的要求。”

趙王一聽,面帶憂懼地問道:“要是秦王得了璧,卻不肯把城交給趙國,又該如何呢?”

藺相如略加沉思,說:“大王的擔心確實有道理,但秦國用十五座城來換和氏璧,如果趙國不答應,那就是我們理虧,秦國肯定會借口攻打趙國。要是趙國把璧送到秦國,而秦國不肯把城交給趙國,那么就是秦國理虧了。這樣看來,我覺得還是應該答應秦國,把璧送去。一旦有變,我們就會讓秦國負不講道理的責任?!?

看到趙王和群臣態度還有猶豫,藺相如就接著說:“大王如果還沒有選出出使秦國的人選,我倒是愿意出使秦國。假如秦國真的把城池交給趙國,我就把寶玉留在秦國;如果秦國不交城池,我一定會把寶玉完完整整地帶回趙國。”

就這樣,趙惠文王任命藺相如為使臣,帶著和氏璧西使入秦國。到了咸陽以后,秦昭襄王得意地在章臺宮里接見了藺相如。和氏璧獻上之后,秦王看了又看,摸了又摸,不住地稱贊“寶玉啊,真是寶玉!”許久,秦王又把和氏璧遞給身邊的美人和左右侍臣,讓大伙兒傳著看,眾人跪倒齊呼萬歲。

過了很久,秦王卻絕口不提以城換璧的事,藺相如知道秦王絕對不會以城換璧,就心生一計,上前拜奏道:“大王,這塊璧雖是寶玉,可是也有點小毛病,一般人不容易看出來,請讓我來指給大王看看,如何?”

那秦王信以為真,就吩咐侍從把和氏璧遞給藺相如。

藺相如一拿到寶玉,順勢向后退了幾步,靠著宮殿上的一根大柱,瞪著眼睛,正色對秦王說道:“大王,您派使者到趙國來,說是情愿用十五座城來換趙國的和氏璧。我們趙王誠心誠意派我把寶玉送來。可是,大王您卻沒有交換的誠意,不僅只在偏殿接見我,而且禮節還如此傲慢。這么一塊寶玉,您就這么不當回事地傳給周圍宮女和大臣觀看,這是對我的戲弄。如今這塊玉在我手上,大王要是逼我,用武力搶奪的話,我寧可把我的腦袋和這塊玉一同砸碎在這根柱子上!”說著,他真的拿著和氏璧,對著柱子做出要砸的樣子。

秦王怕他真的砸壞了璧,連忙向他賠不是,說:“先生別誤會,寡人看寶玉入神,所以沒來得及談到換璧之事。您放心,我一定說話算話!”說完,連忙命令大臣拿上地圖來,并且裝模作樣地把準備換給趙國的十五座城指給藺相如看。

藺相如明知秦王有詐,便又說道:“我們趙王派我送璧到秦國來之前,曾齋戒了五天,還在朝堂上舉行了一個很隆重的儀式。大王如果有誠意換璧,也應當齋戒五天,然后再舉行一個接受璧的儀式,我才敢把璧奉上?!?

秦王想了想,覺得藺相如在秦,一時也難以逃脫,也就順情說:“好,就依先生所言辦理吧!”之后,便吩咐人把藺相如送到館驛去歇息。

藺相如回到館驛,考慮了一會兒,覺得秦王雖然答應了自己的條件,只不過是緩兵之計罷了。于是,便叫一個隨從打扮成商人的模樣,把和氏璧貼身藏著,偷偷地從小道趕回趙國去了。

過了五天,秦昭襄王果真在朝堂舉行了隆重的接受和氏璧的儀式,并叫藺相如上朝獻璧。這次,藺相如還是不慌不忙地走上殿去,向秦王行了禮。秦王見到藺相如來到,趕忙說:“我已經齋戒五天,現在請先生把和氏璧拿出來吧。”

藺相如微微一笑道:“請大王恕罪,我沒帶寶玉前來。這個原因很簡單,你們秦國自秦穆公以來,前后二十幾位君主,但沒有一個講信義的。我怕受欺騙,丟了寶玉,我就對不起趙王,所以派人已經把和氏璧送回趙國去了。請大王治我的罪吧!”

秦王聽到這里,大發雷霆地說:“你好大膽子,竟然敢欺騙寡人?”

藺相如卻鎮靜地回答:“請大王息怒,讓我把話說完。天下諸侯都知道秦國是強國,趙國是弱國。天下只有強國欺負弱國,絕沒有弱國欺壓強國的道理。如果大王要那塊寶玉的話,就請先把那十五座城池割讓給趙國,然后打發使者跟我一起到趙國去取璧。我們趙國得到了十五座城池以后,絕不敢不把寶玉交出來?!?

秦王聽藺相如說得振振有詞,就強壓怒氣說:“先生說得有理,一塊璧不過是一塊璧,不應該為這件事傷了兩家的和氣?!苯Y果,在朝堂堅持行禮完畢,最后放藺相如回趙國去了。

藺相如回到趙國,趙惠文王認為他不辱使命,就任用他為上大夫。

秦、趙這次“和氏璧之爭”,實際上是戰國末期強國對弱國進行的一場政治訛詐。強秦借機試探趙國之虛實,趙國君臣明知是訛詐,卻也奈何不得。這就是戰國時代強國弱國之間進行外交的大體形勢。

主站蜘蛛池模板: 瑞丽市| 正安县| 莒南县| 清苑县| 信阳市| 建宁县| 扶沟县| 和政县| 灵石县| 囊谦县| 阿尔山市| 崇文区| 马关县| 广南县| 荆州市| 绥芬河市| 铁岭县| 句容市| 伊通| 建德市| 张家界市| 临汾市| 阿合奇县| 资兴市| 隆子县| 抚顺市| 沾化县| 嘉峪关市| 南召县| 凤城市| 龙井市| 休宁县| 清新县| 都兰县| 新营市| 桓台县| 陆川县| 当雄县| 芜湖市| 溧阳市| 乌兰察布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