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先秦與秦朝(2)

看著手中的野草葉子和蝗蟲,魯班腦中突然靈光一閃,他想,如果把砍伐木頭的工具做成鋸齒狀,不是同樣會很鋒利嗎?伐起樹木來肯定也就容易多了。于是,他馬上下山,回到家中,利用大毛竹做成一條帶有許多小鋸齒的竹片,然后到小樹上去做實驗,結果不同凡響,沒用幾下就把樹皮拉破了,再用力拉幾下,小樹干就被劃出一道深溝。見到這個情景,魯班高興異常。可是,沒高興一會兒,他又陷入了沉思。原來,魯班也發現了竹片的弱點,竹子比較軟,強度比較差,不能長久使用,拉了一會兒,小鋸齒有的就斷了,有的變鈍了,需要更換竹片。這樣就影響了砍伐樹木的速度,使用竹片太多也是一個很大的浪費。看來竹片不宜作為制作鋸齒的材料,應該尋找一種強度、硬度都比較高的材料來代替它。魯班想了想,突然一拍腦門,用鐵制成鋸齒形狀的片子不就可以了嗎。他立即請來鐵匠們幫助制作帶有小鋸齒的鐵片,然后到山上去試驗。就這樣,一種新的工具被發明出來了。魯班和徒弟們上山來,找了一棵大樹,他們各拉住鋸子的一端,你送我收,一來一往,不一會兒就把樹鋸斷了,既快捷又省力。從此以后,鋸子就在木工工匠之中傳播開來,后來又被老百姓們廣泛地使用開來。魯班正是因為有對事物強烈的好奇心和他對生活當中一些微小事件的觀察、思考和鉆研的態度,才能產生出創造性的發明。

魯班雖然發明了許多對人們生活有益的工具,可是他也難免會做出些可能“危害”他人生命的事情。這話還要從一次魯班和墨子的辯論說起。有一年,魯班從魯國來到楚國,幫助楚國制作兵器。當時,各國在相互征伐中,兵將們發現要是攻打一個國家的城池,最難的就是如何突破那又高又大的城墻。魯班來到楚國的時候,正好趕上楚國要發兵攻打宋國,楚國君臣就請魯班幫他們設計一種攻城的器械。思考了一段時間后,魯班發明出一種可以活動的高梯子——云梯。有了這種器械,楚軍那就是如虎添翼了。等到楚兵作戰時,就可以登上云梯窺見敵人城中的防御情況,而且還能憑借云梯登上城墻,與敵人作短兵相接的戰斗。不久,魯班發明云梯的事情被墨子知道了。他一聽說魯班發明了一種用于戰爭的工具,心中十分不安,就從所在的齊國日夜兼程地趕往楚國。因為墨子在工程技術上也有很高的造詣,而他在政治上卻主張發展生產,反對戰爭,所以對魯班將發明的器械用于戰爭的做法有些不滿。

魯班見到如此匆忙趕來的墨子,問道:“老先生您從齊國趕來,不知有何賜教?”

墨子微微一頓,說:“齊國有人侮辱了我,我請你去幫我殺了他。”

魯班聞聽此言,失聲說道:“先生您怎么能說這樣的話啊!”

墨子不慌不忙地說:“我會送給你千金作報酬!”

魯班氣憤地說:“為不義而殺人的事情,我魯班是從來不會干的。”

墨子一聽他這樣講,就立刻站起來向魯班拜了兩拜說:“可是我聽說你造了云梯給楚國,楚國準備利用它去攻打宋國。這樣一來,遭殃的就是宋國的百姓,而宋國百姓究竟有什么罪,而要遭到無辜的殺戮呢?楚國為了爭奪宋國的土地,而平白無故地去征伐宋國,這種做法未免也是不義之舉吧!宋國無罪,無故去攻打它就是不仁。而你魯班明明知道這些道理,卻不去勸阻楚王,這又是為什么呢?”

墨子一席話說得魯班啞口無言,但心中卻還是不很服氣。墨子看出了他的心思,說:“你如果還沒有想通,不妨我們比一比,我現在制造了一些防守城池用的工具,我們現在可以用腰帶作城墻,用小木片當武器,咱們做些進行攻守對抗的游戲如何?”魯班當下同意,兩人就這樣開始了一場“模擬”攻守戰。魯班九次變更自己的攻城武器多次出擊墨子的防守陣地,可是墨子每次都能把他的進攻化解掉。魯班急得滿頭汗,就是無法取勝。最后,魯班把攻城器械都用盡了,可墨子的守城辦法依舊層出不窮。看到魯班無奈的樣子,墨子告訴他,既然連做游戲都無法贏了自己,更不要說真刀真槍地對抗了。墨子還告訴魯班,自己的300名弟子已經準備好守城的工具前往宋國支援去了,希望魯班能夠知難而退,和自己一同勸說楚王放棄攻打宋國的念頭。魯班看到墨子確實高出自己一籌,而且對自己的作為也有些后悔,后來就接受了墨子的勸告。最終,楚王了解到魯墨“戰爭”的結果,也感到攻宋沒有取勝的把握,而放棄了這次不義的戰爭。

我們之所以講魯班與墨子的故事,是要說明在春秋末年,中國社會的生產力水平已發展到新的階段,這時期的手工業技術的發展奠定了古代中國手工業技術傳統的基礎,而這些技術其實就是首先運用在軍事領域,然后才向民間普及的,這也是歷來“新技術”產生與發展的規律。

“變法”之最

當歷史跨入戰國時代的時候,時間的坐標已經指向了公元前5世紀的末期。這個時候,在中華大地上經過長期的兼并戰爭,百余家諸侯并立的局面也已經不復存在。戰國初期,只剩下了二十余個諸侯國,其中以秦、楚、齊、魏、趙、韓、燕七國最為強大。戰國時代,由于社會經濟、階級關系的急劇變化,各國為了在頻繁的爭斗中立于不敗,紛紛在政治、軍事、經濟等方面進行改革,變法運動就這樣在各國之中此起彼伏地進行著。

最早的變法。而在風起云涌的變法運動中,最早邁出這一步的就是魏國。這個時候魏國在位的國君正是魏文侯,他是一位很有作為的君主,在位期間,他禮賢下士,不拘一格地使用人才,先后任用了李悝、樂羊、吳起、西門豹、田子方、段木干、卜子夏等人,開啟了戰國時代各國招賢養士之風的先河。

據說,李悝是孔子弟子卜子夏的學生,但他后來又別開天地,另立一門,成為戰國初期“法家”的創始人。魏國建國伊始,魏文侯便任用李悝為相主持變法。在得到國君的信任和同僚的支持之后,李悝在政治、經濟各個方面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第一,他廢除世卿世祿的官爵世襲制,選賢任能。對于那些對國家沒有貢獻,完全依靠父祖輩的爵祿享有特權的人,剝奪其官職和俸祿,把這些官職和俸祿授予那些對國家作出貢獻的人。第二,他主持編制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完整的封建法典——《法經》,該書分為盜、賊、囚、捕、雜、具六篇,以此來維護封建統治秩序。第三,他鼓勵人們從事農業生產。允許自由開墾土地,提倡在一塊土地上雜種各種糧食作物,要求農戶在住宅周圍栽樹種桑,充分利用空閑地擴大農副業生產,為國家增加財富。第四,他大力推行“平糴法”,維護國家的經濟秩序。在豐年的時候,政府以平價收購余糧作為儲備,保證糧價不至于暴跌;遇到荒年時,政府再以平價出售,保證糧價不至于暴漲,以此限制商人的投機活動,保護農民利益。第五,改革軍制。為了保證國家的常備武裝的來源,實行“武卒制”。中選武卒者免除全家徭役,并獎給田宅,有力地加強了魏國的軍事力量。李悝變法使魏國經濟得以迅速發展,國力日益強大,能西破強秦,南懾楚國,威震中原,成為戰國初期首個強盛的國家。

最不近人情的改革家。在魏文侯招納的各色人才之中,有一個衛國人叫做吳起,他個性剛毅處事不拘于禮法。在年輕的時候,吳起曾到魯國拜孔子的弟子曾參為師。在就學的日子里,吳起晝夜苦讀,百學不厭,曾參看到這個學生如此好學心中十分喜歡。后來,齊國大夫田居出使魯國,曾參便將吳起引見給他,田居也十分喜歡好學有志的青年,便將女兒許配給了吳起。

一轉眼,吳起在魯國學習六年多了,但他從沒有回過一次家。曾參便問吳起道:“你離家遠游,卻沒見你回過一次家,你心里如何能夠安心呢?”

“老師有所不知,我曾向母親起誓,不能求得功名,不能得到榮華富貴,絕不回家!”

曾參聽后大為不滿,他氣憤地問:“你可以向任何人起誓,但怎么能向自己的母親起誓呢?這是不近人情的做法啊!”

從此,曾參轉變了對吳起的態度,開始討厭他。不久,衛國有人報信給吳起,說他母親思子成疾已經不治身亡了。吳起聽到這個消息后,便仰天大哭了三聲,接著就收起哀容,又開始和往常一樣的讀書了。曾參見到這個情形,不禁大怒,對吳起怒斥道:“吳起你真是太不像話了。你得到母親病故的消息,本應該立刻動身奔喪,而你卻無動于衷,可見你是個忘本之人。俗話說水無源就會枯竭,樹無根就會死去,人要是忘了本那最終會怎么樣呢?”說罷,就將吳起逐出門去。

吳起離開曾參以后,又轉投他人學習。過了幾年,吳起經過自己的努力,終于當上了魯國的大夫。這一年,齊國相國田和發兵攻打魯國,魯國大臣公儀休多次向魯穆公推薦起用吳起為將抗擊齊軍,但是都遭到了穆公的拒絕。原來,魯穆公雖然深知吳起有大將之才,但是一想到他的妻子正是齊國田和的女兒,便顧慮重重,害怕吳起不會一心一意抗擊齊軍。這件事傳到吳起的耳中,他就暗下了“殺妻表志”之心。果真,不久吳起便殺了自己的妻子,并帶著她的人頭入宮去拜見穆公,說道:“我有心報國,但主公您卻因我的妻子而對我疑心不已。現在,我把妻子殺了,以消除主公您的疑慮。”穆公見狀,大驚失色,頓感吳起的狠毒無情,但考慮到不滿足吳起要求,反而會促成其助齊攻魯,于是答應起用吳起,任其為將率兵御敵。吳起拜將之后,果然打敗了來犯的齊軍。不過,自從他做出了“母喪不奔”,“殺妻求將”的事情以后,魯國君民都深為厭惡,過了不久,穆公因吳起又暗通齊國,準備殺掉他,吳起這才出逃,投奔到魏國。好在魏文侯用人不疑,任命他鎮守西河,吳起也盡力報效,立下了不少戰功。可惜的是,魏文侯死后,吳起因參與魏國政爭,終被罷職。隨后,他又離開魏國投奔楚國,被楚悼王重用,封為令尹,主持楚國變法。不長的時間,吳起便將楚國治理得井井有條,國力迅速上升。終于在一次大戰中,楚國打敗了魏國,一下子威震了中原各諸侯國。可悲的是,吳起雖然治楚有方,但也得罪了許多楚國貴族,楚悼王死后,吳起便失去了支持,最終被楚國貴族射殺而死。

最富戲劇性的變法。燕國是周初分封的同姓諸侯之一,但因地處北邊,與中原各國交往不便,所以燕國早期歷史發展線索并不清晰,但是進入春秋時代以后,燕國與中原各國交往開始頻繁,到了戰國初年已經成為了眾所周知的北方大國。不過,燕國的變法改革比較晚,到了燕王噲執政的時期,他深感國弱民貧的不佳處境,于是也是想盡一切辦法改變燕國面貌,以圖國家富強。據說,燕王噲深憂百姓之苦,為了能和百姓同甘共苦,他不僅自己親自參加農事勞作,而且從不以安閑享樂為榮。

由于好賢心切,公元前318年,他竟然效仿傳說中的堯舜禪讓,把國家拱手讓給了相國子之,并把俸祿三百石以上的大臣官印全部收回,另由子之任命。這個荒唐的鬧劇終于導致了嚴重的后果,燕國國內守舊貴族唆使燕國太子發動了叛亂,雖然子之平定了叛亂,但內憂平息,外患復起。齊國乘機干預燕國國政,齊宣王發兵討伐子之,最后將其殺死,弄得燕國差點亡了國。后來,燕昭王即位以后,吸取了前朝教訓,廣招天下,任用樂毅、鄒衍、劇辛等人,修訂法令,安撫百姓,經過勵精圖治,使燕國走上了富國強兵之路。至此戰國時代的變法運動也進入了尾聲。

其實,在戰國時代的各國變法運動中,還有許多有名的變法沒有在這一回中一一提到,我們將在后面的講述中進一步談及。不過,各國變法雖各有千秋,但也不乏相似之處,它們都在不同程度上削弱或基本上廢除了世卿世祿和分土封侯制度,逐步建立了以職官任免制度為主體的中央集權制度,從而加強了各國國君的權力和地位。

齊威王之治

田氏取代了姜氏成為齊國國君之后,雖然國家政治大局已定,但是國內還有不少百姓并不都認可田齊。在國外,魯國、衛國和“三晉”等國也不斷找借口討伐田氏,以至于田齊立國之初面臨著十分嚴重的國家危機,還一度出現“諸侯并伐,國人不治”的局面。就在這個危急關頭,公元前356年,齊威王即位了。他執政以后,齊國仍然內外交困,暗濤涌動,這種局面一直維持了九年之久。

齊威王是個有作為的國君。在位期間,他為了匡救國家曾采取過一系列有效措施。史載,威王任用鄒忌為相的同時,還起用田忌為大將,任用孫武的后代孫臏為軍師,廣攬人才,安撫百姓,懲治奸吏,秣馬厲兵,使齊國“最強于諸侯”。

齊威王治國特別注意賞罰。威王即位之初,雖然不理國事,把政事交給卿大夫辦理,但暗地里派使臣深入鄉里,實地觀察,微服私訪,獲取實情。在考查臣子的行為后,威王便進行了賞罰。威王召見即墨大夫時,對他說:“自從你治理即墨,毀謗你的言論每天都有。可是我派人到即墨視察,見到農田得到開發,百姓生活富足,官府沒有積壓公事,我國的東方因而得到安定。之所以有人誹謗你,是因為你從沒有逢迎過我左右的近臣啊!”于是,威王重賞了這個官員。在召見阿城大夫時,威王斥責說:“自從你治理阿城,贊揚你的話,我每天都能聽到。可是我派人到阿城視察,只看到田野荒廢,百姓貧苦。那次趙國軍隊進攻鄄城,你卻沒能前去援救。而衛國軍隊前來奪取我國土地,你也是不聞不問。看來,那些在我面前說你好話的人肯定是得到了你的好處!”當天,威王就處罰了阿城大夫,并把左右曾經吹捧過他的人也都給予了懲罰。當人們聽到這些事情以后,都大為震驚。從此以后,人人都不再以文過飾非為榮,而是努力地為國盡忠,在很長時間里,齊國上下都能團結一心。

齊國在威王的治理下,得到了大治,先后打敗了魏國、趙國,迫使他們獻城講和,歸還齊國土地。從此以后,有二十多年各國諸侯不敢對齊國用兵。

主站蜘蛛池模板: 蒙城县| 普定县| 邢台县| 北票市| 吴堡县| 延津县| 崇阳县| 临清市| 岳普湖县| 宣威市| 富蕴县| 静海县| 漳州市| 山阳县| 界首市| 石台县| 勃利县| 甘泉县| 东明县| 通榆县| 吉木乃县| 宜君县| 屯昌县| 永康市| 都昌县| 南木林县| 万源市| 绥芬河市| 巴东县| 洛南县| 白河县| 顺义区| 衡水市| 科技| 葫芦岛市| 洪雅县| 绥中县| 鄂州市| 沈阳市| 米林县| 岗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