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有理就比誰聲高
- 施紫九的抗“抑”日記
- 懶散的豬九戒
- 2086字
- 2022-08-22 13:57:35
2018年10月20日 周六 陰 09:10PM
“吵來吵去,誰聲音大誰就贏了?!薄┳暇胚@個月胖了十斤,如果不是我的褲子穿不上了,我都還沒有意識到要去稱體重。
看來我那一天一天吃下肚的五花肉,終究是長在了身上。只是肉一點點長在了身上,壓力卻絲毫沒有減少。
焦慮。
我陷入了這個惡性循環(huán)中,完全出不來。
或許,也是我自己根本不想出來。
我控制不了吃東西的欲望,尤其是從辦公室回到家。白天在熱鬧的人群中,我顯得很正常,該吃吃,該喝喝。
可是一旦離開熱鬧的人群,我會停不住地想吃東西。想吃重口的,想吃麻辣的。唯有美食下肚,莫名有一種安全感。
好生奇怪。
有一種肥叫做“壓力肥”,大抵如此吧。
今天也不例外,除了早晨吃了一頓,中午吃了一頓,晚上吃了一頓,深夜里居然又來了一頓。吃完了就上床玩游戲,如果不是渴了或者需要去衛(wèi)生間,絕對不下床。
此時此刻,我看著鏡子中的自己,丑陋不已。
我都不知道該怎么形容自己,低垂的眉角,無助的眼神,滿臉的油光,青紫的下眼瞼……實在不想承認(rèn),鏡子中的人是我。
我越來越不喜歡自己。
“紅牌”最近總是找我談話,來來回回也就那幾句,不外乎“注意工作態(tài)度!”“這個地方做得不好。”“你這水平是怎么得到某人認(rèn)可的?”
頻率越來越高,能說得話卻越來越少。更為夸張得是,如果我不能很好的回答這些問題,將會被一直追問下去。
美曰其名是在幫我整理思路,不過是要讓我說出最后的答案“所有的結(jié)局都是我自己造成的”。
比如經(jīng)常出現(xiàn)如下對話:
“你最近有沒有反思自己的工作?”
“沒有?!?
“你怎么能不反思呢?對自己太不負(fù)責(zé)了,這么不負(fù)責(zé)任,怎么可以進(jìn)步呢……你仔細(xì)想想,問題出在哪里了?”
“我沒有覺得有什么不妥的地方?!?
“那你再深層次的考慮一下,到底是誰的問題?”
“你最近有沒有反思自己的工作?”
“反思了?!?
“反思出來什么了?”
“工作不細(xì)致,應(yīng)該多準(zhǔn)備一些……”
“既然知道,那怎么做不到呢,你想想,問題出在哪里了?”
“因為沒有足夠的資源。”
“不要說外界原因,再想想到底是誰的問題?”
……
如此的問題還有很多,只要最后的一句不是以“我的問題”結(jié)束,這段對話就不會結(jié)束。甚至有時候,以“我的問題”回答了,依舊不能結(jié)束這場對話。
既然承認(rèn)了“我的問題”,就一定要找到解決辦法。我常常把大量的時間用來考慮如何跟“紅牌”談話,而沒有足夠的時間工作。
每天都精疲力盡,只是最近我才發(fā)現(xiàn)“紅牌”的這個套路。
然而,我已經(jīng)像一只蠶,作繭自縛。雖然我也不確定,是自縛,還是因為什么被束縛了。畢竟“盤子”和其他同事,看起來也沒有好到那里去。
我就奇怪了,為什么明明什么都不做的人,卻那么理直氣壯;而認(rèn)真努力的人,卻要被這樣羞辱和評價。
對,我感受到了羞辱。
除此之外,我第一次感受到了除了責(zé)怪自己,其他事情完全不受我的控制。我的出生是,我的家庭是,我的工作是……“紅牌”的情緒也是。
連他自己都控制不住的情緒,我又怎么能控制呢。
可是他控制住了我,有人干活就夠了。
“紅牌”除了控制,沒有任何管理辦法。卻只用這一招控制住了我,為什么偏偏是我???
無論我看了多少書,灌了多少雞湯,卻依舊走不出這惱人的困境。
我突然開始怨恨,我的父母為什么要教育我謙讓,為什么要教育我講禮貌,為什么要教育我懂規(guī)矩,卻又不能給我合理的保護(hù),也不能給我甜蜜的安慰。
他們只是在我不愉快的時候,冷冰冰地告訴我,讓我自己反思自己。
可是,我總在反思,他人卻一點點都不反思。我卻由于他的不講理,變得驚慌失措。
這也太不公平了。
我想要給父母打個電話,但我又著實不想被他們念叨。細(xì)碎的念叨,像容嬤嬤的針,扎在身上疼疼的。
因為是最親的人,偏偏知道,往哪里扎最疼。
我的父母,似乎從來不像他人家的父母那樣膩膩歪歪的,而是像兩個大老爺們兒一般,用最理智的方式過日子。
我極少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和團(tuán)結(jié),我們像是一個個個體,互相帶著面具。
不需要噓寒問暖,不需要點頭致謝。
有問題吵架解決,誰聲音高誰就贏了。我很害怕沖突,每次聽見他們吵架,我的腦子里都是“嗡嗡”的聲音,從未停歇過。
當(dāng)我鼓足勇氣去勸架時,兩個人卻又站在了統(tǒng)一戰(zhàn)線,不約而同地說道:“如果不是因為你,我們才不會吵架。”
我不知道該怎么定義我的身份,一個孩子?還是一個家庭的破壞者?
總感覺相比較起來,我因為著急平息這場爭吵,看起來更像是位家長。戰(zhàn)場上的雙方都走了,我卻還要留下來打掃一地雞毛。
做父母的父母,也做了“紅牌”的父母。
總有人聽了我的故事后,覺得“紅牌”是在嫉妒我,才會這樣針對我。
可是我有什么被嫉妒的呢?
長相平凡,身材平凡,能力平凡,背景平凡。
“嫉妒”這個詞的對象不應(yīng)該是一個高度很高的目標(biāo)么?為什么偏偏是我呢?
何德何能,怎么就偏偏被注意到了呢?
自從了解到“原生家庭”這個詞,我開始從這個角度重新想這個問題。原來我的原生家庭就是錯誤的,這所有的一切都要怪到原生家庭的問題上。
這是一切痛苦的來源。
一定是這樣的。
親愛的日記本,我覺得我的出生就是不幸的,我挑選這樣的家庭生活,本就是一件錯上加錯的事情。等我找?guī)妆緯?,好好看看該怎么解決“原生家庭”的問題,也好好看看該怎么數(shù)落一下我的父母。
如果這個問題解決了,我一定就不害怕了。
如果我的父母能跟我道歉,我一定就有了原諒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