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引導常識篇

第1章 引導簡介

何謂引導

“引導”一詞源于英文Facilitation,意思是“使之更容易”,國內給予了Facilitation不同的翻譯,如引導、促動、催化、建導、協作等,從事這一特殊工作的人也就有了引導師、促動師、催化師、協作者等職業標簽。本書分別選用“引導”和“引導師”這兩個說法。

上面這些不同的中文詞匯,一方面如同盲人摸象一般,都突出了引導師一詞的某些特征和功能。例如:

● “引導”突出了方向性,引導師的功能是過程帶領。

● “促動”突出了引導師現場推動大家參與和互動的功能。

● “催化”突出了引導師像催化劑一般讓現場發生奇妙的變化和反應。

● “建導”突出了引導師幫助參與者現場建設性建構并走向某一方向的功能。

另一方面,這些中文詞匯如同拼圖一般使“引導”這頭“大象”的全貌逐漸顯現出來。首先,“引導”的內涵與外延大于“引導技術”和“引導工具”。引導關注的是事情達成的全過程,只掌握幾個引導工具和方法是遠遠不夠的,而且很容易陷入引導技術本身,而忽略了要面對的真實問題、發起人的真實需要、引導本身的目標和參與者的動能。

其次,引導師的工作與傳統培訓師的工作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引導師的工作職責在于幫助團隊,激發團隊成員的參與,讓團隊成員開展對話和互動,讓團隊實現從毛毛蟲到蝴蝶的轉變。引導師更看重團隊自己探索答案,而不是告知和說服。相較于培訓師擅長的宣導內容、傳授技能和貢獻答案這三項技能,引導師更擅長的是促動參與、帶領過程和引導產出。

最后,Facilitation=引導+促動+催化+建導……Facilitation包含了以上幾個關鍵特征,這一公式也直接把引導師和教練的角色區分開了。引導師面對一個群體開展工作,少則三人,多則成百上千人,引導師更關注群體之間的對話和因此形成的場域。引導師會借助議題、發問和復述等讓群體進行碰撞、連接、欣賞和重構。此外,在引導型對話過程中,群體間的發問和對話往往同時發生;而在教練式對話過程中,發問和對話往往更多地依次進行。

在使用“提問”這個工具時,教練會關注如何提出一個更高質量的問題,以促使被教練者覺察自己的心智模式,進而排除干擾因素和喚醒潛能。引導師更關注組織需要真正關注的問題或議題,引導師的提問工作只是把這些問題或議題簡單地包裝成一個禮物拋出來。如果說教練的核心工具是提問,那么引導師的核心工具就是流程。剛開始很多人會對比性地認為:教練更關注人,引導師更關注事;教練更擅長調用潛意識,引導師更擅長調用意識;教練更關注內在問題,引導師更關注外在問題。這些認知在一定程度上有道理,但不完全準確,引導師也非常關注人(群體),關注發起人的需求和參與者的現場體驗。同時,引導師也注意挖掘組織的內在問題和冰山之下的問題,確定在有限的時間內推進解決人的問題還是事的問題更能讓組織看到成果和收益。隨著大量的教練學習引導技術和引導師學習教練技術的運用,教練技術與引導技術會逐步融合,并被整合進服務客戶的助人技術大筐里。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清新县| 洞口县| 马边| 吉隆县| 泽州县| 五莲县| 江口县| 兴业县| 莲花县| 夏津县| 含山县| 曲沃县| 都兰县| 黔江区| 徐闻县| 涡阳县| 岑巩县| 色达县| 保靖县| 凉城县| 晋城| 建昌县| 西充县| 彭山县| 苏尼特左旗| 交口县| 廉江市| 安岳县| 绥化市| 绵阳市| 社会| 威海市| 武隆县| 普安县| 女性| 望江县| 城口县| 沐川县| 广平县| 蒙城县| 贵溪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