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念教養:如何不焦慮、不內耗地與孩子相處
- 徐莉 明淙
- 3858字
- 2022-08-02 14:34:27
第十一節 協助孩子自我內核成長
喬阜聽完雪晴的故事以后陷入了沉思,我起身為他倒滿了茶杯。寶紅色的茶湯傾注到小茶杯里,立刻沿著茶杯的形狀,在里面緩慢地旋轉,形成柔順的波紋,在陽光下閃爍著溫潤而深邃的光澤。
喬阜拿起茶杯小酌一口,再慢慢地咽下。過了良久,他再度開口了:“老師,我想我之前還是小看了元認知思維的真實性和邏輯性。比如‘真相本身是最有力量的’,我過去以為它只是一句‘雞湯’口號,現在從自我內核思維來看,它是真實的,真相確實在給我們實打實的答案。”
我被他突如其來的夸贊弄得有點不好意思,靦腆地笑著說:“謝謝?!?/p>
“我剛剛一直在思考,您過去所說的一個人擁有穩固自我內核的特征:
“之前我把它記了下來,但是一直都沒有像現在這么深刻地理解它。一個人能達到這三項特征的原因,就是這個人時常可以感受到騎手、白馬和黑馬方向合一的珍珠瞬間,也就是您所說的,來自內部的正向反饋?!?/p>
“沒錯,正是這樣的?!?/p>
喬阜繼續說:“所以我們追求每一件事,都應當看到它背后的心理狀態,而不是事件本身,這一點我現在已經非常贊同。過去我的目光總是緊盯著鴻宜每天有沒有好好學習,有沒有按照我的要求去說話,去做事,忽略了他真實的心理狀態。現在想想看,他在被我逼著做這些事的時候,確實很難達到騎手、白馬和黑馬方向合一的狀態。他所感受到的,可能更多是身不由己的痛苦吧。”
“是的。假如您所期待的事情給他造成的是痛苦的心理感受,未來當他需要靠自己的內驅力去完成這些事情的時候,他可能就會遇到內部的困難?!?/p>
喬阜說:“現在我明白了。今天我來之前,一心想著鴻宜現在作息正常了,希望知道怎樣讓他盡快回學校去正常上學。但是其實,‘鴻宜回去上學’本身是不值得作為目標的。鴻宜回去上學,這只是一個事件。對我來說真正值得追求的,不是鴻宜回去上學這個事件,而是鴻宜在上學和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找到騎手、白馬和黑馬方向合一的心理狀態。如果上學和學習能夠給他這樣的正向反饋,他自然能主動地、開心地持續去做。如果上學和學習總是讓他覺得痛苦,一直逼著他去也沒有什么用處。”
“太棒了!看來您已經完全理解了自我內核思維的理念?!蔽液荛_心他能以開放的心態來拓展自己的底層思維,重新看待他的孩子。
喬阜說:“其實我能感受到,大部分的時候他在按照我的要求學習和做事時并不開心,這樣下去,我真的擔心他的自我內核會越來越虛浮。我希望他能成為一個堅定、理性和自信的人,一個優秀的人,能帶領著一群人把事業發展壯大。但現在,通過這幾周和您的談話,我越來越清晰地感覺到自己的所作所為都是在把他推離這個希望,而且越推越遠,我之前居然一點都沒意識到!我一直很關心他的學業。他每個學期的期中考、期末考,我都要一科一科地過問,如果考得好我就獎勵他,買東西或者帶他出去玩;如果考得不好,我就會批評他,有時候脾氣上來了,會說很難聽的話。”
“您說的我非常理解,其實一次考試成績的好壞有很多影響因素,其中有些可能只是短期因素而已,所以一次考試并不能代表孩子的實際學習成績。但如果父母的關注點一直都在這些事件上,一次考試結束了,又有下一次,輔導了一門課,還有另外一門,這樣下來,父母內心錨定的目標就會忙碌地在這一個個事件之間循環和移動,而對真正值得我們關注的地方——孩子的真實狀態卻失去覺知?!蔽艺f。
“正是這樣!我在教育鴻宜的過程中,總是覺得事情一件接著一件。壓力非常大,不知道孩子這次表現好了,下次還能不能表現好?,F在想想,其實這就是把目標弄錯了。自己很累,孩子也很痛苦?!?/p>
公道杯里的茶色漸淡,我換了一包茶葉,給電水壺加了一壺水,按下了電源開關,繼續說:“我們只要換一個角度來考慮問題,就會覺得海闊天空?!?/p>
“什么角度?”
“一切事件,本質上都是一道‘練習題’。我們借由這些練習題去探索和實現‘成功’的心理狀態,如此而已。比如學校安排的考試,從自我內核思維的角度,考試的意義就是不斷給出機會,讓鴻宜去真實地體會怎樣做才能讓自己的騎手、白馬和黑馬都舒服,怎樣做才會在考試結果出來的時刻,獲得珍珠瞬間的美好體驗。單純依靠您給予的獎勵或是懲罰,孩子只能像機器人一樣機械地執行您的指令。但是,依靠珍珠瞬間帶來的內在感受,他就能越來越清晰地知道應該怎樣去學習。基于真相的決定,才是長久而穩定的。”
“所以,我對鴻宜的養育目標確實不應該放在任何一個具體事件上。除了學習以外,還有待人接物乃至任何一種我之前認為很重要的習慣都不例外。只有保護鴻宜的自我內核健康地成長,他的未來才能夠走出自己的路,他也才有可能達到我所想象的成就和目標。不然的話,他會非常痛苦的?!?/p>
我由衷地說:“鴻宜有您這樣的父親,真的很幸運?!?/p>
“您過獎啦!現在我還有一個問題。鴻宜和雪晴不一樣,他畢竟還是個孩子。我不確定他的珍珠瞬間會出現在哪里,也不知道他能不能有意識地踐行自我內核的理論,畢竟他的騎手還是太弱了。我應該怎么做呢?”喬阜的語氣中還是透出擔憂。
“這個問題問得好,確實有很清晰的方法去逐步構建穩固的自我內核?,F在,您已經了解一個人的騎手與黑馬、白馬之間的理想關系是站在平等、尊重、友愛的立場去溝通,對嗎?白馬和黑馬是很難被控制的,所以,我們有意識地練習自我內核,就要從騎手入手。我來舉一個例子。當孩子有一個考試迫在眉睫,應該馬上去復習了。但是,孩子的白馬和黑馬就是不想動,想再看一會兒電視。”
“這個情況正是我最擔心的。”喬阜見我主動提出了這個例子,仿佛被說破了心事,“我怕孩子依靠自己就會一直看電視,被兩匹馬所挾持,騎手完全失去了功能,這也無從體驗自我內核的感受呀。”
“您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的,但如果您強硬地介入,強迫孩子去復習,孩子的騎手就會無所作為,白馬和黑馬與您為敵,在頭腦中形成嚴重的內耗。”
“那我應該怎么做?”
“我們應該回歸真相?!?/p>
“回歸真相?”喬阜重復著我的話,顯然不是很明白我要說的意思。
“是的,回歸關于白馬的真相。想想看,在需要考試而拖延復習的狀態下,鴻宜正在看電視,白馬感受到的會是單純的開心嗎?”
“說實話,我不太確定鴻宜的感受?!眴谈啡鐚嵳f道。
“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大腦都是具有基礎的辨別能力的,它不會真正地傷害自己。鴻宜在看電視的時候,白馬感受到的也不會是單純的愉悅,其中很可能夾雜著焦慮甚至自責,并且這種負面感受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重,直到已經超越了看電視帶來的愉悅感和滿足感。從我這么多年與青少年的溝通當中來看,他們很了解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這些判斷也會清晰地通過白馬的情緒表現出來?!?/p>
“可是,從以前發生的事來看,假如我不介入,我兒子很可能一直抱著電視看下去,而且表情還很開心呢!每次看到他這樣,我就氣不打一處來?!?/p>
“別擔心,這是孩子白馬的真實感受被阻斷的結果?!蔽倚α?,“鴻宜抱著電視不肯放手,很可能是因為看電視的機會難得呀,反正看久了,父母也要管,如果不等到被人制止就自己停下,他會覺得太虧了呢!這是匱乏感和外部壓力給他造成了阻斷,讓他幻想自己看電視的時候是快樂的,是符合自己利益的,是占便宜的。歸根結底,他很可能對自己的真實感受失去了知覺?!?/p>
“您的意思是,孩子的騎手其實不需要去抑制白馬和黑馬的需求,而是可以順應白馬?如果他真的能觀察到自己焦慮的感受,就能通過主動地開始復習,達到讓內在非常舒服的珍珠瞬間?”喬阜再次向我確認。
“完全可以!”
他將杯中的茶湯一口倒在嘴里,好像沒有品出什么味道,但這個動作本身卻充滿了暢快的力量感,讓人看了莫名地心情愉悅。他說:“這段話真的讓我對孩子重新拾起了信心!”
“我們作為父母的核心職責,就是給孩子的騎手做示范,陪伴這個暫時還比較稚嫩的小騎手,向自我內核越來越穩固的方向成長。”我繼續介紹,“第一步,是看見并且接納孩子目前的真實狀態。這一點,在過去幾周中您已經在實踐了。當您不斷看見孩子的白馬、黑馬的真實感受,并且用語言向孩子確認:‘你是感覺到這樣嗎?’在這個過程中,孩子的騎手就在學習‘哦,原來我目前是這樣的感受’,元認知能力就會逐步增強?!?/p>
“對,我在這個實踐當中已經覺得受益匪淺,孩子的作息就是在這個環境下調整過來的。但我當時還沒意識到,其中包含著這么深刻的道理。”喬阜輕快地說。
“您做得非常好。接下來第二步,是給予孩子的騎手做決策的機會,鼓勵孩子的騎手對白馬說:‘我了解你正在因為還沒復習而焦慮?,F在,我們可以做些什么,來緩解這種焦慮嗎?可以試試看,復習能不能給我帶來成就感和愉悅感?’在每次他的騎手稚嫩地拉了一下韁繩的時候,及時地看到,并且告訴他:‘我看到了,這個努力真的很棒’。這樣的過程就是在示范騎手如何去平等、真實、友愛地和白馬、黑馬溝通,啟發他怎樣的感受才是最好的。”
“說起來,鴻宜并不是每一次都抱著電視直到我們去管他。有時候他會主動離開電視,去學習。但這樣的時候,我常常不是鼓勵他,而是挑個毛病抱怨一下?!眴谈穱@息了一聲。
“試試從今天開始,在每次孩子的騎手在線的時候,把挑毛病換成正向反饋。這就是您的第三項挑戰。很期待知道您實踐后的感受。”我笑著結束了今天漫長的談話。
本節知識點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