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物與執念:藏在飲食中的心理學
- (美)愛麗絲·穆塞爾斯
- 4423字
- 2022-08-01 18:02:33
引言
當你還是一個嬰兒、還在蹣跚學步時,餓了你就會張口、飽了就會搖頭。你既不感到焦慮,也不計算卡路里,既不自責,也不會小題大做。吃喝是如此單純、自然,如此從容不迫、簡單直接,仿佛呼吸一般。
后來,一切都變了。吃喝再也不是一件單純、自然的事,變得讓人困惑、疲憊和沮喪。一時間,突然冒出了無窮無盡的“飲食規矩”,規定我們“應當”吃什么、“不應當”吃什么,同時還有關于體重與“完美”身材的標準。食物帶給我們的是焦慮與壓力:早餐該吃什么?為什么堅持飲食計劃如此困難?哪種飲食計劃是“正確”的?我是不是又吃撐了?飲食這件事,對于他人來說似乎是小菜一碟,我卻不得要領,這究竟是為什么?
如果這些感受讓你覺得似曾相識,那么不用擔心,其他人同樣也有這些感受,并且這些感受都是正常的。無論你曾經試過多少種飲食計劃與排毒方法,無論你此刻感到多么焦慮、疲倦、不堪重負,你都可以與食物和好,并從食物中獲得快樂;在你與食物的關系中,你仍然可以感到舒心與自信,你仍然可以與身體及其內在智慧恢復交流,從而獲得健康與幸福。
要做到這些,首先要理解你的食物故事,你的食物故事所講的是你對食物的個人認識。與食物和好,不是要多吃羽衣甘藍、多喝水、多做瑜伽,而是要釋放食物故事中蘊藏的力量,并重新書寫故事中不再滋養身心的內容。
我們的生命太過短暫,我們拿不出幾年、幾周甚至幾個小時的時間為食物而苦惱。我們要與可愛的孩子們依偎在一起,要轟轟烈烈地發展事業、籌劃精彩的假期、追尋甜美的夢想、留下難忘的回憶。當你為食物心煩意亂的時候,它會偷偷地消耗你的時間、精力、快樂,使你無法縱情地享受生活。
對此我有親身體會。有一段時期,我的食物故事中充斥著負面情緒——我要嚴于律己、克制和控制自己,這差點讓我與婚姻失之交臂。那時我仿佛著了魔,要計算每一小朵清蒸西藍花(無鹽、無油)的碳水化合物含量,我的男友(即我現在的丈夫)實在看不下去了,對我說:“我真的受不了了!”在之后的一段時間里,我們沒有再聯系彼此。
負面的食物故事會破壞你的生活,這只是一個事例。飲食問題可以破壞你的婚姻、事業、友情;飲食問題會損害你的身心健康;有飲食問題,你便不再是孩子們的好榜樣,因為孩子們總在看你如何選擇食物、如何談論食物和如何對待食物。你對他們有潛移默化的影響,他們會模仿你(你以為他們沒有看到,但實際上他們一直在注意你)。
總之,如果你與食物之間的關系很緊繃或者充滿負面情緒,那么這種影響往往會不知不覺地滲透到你生活的各個方面。它有如千鈞重擔,將你拖入深淵。這是壞的一面。好的一面是,如果你將自己與食物的關系視為一個食物故事,那么你會發現,這個故事不是一成不變的。你可以改變它,可以翻開新的一頁,甚至書寫一個新故事。
為何要寫這本書
起初我是一名律師,專業領域是移民法。作為律師,我見識了敘事方式的重要性。以某一種方式敘述一件事,你可能會輸掉一場官司;換一種方式敘述這件事,從一種新的視角審視它,你可能會讓他人改變觀點、修改規定,甚至修訂法律。一個新的敘事方式足以翻天覆地!
從事律師行業多年后,我的事業有了新方向,我要去做自己最熱愛的事情:增強他人的內心力量,幫助他們過上更健康、更幸福的生活。其實,即便在我做律師的時候,親友也時常找我咨詢有關身心健康的各類問題。最終我認識到,“這也許就是我畢生的事業”。后來,我取得了全面營養學(holistic nutrition)與飲食心理學(eating psychology)的專業資質,并成立了一家專業教練機構,幫助人們改變他們的飲食、思維與生活方式。
當有新學員向我咨詢時,我總是會問他們一個問題:“能否談一談你與食物的關系?”我原以為學員們會滔滔不絕地講起來,但實際上他們要么茫然地看著我,要么只擠出一字半句的答復。
“一言難盡!”
“說不好。”
“唉,別提了!”
很明顯,此路不通,我需要重新思考我的提問方式。回想起從事律師時的心得,我重新提問:“請圍繞食物講一講你的故事。”哈,成功了!
是故事就有主題,有一波三折的情節,有主要人物、次要人物與反派。學員們將自己與食物的關系作為故事講出來,會講得更加生動、有趣、活潑,他們能以一種新的方式向我講述他們喜歡哪些食物、不喜歡哪些食物,飯菜入口前的自我暗示,童年往事與記憶中的飯菜,以及他們聽到的有關身體健康的各類信息。在這個問題的引導下,學員們敞開了心扉,向我傾訴有關飲食的困難與愿望。在故事視角下,學員們更清晰地認識到,他們與食物的關系是否和諧并不完全取決于自己,還取決于其他人及一些外部因素。
后來,我開始以食物故事為主題舉辦工作坊,請朋友與同事講述各自的食物故事。許多人茅塞頓開并說:“我從來沒有想過,自己居然有一個食物故事。”他們開始理解自身的一些觀念與行為從何而來,與之相關的羞愧感也隨之釋然。基于食物故事視角,他們發現自己的食物故事仿佛生活中的跌宕起伏,會不斷地變化。每個人的食物故事并不是在一個篇章中停滯不前,恰恰相反,它會不斷地展現出新的認識。
我親眼看到學員們取得突破,在一個全新的層面療愈舊傷。他們一旦認識到,重新書寫自己的故事有助于塑造今天的自己,就會轉變對食物的觀念。他們的內心獲得了力量,并且能夠擯棄那些無益的習慣。他們不再為吃進去的每口飯菜擔憂。食物不再是難題,而是滋養身心的美好事物。他們開始善待自己。對我的大多數學員而言,找出食物故事,一切就水到渠成了。
觀念與食物同等重要
我在傳播自身心得、幫助他人的同時,也在進一步揭開自己的食物故事。我已經取得了不少進步,不再為體重而焦慮。我不再那么在意骨感,轉而去追求健康。我懂得如何為身體提供營養,使它富有活力。那時,我在追求“干凈飲食”,不但有意避開精制糖,而且還把彩虹般五顏六色的食材與營養極其豐富的“超級食材”統統請上餐桌。我認為自己恢復正常了,因為我不再癡迷于自己的身材,同時更關注自己的感受。
然而,在內心深處,我仍舊沒有擺脫焦慮的束縛。雖然我不再為“完美飲食”而焦慮,但我又開始為“追求健康”而焦慮了。我總在想:要塑造最好的自我,我的努力是否不夠?我的綠葉菜攝入量是否不夠?我做的排毒是否不夠?我做的自我保健是否不夠?我的備餐方式是否不夠好?此外,為了給孩子們做榜樣,也為了在學員們面前做到言行一致,我給自己施加了很大的壓力。表面上,我似乎已經達到了身心健康的境界,但內心中,做身心健康的標桿卻讓我憂心忡忡,我為自己設定荒唐的標準,簡直無法企及,更不要說堅持下去了。我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想法與行為已經出現問題,因為這些想法與行為的初衷都是“追求身心健康”。這是不是有些諷刺的意味?我想要塑造最好的自己,但我并不開心。
當我捫心自問,為何我的飲食與自愛變得如此復雜時,我意識到,我有能力改變內心的聲音,重新書寫自己的認識,講出一個健康、幸福的食物故事。我努力回想往日充滿關愛、令人振奮的飲食經歷。例如,在我的成長過程中,每天與家人共進晚餐;節假日家庭聚會期間,母親看似漫不經心地款待親友,但實際上她使節假日過得更有意義;我還記得父親為了保持健康,每天堅持去健身館,這感染了我們。
我提醒自己,食物的真正內涵在于滋養身心、交流情感、汲取活力、帶來快樂、關愛彼此。我不再擔心食物會對我造成哪些傷害,而開始思考食物會為我帶來哪些益處。我開始將自己的身體視為戰友,將食物視為最有裨益的摯友。我重新書寫食物故事,做到表里如一,讓心中的聲音與盤中的飯菜一樣,鼓舞我前進。
當你拿起這本書時,也許是因為你想要改變自己的食物故事;也許是因為你想要趕走心中的那個批評者、為老一套的腔調畫上一個句號;也許是因為你想在每年的元旦、每個周一甚至吃每頓飯時打破不斷重復的怪圈;也許是因為你想要在盡情享受一頓美食(巧克力蛋糕)后毫無內疚感;也許是因為你不想再因為沒有像網紅一樣吃喝或保持身材而自責;也許是因為你不想再追求完美而想要保持一顆平常心;也許是因為你終于決定徹底改變現狀,讓飲食不但不羈絆和控制你的生活,反而幫助你盡情享受生活。
無論出于何種目的,你確實可以改變你的食物故事。你確實可以與自己的身體恢復交流并再次信任自己。抓住這次機會,拋開條條框框,別再推脫,向前看。你的眼前是嶄新的未來。書寫你自己的食物故事!那么,要怎么做呢?
提起筆來
現在,該由你提起那桿神筆,重新書寫你的食物故事。不妨把本書看作你的私人教練,讓它一步步地指點你繞出心中的迷宮,擺脫長久以來欲罷不能的內疚感、羞愧感與老套的故事。本書既是一位導師,也是一個為你搖旗吶喊的隊友,同時還是一位不離不棄的好友。它是你關愛自己的通行證,它會把你引見給那個真實的自己、那個始終為你守候的自己。為此,本書分為以下兩部分,其中包括多種實用方法和美食食譜。
食物故事
本書為你而寫,所以沒有硬性的行動計劃,而是給出了供你思索的問題與啟發性的練習,以及大片的空白,供你記錄自己的思索過程與感悟。你還會找到一切必要的素材,幫助你摒棄負面的自我暗示,消除自己制造的壓力,重獲內心的力量與自信。
此外,你還會在書中發現排除食物雜音干擾的辦法,成為深諳自己身體狀態的專家。你會理解,要采取哪些具體步驟才能將關愛自身健康擺在日常活動的首位,而不會在忙于應對各類事務(與各種人)時忽視自身的健康。你將探究如何對食物和個人狀態保持主導感,從而發揮內心的力量做每一天的主人翁。你會得到我的秘訣,即便在生活一團糟、充滿坎坷時,即便在你忙得焦頭爛額時,也能夠保持飽滿的熱情與昂揚的心態。你將通過有趣的小儀式清理廚房空間,在無須增加新廚具的前提下,給廚房帶來煥然一新的面貌與氛圍,使你每次踏入廚房都會有別樣的感受。最后,你將掌握所有必要的方法,接納并體驗嶄新的食物故事!
食譜與儀式
接下來就是烹飪與大快朵頤的時候了!前半生我們要么因為自己屈從于口腹之欲而自責,要么多年一直將一些食物拒于千里之外(如碳水化合物),從而難以想象食物帶來的快樂——選購食材的快樂、嘗試新食譜的快樂、吃喝的快樂——那是一種源自內心深處的開心、激動、觸動與享受!正因為上述原因,我才提出完全不同的方法,使你以一種全新的方式體驗食物。我不會為你指定食物(不過你會發現,本書中將提到許多蔬菜),但會幫助你通過有趣、科學的視角看待食物,使你重新獲得主導權。
在這一部分中,你會發現35個按照不同狀態整理的營養豐富的全新食譜以及7個簡單的小儀式。首先,你要思考一個簡單的問題:“我想要何種狀態?”是開心幸福、專心致志、容光煥發、堅強有力,還是舒心自在、感官滿足、從容鎮定?有了答案后就可以選擇對應的食譜與小儀式來達成你的目標。
你還可以通過一些儀式進一步提升狀態,如跳舞、喝茶、寫作、曬日光浴,甚至是溫馨地獨處。隨時想一想:“我想要何種狀態?”然后去烹飪、去品味、去生活!
做你的食物故事的主人公
本書將引領你翻開生活的新篇章,它會帶給你希望、樂觀、解脫,幫你重獲內心的力量。往事存在于過去,它已然發生,不可改變。不要再為食物而焦慮,要展開生命的新篇章。
何不以本書為起點,寫下嶄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