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臘八節相傳的故事

傳說一

臘八粥傳自印度。佛教的創始者釋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凈飯王的兒子,他見眾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滿當時婆羅門的神權統治,舍棄王位,出家修道。初無收獲,后經六年苦行,于臘月八日,在菩提樹下悟道成佛。在這六年苦行中,每日僅食一麻一米。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難,于每年臘月初八吃粥以做紀念。“臘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紀念日”。

39

“臘八”是佛教的盛大節日。過去各地佛寺作浴佛會,舉行誦經,并效仿釋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獻乳糜的傳說故事,用香谷、果實等煮粥供佛,稱“臘八粥”。并將臘八粥贈送給門徒及善男信女們,以后便在民間相沿成俗。

據說有的寺院于臘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缽盂,沿街化緣,將收集來的米、栗、棗、果仁等材料煮成臘八粥散發給窮人。傳說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所以窮人把它叫做“佛粥”。

南宋陸游詩云:“今朝佛粥更相饋,反覺江村節物新。”據說杭州名剎天寧寺內有儲藏剩飯的“棧飯樓”平時寺僧每日把剩飯曬干,積一年的余糧,到臘月初八煮成臘八粥分贈信徒,稱為“福壽粥”“福德粥”意思是說吃了以后可以增福增壽。

傳說二

秦始皇修建長城,天下人民奉命而來,長年不能回家,吃糧靠家里人送。有些人,家隔千山萬水,糧食送不到,致使不少百姓餓死于長城工地。

有一年臘月初八,無糧吃的百姓合伙積了幾把五谷雜糧,放在鍋里熬成稀粥,每人喝了一碗,最后還是餓死在長城下。為了悼念餓死在長城工地的人民,人們每年臘月初八吃“臘八粥”,以作紀念。

傳說三

西晉時有個極懶的人,平時游手好閑,坐吃山空,他的新婚妻子屢勸無效,然而到了年末的十二月初八,家里斷炊了,那人饑腸難熬,搜遍米缸、面袋和家里的壇壇罐罐,將剩粒遺粉連同可食的殘碎物,過洗入鍋,煮了一碗糊狀粥喝下。從此,苦思悔恨,狠下決心痛改前非。

當地人們便借此教育子女,每逢臘八都煮粥喝,既表示臘祭日不忘祖先勤儉之美德,又盼神靈帶來豐衣足食的好年景。

傳說四

還有一說,臘八節起源于元末明初,據說當年朱元璋落難在牢監里受苦時,當時正值寒天,又冷又餓的朱元璋竟然從監牢的老鼠洞刨找出一些紅豆、稻米、紅棗等七八種五谷雜糧。朱元璋便把這些東西熬成了粥,因那天正是臘月初八,朱元璋便美名其曰這鍋雜糧粥為“臘八粥”。美美地享受了一頓。

后來朱元璋平定天下,坐北朝南做了皇帝,為了紀念在監牢中那個特殊的日子,他于是把這一天定為臘八節,把自己那天吃的雜糧粥正式命名為“臘八粥”。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四川省| 裕民县| 惠来县| 梓潼县| 遂昌县| 平泉县| 汝阳县| 饶阳县| 利川市| 曲水县| 台中市| 鹿泉市| 罗江县| 萨迦县| 达日县| 衢州市| 古蔺县| 上思县| 安平县| 印江| 博湖县| 天祝| 日喀则市| 广东省| 荣昌县| 英山县| 郯城县| 汪清县| 五原县| 曲沃县| 商南县| 西林县| 同江市| 云霄县| 延庆县| 沅江市| 方正县| 乐至县| 仙居县| 南雄市| 突泉县|